“超级全能生”2017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甲卷)

2017-08-07 06:30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蒋梦麟儒教本题

“超级全能生”2017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甲卷)

编者按:本次考试由新东方优能中学与《教学考试》杂志社共同组织发起,全国26个省市数十万考生参加,试题创新度较高,吻合高考命题趋势。本刊特刊发以供广大读者考前模拟检测,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教是不是宗教?本来儒教的“教”有教化的含义,与欧洲宗教原来的意义接近,但由于近代以来欧洲宗教概念发生变化,变成了跟世俗、跟科学相对立的概念,以这样的方法和角度去衡量中国的儒教,很多人就认为儒教就是一种学理,而不是宗教。近代以来,中国很多人就认为儒教不是宗教,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为了避免儒教和现今宗教相混淆,就都称儒教为儒家了。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学者又提出来一个观点,即儒教也是一种宗教。最初提出并比较坚持这个说法的是任继愈先生。他的理论主要是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宗教,中国的文化里面也有宗教。五四以来,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他认为儒教具备了宗教所具有的特性。它有其经典,有基本的教义,还有传授、传播这些教义的儒士,还有宗教的仪式,以宗教的性质来界定,儒教全部具备。

儒教或是儒家,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它发生在汉代,主要是西汉。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情况出现,一是将孔子抬高到教主的地位,将孔子称为“素王”,素王就是没有王位的王,是个教主。汉代确定了“五经”作为儒家最根本的经典。围绕着“五经”就出现了一大批的纬书,“纬”是配合“经”的。这些纬书对孔子做了描述打扮,说孔子的脑袋很大,脑袋上还有坑,有河马那样大的嘴,在这种描述下孔子已不是人了,而是一个神,这就将孔子神化了。另外,还完成了很多教典的整理,如《礼记》。在古代,礼有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讲官制,主要涉及官的制度和职位设置等内容,《仪礼》则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礼仪制度。《礼记》对于《仪礼》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细化了《仪礼》中的各种仪轨,用以管理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样一些事情。

到了汉末,因为儒家强调人的道德品行是评判人的最根本原则,汉代对人才的选拔,也就遵照这一原则来进行。汉代选拔官吏实行“察举制”,人才选拔,孝和廉是基本条件。推举都是基层推举,由乡里或村里推举,层层上推,大家公认这是个大孝子就可以推举,当然也不是随便推了就算数,还要认证。除了孝之外还有廉,廉指清廉、廉正、刚正不阿。这个本来应该是很好的事情,但推行久了弊病也随之产生。按照儒家的观点,孝,除了生前好好供养父母,死后还要守丧三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个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你当再大的官,父母去世都要马上停职去守孝,明清都是这样,这是衡量一个人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汉代时就是以这样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

另外,“五经”已经到了这种地位:很多人都去注解“五经”,“五经”中的一个字就有上万字的解释,人一辈子读经都读不完,被称为“皓首穷经”。因此汉末学风上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玄学”,意在恢复人的自然本性。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儒家宗教化的进程被遏制了,要不然的话,它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的宗教。

(据凤凰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儒教”和“宗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随着近代欧洲宗教概念的变化,我们对于儒教的“教”的理解也随之改变,因而很多人认为儒教不是宗教。

B.近代以来,中国很多人都不认同儒教是宗教,因此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儒教就被称作儒家了。

C.按照任继愈先生的观点,宗教是文化的必然产物,“五四”以来,对于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D.有经典、有教义、有传播者、有仪式是判定一种思想或者文化是宗教的唯一条件,据此可以判定,儒教是宗教。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西汉是儒教宗教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先是完成了孔子的神化,之后又完成了很多教典的整理。

B.从儒教宗教化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需要对教主进行神化处理,以抬高其地位。

C.很多纬书都对孔子做了描述打扮,这些描述打扮目的在于神化孔子,提升其地位,因而都是不可信的。

D.《礼记》当中所阐发的思想,以及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礼仪制度的规定在儒教宗教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汉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可以看出,汉末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是儒教确有宗教化过程的重要表现。

B.汉代人才选拔实行“察举制”,具备了“孝”和“廉”这一基本条件,就很可能被推举而成为官吏。

C.汉末产生的玄学,是一次学风上的转变,也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儒教宗教化的进程。

D.儒家道德品行成了人才选拔的标准,“皓首穷经”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儒教并没有完成宗教化的进程,否则它可能成为中国的宗教。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北大“功狗”蒋梦麟

王开林

蔡元培曾坦承:“综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代为处理行政事务的,经常是蒋梦麟。”对北京大学校史素有研究的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在历史学家笔下,蔡元培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于无意中压抑了其他同样功不可没的校长,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蔡元培早年的学生蒋梦麟。”

1912年蒋梦麟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7年3月,蒋梦麟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

1919年,五四学潮如同惊涛拍岸,声浪很快席卷全国,北洋政府迁怒于北大校长蔡元培,蔡元培以不与政府合作的断然态度主动辞职南归。汤尔和是蔡元培的老友,他想出一个新鲜主意:由蒋梦麟代理北大校长,作为缓冲环节,蔡元培在杭州养病一段时间后再回北大掌校不迟。这个主意得到了蔡元培的赞同。当时,蒋梦麟是江苏教育会理事和《新教育》杂志主编,他以抽身不易为由,婉拒再三。汤尔和则许以“半年在京,半年在沪,可兼顾而不至偏废”,遂“一鼓成擒”。

1919年9月,蔡元培返回北大,蒋交还权杖,专任总务长。他在回忆录《西潮·新潮》中写道:“北大再度改组,基础益臻健全。新设总务处,由总务长处理校中庶务……”对此,蒋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北京大学为新思潮发源地。既有新精神,不可不有新组织,犹有新酒,不可不造一新壶。”

不久,蔡元培赴欧洲考察教育。蒋梦麟再次代理北大校长一职。他非常重视中西结合,文理贯通,要求入外文系者须有国文功底,入国文系者须有外文成绩。当年,军阀混战,国家风雨飘摇,北大的教学、科研能够始终维持不堕,并且平稳有序地发展,显然得益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措施。

蒋梦麟的教育思想与蔡元培一脉相承,他给“兼容并包”四字加上了个性化和感情化的色彩。1920年9月蒋梦麟发表演讲:“本校的特色,即在人人都抱个性主义……我们要‘治’同‘自’双方并重才好。因为办学校用法律,决计不行的,只可以用感情化导,使得大家互以良好的情感相联络。这就是我最后的希望。”学校要依靠感情化导而不是严格的法纪,这是蒋梦麟坚持的办学理念。

在蒋梦麟治校期间,北大教授能享受到校方很高的礼遇。钱穆回忆:“……系中各教师,上堂前后……即有一校役捧上热毛巾擦脸,又泡热茶一杯。上堂时,有人持粉笔盒送上讲堂。退课后,热毛巾、热茶依旧,使人有中国传统导师之感。”即使校方经费拮据,对教授仍然礼遇有加。北大的尊师重教之风,于是乎绵绵不断。

1930年12月,蒋梦麟在辞去教育部长职务后,正式出任北大校长,在此之前,他在北大危难之际,已三度代理校长。此后直到抗战胜利,15年间,他始终是北大的行政负责人,是北大历史上掌校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蒋梦麟自己说:“从民国19年到民国26年的7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一度曾是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漩涡的北大,已经逐渐变为学术中心了。”陈平原则感叹:“几年前,偶然得到若干30年代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1950年12月17日,北大建校52周年纪念会在台北举行,傅斯年登台演讲,实话实说:蒋梦麟的学问不如蔡元培,办事却比蔡元培高明。他的学问比不上胡适,但办事却比胡适高明。傅斯年演讲完毕,蒋梦麟笑着应和:“孟真,你这话对极了!所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自谦归自谦,在蒋梦麟内心,能做北大的“功狗”,何尝不是一样的快惬和满足。

(摘编自《同舟共进》2012年第3期)

相关链接

“他是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他对我们三个院长说:辞退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

(胡适评价蒋梦麟)

1935年11月,蒋梦麟与北平各大学校长联名发表宣言,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为此日本宪兵“请”蒋梦麟去日本兵营进行解释。蒋梦麟到后,一个日军大佐想把他挟持到大连。面对危险,蒋梦麟冷静地说:“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那就请便吧——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强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的校长,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

(智效民《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贡献》)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1919年秋,在蔡元培返北大后,北大的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立了处理校中庶务的总务处,由蒋梦麟担任总务长。

B.蒋梦麟二次代理北大校长期间,重视中西结合。在动荡时期,北大的教学、科研能够始终领先,与其采取的措施密切相关。

C.蒋梦麟的教育思想传承自恩师蔡元培,又在蔡元培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但秉持兼容并包,而且主张治校要依靠感情化导。

D.蒋梦麟主持北大期间,北大由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中心,蜕变成为学术中心,其治校举措,即便在今天也仍然有借鉴意义。

5.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6.主持北大期间,蒋梦麟有哪些教育理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碗一碗的山风

布衣粗食

八月的阳光炙热难当,直射在他裸露的肌肤上。他裸露的肌肤黝黑黝黑,消瘦的脸颊和这大山的峭壁一样陡峭又刚毅。他沿着一条鸡肠般蜿蜒的山路翻过了好几道山梁,再翻过两道山梁就可以看到去县城的中巴了。一阵琅琅的读书声吸引了他,声音是从山腰的土砖屋里传来的。他擦了一把汗,循着读书声,向土砖屋走去。

这是两间用黄土和杉树皮盖的平房。伴着两声狗吠,一个6岁大的女孩跑了出来,羊角辫在她的肩膀上活蹦乱跳。

“要歇脚吗?”女孩好奇地看着他,两眼水汪汪的。

“我就是走累了,坐一会就走。”他有些气喘吁吁,“刚刚是你在读书吗?真好听。”

“哦,是的。那你坐这吧。”女孩搬来一张用毛竹编成的板凳。

他坐了下去,他走了十几里山路,实在太累了。他问:“你爹娘呢?”

“哦。我爹去山里伐木了。很晚才回来,也有可能在山里住一晚,明天才回来。我娘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哦,不,我娘是跟别人跑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山里太穷、太苦……是我的老太爷告诉我的……爹说了,现在山里请了个好老师,爹要多赚些钱,等开学时送我去读书。爹还说了,以后要对老师好,毕竟请个好老师来山里不容易。爹还说,将来读很多很多的书,就可以到北京去,还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更远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娘呢。”女孩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充满了读书的渴望。

“你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吗?”他有些为她担忧。

“我,不怕啊。家里有大黄陪我啊。还有我的书陪着我啊。”女孩拍了拍大黄狗的头,进屋拿来了她的书,递给他看,“这是我爹上次去县城的时候,从书摊里买来的。”

他把书翻了翻。这是一本漫画《阿童木》,有些旧了,书皮泛黄,但书页很整洁。“这本书你都会读了吗?谁教你的啊?”

“是爹教的,爹上过小学五年级,认识很多字,还会讲很多很多故事。”

“为什么你爹读了五年级就不读书了呢?”

“爹读完五年级,山里的老师调到县城去了,后来山里再也没有请到老师。或者请到了,但未待一年就又走了。”女孩说话时,脸上掠过一丝茫然,但很快又高兴了起来,“这本书,我要把它背熟。等到开学那天,我要背给老师听,老师一定会很高兴的。”

“你怎么知道老师一定会很高兴呢?”他诧异、好奇。

“是山对面的小胖说的,他说,要是背书给老师听,老师不但高兴,还会奖励一颗糖呢!”女孩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看到了一颗甜蜜的糖,甜到心里去了。

“你认识老师吗?”

“不认识,我从来没有去过学校。爹每天出去做事,我要留下来看家。”女孩顿了顿,说,“你认识老师吗?”

“认识啊。”

“你和我说说老师的模样吧,他爱笑吗?真的喜欢人背书给他听吗?”

“是的。他爱笑。他喜欢人背书给他听。可他不是个好老师,他经常想着离开山里。他不够称职,不把山里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他想了想,“不过他以后会成为一个好老师的。”

“我不许你说老师的坏话。老师就是好老师。”女孩有些生气。

“如果,下学期,你没有见到老师,你会恨老师吗?”

女孩笑了:“不会啊,我爹说,不能因为山里穷,让老师跟着我们也穷一辈子。你怎么这样问我呢?”女孩觉得奇怪,心里不安起来。

他低下头,沉默了很久:“能给我一碗水喝吗?”

“当然可以。山里再穷,山泉水还是有的。”女孩回屋端水那会,起山风了,山岚的树木哗啦啦地抖动着。

女孩把水端到他的手里:“听到了吗,山岚里有一碗一碗的山风。”

“一碗一碗的山风,谁告诉你的?”

“我爹说的啊。每读懂一本书,就是一碗山风,一碗一碗的山风连在一起,就连成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有力量的路,路上会有金凤凰飞过。如果一碗一碗的山风散开了,那就不再有力量了,永远也飞不出大山。”女孩眼里亮着光,“爹还说,要是山里人都富裕了,大家都会像一碗一碗的山风一样,飞出大山去,不再回来了。”

他端起女孩端给他的那碗水,就着山风,一饮而尽。他起身告辞,转过身,从怀里掏出一张盖有县教育局大印的调令,使劲一扯,调令就像雪花片一样,散了一地。

调令里写着:兹有盘国珍,因为长期在山区从事教育工作,患上风湿、腰肌损伤等多种疾病,且教学成绩突出,经县教育局研究决定,特批准为国家正式教师,同时调入县二小继续从教。

他朝山岚里的学校走去,走进了山风里。一碗一碗的山风连在了一起,让他充满了力量!

(选自九九文章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第一段中有关大山里环境的描写既体现出了山区的艰苦环境,又为后文盘老师想要离开大山做了铺垫。

B.女孩见到陌生的“他”毫无防备之心,老师离开,孩子不恨老师,这些反映了山里的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毫无心机。

C.“女孩觉得奇怪,心里不安起来”一句表明,女孩已经意识到面前这个人很可能就是自己的老师。

D.小说在塑造女孩形象时运用了多重描写手法,既有语言描写,也有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E.小说中的女孩的父亲虽然没有正式出场,但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人物,情节才得以一步步向前发展,小说的主题才得以进一步揭示。

8.小说以“一碗一碗的山风”为题,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倒数第二段调令的内容可以删去,这也并不影响小说的主题表达。你认为是不是这样?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弱冠,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遂弃官客荆州,在荆州数岁,继母亡,以三辅开通,负其母丧北归。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干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干通谋。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太祖遣夏侯惇讨之,未至。或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莫如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必伪受吾。吾得居郡一月,以计縻之,足矣。”遂诡道从郖津度。范先观畿去就,于门下斩杀主簿已下三十余人,畿举动自若。于是固曰:“杀之无损,徒有恶名;且制之在我。”遂奉之。畿谓卫固、范先曰:“卫、范,河东之望也,吾仰成而已。然群臣有定义,成败同之,大事当共平议。”以固为都督,行丞事,领功曹;将校吏兵三千余人,皆范先督之。固等喜,虽阳事畿,不以为意,固欲大发兵,畿患之,说固曰:“夫欲为非常之事,不可动众心。今大发兵,众必扰,不如徐以訾募兵。”固以为然,从之。后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居业。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免之。渐课民畜牛、马,下逮鸡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文帝践阼,受诏作御楼船,于陶河试船,遇风没。追赠太仆,谥曰戴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B.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C.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D.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二十岁体犹未壮,故曰弱;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故曰冠。

B.“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C.“使持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D.“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根据功劳大小,又可分为“赠谥”“赠官”“赠公”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畿为人孝顺。他幼年丧父,继母折磨他,他也毫不在意,继母亡故后,他负丧北归,并以此闻名天下。

B.杜畿做事认真、有主见。他为郡功曹,亲自审问犯人,衡量犯人罪行的轻重定案,虽然判处得不是都很妥当,但郡中人都惊讶他这样年轻却有主见。

C.杜畿有勇有谋。高干在并州谋反,太祖任杜畿为河东太守,杜畿单车前往,任用卫固为都督,稳住卫固和范先,等到大兵到来,一举击败叛军。

D.杜畿理政宽厚。河东平定后,杜畿推崇宽松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百姓富足了,他又开设学宫,亲自讲授儒家的经典,郡中风气也因而有所变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欲为非常之事,不可动众心。今大发兵,众必扰,不如徐以訾募兵。(5分)

(2)渐课民畜牛、马,下逮鸡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曲江①二首(其一)

杜 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②,苑边高冢卧麒麟③。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是当时京都第一胜地。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京城经历安史之乱被收复之后。诗人时任“左拾遗”,意见多不被采纳。②翡翠:翡翠鸟。③麒麟:石雕麒麟以作墓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一片花飞减却春”,诗人因一片花瓣的飘落感到春天渐逝,这一句既点明时令特点,又渲染出一种令人伤感的气氛。

B.“风飘万点正愁人”一句写落花漫天的景象,紧承前句而来,“正愁人”三字,意在表明诗人因花朵凋谢而心生烦闷。

C.前两联之中,三次写到花,而意不重复。自初飞,以至欲尽,无不经眼,面对这个过程,诗人的愁绪也逐步升级。

D.颈联两句以景物写人事,寄寓感慨之意。“小堂巢翡翠”,言其经过离乱,寂寞无主;“高冢卧麒麟”,可见人生之短暂。

E.在唐代文人的眼里,曲江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而今,历经战乱的昔日胜地变成了愁人之景,诗人自然感慨万千。

15.尾联“细推物理须行乐”一句,“物理”如何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7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和弟子没有绝对贤能,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写行人在蜀道上的反应,表现了蜀道之高绝难行。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想象沙场点兵时犒劳士卒的场景。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但我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已有些力不从心,再负责分校的管理实在难以胜任,所以我只能敬谢不敏这一职务。

②乌克兰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国家安全的举措,不想外来忧患方歇,但祸起萧墙,国家内部的暴力事件却频现,游行示威、打砸骚乱,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③对于骆家辉的没有届满就突然中途辞职,外界议论纷纷,有北京的PM2.5说,有回美竞逐参议员说,有回美与家人团聚说等,其实这些都不过是捕风捉影。

④尽管连战拜仁和米内罗竞技都失利,但这无碍恒大整个赛季的辉煌,联赛三冠王、亚冠史上首冠,这两个冠军足以让恒大诚惶诚恐,也足以让后人铭记。

⑤由于总决赛阶段的优异表现,马刺队年仅二十三岁的莱昂纳德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⑥在强手如云的佛山旅游市场,佛山名家假期作为一家新锐旅行社,主要开发学生旅游线路,在佛山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根据第三方票房统计结果,截至第二日凌晨,6月27日上映的《变形金刚·绝迹重生》票房竟超过2亿元,该影片成为中国内地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元的影片。

B.《舌尖上的中国》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其续作《舌尖上的中国2》却没能再次征服挑剔的观众,播出之后质疑不断。

C.由于苏亚雷斯因咬人事件而被禁赛,造成乌拉圭队排兵布阵上的捉襟见肘,最终以0∶2负于哥伦比亚队,止步十六强,结束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之旅。

D.能否使语文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是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的关键。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____①_责任是保证有效履职的手段,没有__②_行使权力不承担责任的道理,所以__③_赋予权力就____④_以相应的责任进行制衡,有必要像司法领域的错案追究制度一样建立执纪错误问责制度,__⑤__那些明显任性、造成重大失误的决策,_____⑥_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_____

_____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⑥_A 由于_只______/必须对于必须_B 如果_____/一旦一定那么_就__C 因为必须倘若只能_/必将_D 虽然只能只要_____/ _对_只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东汉以前有歌有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在不能歌之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古代,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

21.某中学从五个维度对背诵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下图展示了背诵前后,学生在这五个维度产生的变化。有人说背诵不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请结合下图解释原因,不超过5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个人的道德素养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道德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民族自信。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主要受到三个因素影响:家庭环境、学校教育、自我要求。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切身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个因素,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我们对于儒教的‘教’的理解也随之改变”错,我们之所以认为儒教不是宗教,恰恰是因为对于“教”的理解没有变化;B.强加因果;D.“唯一条件”说法过于绝对,而且也不能据此判断儒教是宗教。

2.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二者没有先后关系;B.“世界上所有的宗教”结论错误;C.“都是不可信的”说法过于绝对。

3.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汉末儒家思想……是儒教确有宗教化过程的重要表现”结论不成立。

4.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北大的教学、科研能够始终领先”与原文说法不一致,原文是“北大的教学、科研能够始终维持不堕,并且平稳有序地发展”。

5.通过蔡元培、陈平原的评价,说明了蒋梦麟在北大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下文对蒋梦麟主持北大的具体记述;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全面立体,客观真实。(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段落在文中作用的能力。回答本题第一段的作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在内容上先概括该段的主要内容,再分析其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在结构上主要从与下文关系的角度回答。第一段引用蔡元培和陈平原对蒋梦麟的评价,突出蒋梦麟在北大的重要地位,从侧面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特征。

6.重视中西结合,文理贯通;注重感情化导,尊重个性;秉承传统观念,尊师重教。(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5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求从文中概括出蒋梦麟的教育理念,答题时要抓住文中评价性的话语。如第五段中有“他非常重视中西结合,文理贯通”,第六段中有“本校的特色,即在人人都抱个性主义”以及“学校要依靠感情化导”,第七段描写蒋梦麟尊重教授的事情,具体表现了其尊师重教的特征。

7.BE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A.盘老师因为身体原因,被调离山区,与山区的环境艰苦有一定关系,但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并不是为此做铺垫;C.女孩不一定能意识到面前这个人就是自己的老师;D.塑造女孩形象时并无心理描写。

8.对小说中的关键情节的概括,小说中女孩的父亲对“一碗一碗的山风”的解释促使他决心留在山里继续从事教育;体现小说的主题,小说中的“山风”指的是知识,“一碗一碗的山风”就是指知识的积累,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才能飞出大山;吸引读者,小说以“一碗一碗的山风”为题,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3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标题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主要人物的形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揭示小说主旨、贯穿全文的线索、吸引读者的兴趣等。标题“一碗一碗的山风”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山风”是知识的象征,标题蕴含积累知识能走出大山的意思,深化小说主题。另外小说中的“他”因为懂得了“一碗一碗的山风”的含义决定留在大山继续任教,标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个标题新颖别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示例一:不可以删去。调令的内容是小说情节的重要补充,使小说更加完整,解释了盘老师离开的真正原因,缺少了这一情节,盘老师的离开就和其他老师的离开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调令的内容对于塑造盘老师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调令中反映出盘老师的教学成绩突出,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同时盘老师并不是因为山里贫穷离开,而是因为身体原因才离开,但是他放弃了,更体现了他精神的伟大。

示例二:可以删去。小说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乡村教育对于改变山里人生活处境的重要性,这从小说的题目“一碗一碗的山风”就可以体现出来,而并不是要体现盘老师的可贵精神;而且当盘老师决定留下的时候,他的形象就已经很丰满高大了,加上这一情节,有画蛇添足之嫌;同时调令反映的内容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盘老师想要离开的借口。

(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言之成理即可,但观点必须明确)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设置作用的探究能力。如果回答不可以删去,“调令”的情节交代盘老师离开的原因,丰富了盘老师的形象,体现其高尚的精神品质;如果回答可以删去,可以从人物形象已经丰满,主题已经突出,情节多余的角度分析。

【知识拓展】分析情节的作用一般有以下角度:①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②创造悬念,推动情节的发展等;③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10.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河东有三万户”是一个独立的主谓短语,“非皆欲为乱也”是动宾短语,两个句子也比较长,中间要断开,排除A、D两项。“欲为善者无主”的意思是“想不参与叛乱的人没了朝廷的支持和信任”。“欲为善者”是一个词,不能拆开。“固等势专”与“必以死战”是两句话,中间应断开,排除C项。

11.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赠谥,是赠予谥号,并非官职;赠公,古代敬称官员的父亲。

12.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他负丧北归,并以此闻名天下”理解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文章第一段中的内容可知,杜畿负丧北归与闻名天下没有关系。

13.(1)想成就非凡的大事,就不能轻易地动摇军心。现在倘若发动大军,部下一定会(发生)骚乱,不如慢慢用钱来招募士兵。(“非常”“扰”“訾”各1分,句意2分)

(2)渐渐地开始督促百姓养牛和马,直到鸡、狗、猪,都有具体的章程制度。百姓勤劳地耕作,家家户户丰衣足食。(“课”“逮”“勤农”各1分,句意2分)

【文言译文】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县人。幼年父母双亡,继母虐待他,(他却)因为孝顺出了名。二十岁时在郡中担任功曹,又暂时署理郑县的县令。县里关押了几百人,杜畿亲自审问,衡量犯人罪行的轻重,都定案发送,虽然不是都判处得很妥当,郡中人们已经对他的这种年轻有主见感到惊奇。(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汉中府丞。正逢天下大乱,他便弃官旅居荆州,在荆州几年后,继母去世,因为三辅地区的局面已经稳定下来,杜畿载母灵柩北归。荀彧把他推荐给曹操,曹操委任他为司空司直,又升任护羌校尉,让他持节领受西平太守的职务。

曹操已经平定了河北,高干在并州反叛。当时河东太守王邑被朝廷征召,河东人卫固、范先对外以请求封地为名,背地里却同高干勾结。于是(曹操)加授杜畿河东太守的职务。卫固等人派了几千人马截断去陕津的路,杜畿到了那儿不能渡过(黄河)。曹操派夏侯惇征剿卫固,没有赶到。有人对杜畿说:“应该派大军来。”杜畿说:“河东郡有三万户人家,绝不是人人都想作乱。现在如果大兵压境,把他们逼急了,想不参与叛乱的人没了朝廷的支持和信任,就一定会因为惧怕而服从卫固。卫固一旦消除后顾之忧,必然要拼死抵抗。不如我单车前去,出其不意。卫固为人计谋很多,但缺乏决断的能力,一定会假装接受我的指挥。我只要在郡城待一个月,就能设法用计困住他,(时间)足够了。”就从隐秘的岔道到郖津渡过黄河。范先想观察杜畿的动向,在门前连续杀了郡中主簿以下的官吏三十多人,杜畿(目睹惨状,)不改常态。于是卫固说:“杀了他也不能损害什么,徒然增加恶名;况且控制他(的权力)在我们手里。”便承认了杜畿的太守身份。杜畿对卫固、范先说:“你们二位,是河东的希望,我不过靠你们坐享其成罢了。但君臣之间有固定的规矩,成败都一样,遇到大事应当平等地一块儿商量。”(杜畿)任用卫固为都督,让他兼任郡丞,又代理功曹;将军、校尉吏员、士兵三千多人,都归范先统管。卫固等人很高兴,即使表面上服从杜畿,但心里面却不把他当回事。卫固想要大举发兵,杜畿很担心,劝卫固说:“想成就非凡的大事,就不能轻易地动摇军心。现在倘若发动大军,部下一定会(发生)骚乱,不如慢慢用钱来招募士兵。”卫固认为他说得对,就听从了。后来朝廷的大兵前来(征剿),高干、张晟都被打败,卫固等人被抓获斩首。杜畿赦免了卫固等人的余党,让他们恢复过去的居住产业。

这时候全国的郡县都残破不全,河东郡是最先平定的,而且损失也少。杜畿治理这个郡,推崇宽松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郡中下属各县,推举出孝子、贞妇、顺孙,免除他们家的徭役,并随时去慰问勉励他们。渐渐地开始督促百姓养牛和马,直到鸡、狗、猪,都有具体的章程制度。百姓勤劳地耕作,家家户户丰衣足食。于是杜畿说:“百姓富足了,不可不进行教育。”便在冬天装备戎装,讲习武艺,又开设学宫,(杜畿)亲自讲授儒家的经典,郡中风气也因而有所变化。

魏文帝即位后,(杜畿)奉命制造御楼船,在陶河试航,(船)遇到大风沉没了。(皇帝)追赠他太仆的职衔,谥号为戴侯。

14.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心生烦闷”理解不当,应是表现诗人惜春的情绪;D.“人生之短暂”无中生有,倒卧在高冢前的麒麟,展现了一片残败景象。

15.“物理”在这里指宇宙万物的道理。(1分)表达了:①春光易逝、盛景不再的愁绪。诗歌前四句写花飞飘落将尽,面对已逝春光只好借酒浇愁。②昔盛今衰、世事变幻的深沉感慨。颈联极写景物的荒凉败坏,昔日的小堂已被翡翠鸟在其中筑起了窝,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③及时行乐、淡泊名利的自我慰藉。尾联写细推万物之理,如果只能如此,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是愁闷之中的自我宽解。④人生遭际、仕途失意的愤懑无奈。诗人意见不为朝廷采纳,暮春时节,伤春伤时,感怀身世,抒发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答对一条给2分,答对三条即可给7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物理”,事物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诗中指大自然和人事的兴旺盛衰自有其规律。要从具体诗句入手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还要结合注释中的内容。这首诗借暮春之景,抒发诗人惜春伤春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诗中凝结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曲江看花饮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首联写诗人惜春的情绪。诗人说:一个花瓣被风吹落就感到减却了春色,透露出春天消失的消息,使人哀伤;可如今,正面对着“风飘万点”的残酷现实,怎不更令人愁苦?颔联写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吹走,将要飘尽了,心中又是什么滋味呢?即第四句诗所说:不要嫌弃多喝酒而伤身还要喝酒。正面的意思即多喝酒来消愁吧。只一落花,连写三句,反复层递地写,而且是不避伤身地借酒消愁,这究竟是感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感于难以直陈的人事问题呢?颈联就回答了上面的问题。诗人的目光随着花瓣的飘落移到江面上,看到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居着翡翠,何等荒凉!目光落到花园边,看到原来雄踞高冢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上,多么寂寞!面对着一片惨败景象有什么办法呢?尾联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应该及时行乐,不要让虚浮的荣耀束缚住自己。由写惜花伤春,到写人事的兴衰,都是诗人关心国事的体现;借酒消愁也好,及时行乐也罢,都反映出诗人愿意为国效力而报国无门的苦闷,并非真的消极避世。

16.(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八百里分麾下炙

17.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敬谢不敏:表述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这个词不能带宾语,因此①错误。②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③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④诚惶诚恐:惶恐不安。该成语放在④中不合语境。⑤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并不是仁义之事,不符合⑤句要求。⑥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18.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中途转换主语;C.介词滥用导致主语缺失,可删去“由于”;D.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19.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做题时应根据前后文的意思和语义关系确定所填的词语。根据后文的“所以”可知前三句话是因果关系,第一处可填“由于”或“因为”,排除B、D两项。根据后文的“有必要”,可知第④处填“必须”更为恰当。根据“造成重大失误的决策”,可知第⑥处也要填语气强烈的“必须”,排除C项。

20.①是否有吟尚不明 ②亦用吟诵之法传承 ③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抓住前后文语义的提示是回答此类试题的前提。根据后文“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可推知,第①处应填东汉以前不知有没有吟。根据“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可推知第②处应填没有歌之后还能吟诵。根据“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能吟诵”可知,第③处应填吟诵对文人而言是基本技能。

21.不同意,(1分)因为背诵不仅能积累大量知识,还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记忆力、理解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5分)(如答同意,并能说明理由亦可适当给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图表,明确图表中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和数据进行概括。由图表变化可知,背诵后“知识积累”“记忆力”“理解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均有提高。由此可见,背诵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

22.【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则材料的核心概念是“道德素养”,指出道德素养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巨大意义,最后指出影响个人道德素养的三个因素:家庭、学校、自我。考生行文只要围绕“道德素养”展开即为符合题意。可以议论道德素养对个人、社会、国家的作用,可以分析提升道德素养的途径,可以指出不注重道德素养的危害。文中要结合社会现象,要能起到针砭时弊的作用。

立意提示

①综合素质是考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②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③素质表现在小事中;

④国民素质提高要靠每个人的努力;

⑤国民素质体现国家形象。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②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

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④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⑤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⑥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2)事实素材

①拒绝状元

在美国,哈佛、普林斯顿这种顶尖级的学校,都公开宣称平时的成绩非常重要,但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大学每年都拒绝不少“高考状元”,比如1996年,就把165名学术水平测验考试中得满分的“高考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哈佛招生院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写信时写道:“要进入哈佛这样的大学,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普林斯顿招生院院长写道:“我们把每个申请者都当作特殊的个案来审视,看他具体的综合起来的能力和成就。”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社会上有很多组织和基金会,为申请大学的高中生提供各种各样在社区服务上有突出贡献的奖学金。一所高中对此的要求是这样的:高一5小时,高二10小时,高三10小时,高四35小时(美国高中是四年制),这只是基本的毕业要求。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但因为“学雷锋”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

②不洁的后果

晚清王朝大臣李鸿章,在出使俄国时,在一个公共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结果被外国记者作为笑料,大肆渲染,加以嘲弄,丢了中国人的脸。

另据报载:美国客商与我国某医疗机械厂决定合作生产输液管,外商到车间参观时,厂长向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正式签约那天,厂长只接到客商的来信:“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管,人命关天……请原谅我们的不辞而别。”

③防微杜渐

罗瑞卿同志是我国第一任公安部长。他是执法的领导同志,也是守法的普通公民。

有一次,罗瑞卿去火车站接客人。因为时间紧没来得及买站台票,等把客人送到住处后,他才想起这件事,便对随行人员说:“马上到车站去补交三张站台票钱,公安人员应当做守法的模范。古人有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防微杜渐嘛!”

猜你喜欢
蒋梦麟儒教本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蒋梦麟人财两失
明治初期“立身出世思想”强大影响力管窥
蒋梦麟软硬不吃
今天是几月几日
儒教的牺牲者和守护者
A List of Commonly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for Three Nations Jointly Issued
找规律
儒学与儒教分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