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师的回应引发的四个思考

2017-08-07 20:48于桂芬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乌龟大树幼儿

于桂芬

在组织教育活动过程中,如何回应幼儿,始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前一段时间,幼儿园组织了园内优质课,在观摩优质课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的回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我的系列思考。

思考一:教师如何面对自己不懂的情况?

在“奇妙的声音”活动中,当老师提问“什么小动物会叫”的时候,一个孩子说:“小乌龟。”老师接着就追问:“小乌龟怎么叫?”结果这个孩子回答不出来,老师一看到这个情形,直接转移了话题:“那小乌龟怎么爬?”这个问题孩子都知道,于是老师就开始引导幼儿学习小乌龟如何爬。

在课后点评的时候,老师说出了自己处理这一过程的心理过程:一听孩子说小乌龟会叫,自己顿时就懵了,因为自己不确定小乌龟到底会不会叫,于是就问“小乌龟怎么叫”,结果这个孩子还是回答不出来,这时自己就更紧张了,然后避重就轻转移了话题,然而乌龟爬的内容却和课程的目标没有多大的关系。

面对自己不懂的时候,该如何处理?——相信孩子,激发其探索的兴趣。一个孩子不知道很正常,可以继续询问班级其他的孩子或者听课的老师啊。即使大家都不了解,那又有什么呢?难道我们的活动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吗?难道每个问题都必须在当下解决吗?探索的过程是不是更重要?老师是否可以这样回应:“××小朋友说小乌龟会叫,她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老师和小朋友之前都没有注意过,我们都回去再看看自己家养的小乌龟到底叫不叫,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上网查一查。”从而引发孩子在生活中的进一步观察和探究。

承认自己的局限,坦然面对自己的不懂,相信孩子的能力和智慧,善于向孩子学习,同时不把一节教育活动当成实现活动目标的唯一途径,允许有问题存在,给自己和孩子继续探索的空间,就会让我们少很多恐惧和紧张,恐惧和紧张少了,心就会慢慢定下来,心定了,活动组织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当然这一切都要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之下。

思考二:教师为什么会断然否定孩子的发现?

在“奇妙的声音”活动中,一位老师问,什么车能发出声音?好几个孩子回答之后,老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能发出声音?”老师的本意是让孩子回答什么车能发出声音,结果一个孩子说:“大树会发出声音。”老师直接否定:“大树不会发出声音。”

课后点评的时候,和老师讨论大树到底会不会发出声音?为什么老师直接否定了呢?执教老师的回答是:大树当然会发出声音,但是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因为脑子里只想着让孩子说什么车会发出声音,所以当孩子一说大树的时候,发现孩子说的和自己的思路不符,下意识地说出了那么一句话——多么可怕的下意识!

同样的在另一个活动中,一位老师问:“火车在哪里跑?”一个孩子回答:“铁轨。”老师回应:“是的。”另一个孩子说:“在石头上滚。”当老师听到“在石头上滚”的时候,说了一句:“我知道了。”就再不予理睬。这句“我知道了”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打断、阻止,老师总是希望孩子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而却不要求自己俯下身子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并跟着孩子走。其实细想想,铁轨的下面不是铺有很多石头吗?孩子的观察多么细致啊。

由此想到了上海特級教师蒋静分享的一个案例:活动中,老师拿出 “保持安静”的标志,问孩子:“这个标志应该放在哪里?”一个孩子的回答是:“公共场所。”老师眉毛一皱:“是这样吗?”然后强调,这个标志要放在“医院、图书馆”。蒋老师当时说,这位老师太自以为是了,孩子其实比老师更智慧。如果老师换一种回应,说:“是啊,公共场所需要安静,说得非常好,那么哪些公共场所更需要安静呢?”这样的回应既认同孩子的想法,又能引发孩子继续思考,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在刚才的三个案例中,孩子的回答让我想起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的一句话:“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然而无论是老师下意识地否定孩子所说的“大树会发出声音”,还是一句“我知道了”“是这样吗”的隐形的否定,都让我看到了一颗颗傲慢、自以为是的心。

俗话说“言为心声”,只有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的发现能力和思考能力,放下自己固有的自以为是,不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善于向孩子学习,这些心态的变化才会引发我们语言发生变化,接纳、认同的语言才会从老师心里流淌出来,只有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下,孩子的探究欲望才会得到很好的呵护。

思考三:老师是否应给孩子思考留有时间?

在小班“亲亲热热抱一抱”活动中,老师抛出问题:“爸爸都怎样抱过你?”之后就挨个让孩子一一站起来回答,不管孩子是否举手。结果在回答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回答效果不理想,甚至有的孩子站起来不说话。

在课后的评课过程中,有的老师提出,让每个孩子都回答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但是孩子的反应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是否考虑到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他们思考是否需要时间?他们如果不愿意回答问题是不是应该得到老师应有的尊重?

同样的,还有一个活动,有的孩子举手次数比较多,而有的孩子一直都没有举手,老师看到就说了一句:“××第一名举手了。一直没有举手的,要加油了。”这句话说完之后,举手的孩子数却没有增加。

课后我们点评的时候,与该老师讨论,如果你是孩子,听课的时候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会怎样?一般的都会认真思考,寻找答案。那么当老师表扬一个孩子已经举手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很着急,也想赶紧想出来,然而一着急或许更不利于思考了,不是吗?即使老师再怎么说加油,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感。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其实什么也不说,静静地给孩子一段时间思考也是不错的选择。想象一下,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们在静静思考,你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不急于让孩子说出答案,而是享受思考的过程,是不是也很美妙?

老师着急更多源自于自己内心的恐惧,恐惧自己的问题没有孩子回答,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空场,恐惧的背后就是对自己和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当我们一旦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和孩子之后,允许一切慢慢来,活动组织起来就该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思考四:老师是否读懂了孩子语言背后的含义?

在一个小班活动中,老师出示货车,问孩子:“货车有多少个轮胎?”一个孩子说:“100个。”老师就开始质疑,“有那么多吗?你数过吗?”表示否定,然而就在老师继续往下组织的时候,孩子又说了好几遍:“就是100个。”“就是100个。”

静下心思考,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孩子的反复强调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被否定,那么对小班的孩子来说100个又是什么概念?或许100在孩子心中不是具体的一个数量,而是表示很多。如果老师说:“哦,你的意思是货车轮胎有很多个,是吗?”如果老师抱着谦卑的心试图去理解和读懂孩子,或许孩子就不会因为不被理解接纳而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自己的发现。

在“亲亲热热抱一抱”的活动中,老师问孩子:“爸爸昨天抱过你吗?”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爸爸昨天没抱过我。”老师接著说了一句:“爸爸不一定每天都要抱小朋友的。”

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们谈论起这个环节,老师解释当时说“爸爸不一定每天都要抱小朋友的”就是想安慰孩子的情绪,但是话说出来之后却感觉很无力。这让我想起《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书中写到:“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老师就是在试图解释为什么是这样,而孩子虽然没有表示不听,但是他的感觉还是很失望。同时书中也写到:“有时候,孩子对某样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我想起有一次,女儿特别想吃香蕉,家里没有,我习惯性地想给女儿解释,但是突然想起书中写的,就说了一句:“妈妈真希望能立刻给你变出香蕉来!”结果女儿竟然接着说:“我还想变出苹果、橘子……”不好的情绪瞬间就没有了。那么在这个活动中,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你特别希望爸爸能抱一抱你,是吗?”孩子的心情一旦被理解,情绪也会慢慢好起来。

教师对孩子的回应看似是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其实却是老师内在素养(比如自身认同、对儿童的认识、对教育的理解等)的外在体现。因为“口乃心之门户”, 教师只有心里有才能看到并且表达出来。因此要提升教师回应幼儿的能力,我们可以从教师的内心出发,借助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大家共同分析语言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慢慢打开老师的心结,提升老师的认识。相信通过这样持续不断的努力,教师回应幼儿的能力定会随着内在的改变而不断有所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乌龟大树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大树的日常
大树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