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助推腾冲畜牧业发展

2017-08-09 01:29段成名云南省腾冲市畜牧工作站余茂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示范户奶水腾冲

文│段成名(云南省腾冲市畜牧工作站)余茂(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畜牧兽医站)

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助推腾冲畜牧业发展

文│段成名(云南省腾冲市畜牧工作站)余茂(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畜牧兽医站)

云南省腾冲市自2009年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以来,每年都推动一个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发展,畜牧部门在全面领会项目建设精神的基础上,从腾冲市畜牧业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调研,按照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原则,每年都选择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按择优选择、示范带动的方式选择了示范乡镇、示范户和示范基地。项目实施9年来,科技人员得到锻炼和提高,示范户的养殖效益增加、辐射带动性增强,基地的试验示范效果明显,生猪、奶水牛、肉牛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增产明显,达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1.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组织相关材料报送,编制主导产业推荐意见。

2.确定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

3.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自项目实施以来,产业专家与技术指导员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书,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书。技术指导员严格按照要求进村入户,每个技术指导员每年入户天数都达100天以上,入每户示范户次数达30次以上。根据示范户家庭情况、所养畜禽状况、饲草饲料储备情况,为挂钩示范户“把脉”,有针对性的实施帮扶工作,让示范户调整养殖思路,更新观念,提高养殖技术。指导示范户引进优质种畜,采用科学方法饲养,开展标准化养殖,缩短育肥期。根据工作要求和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生猪、奶水牛、肉牛科学养殖综合技术培训。累计遴选技术指导员174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1740户,建设试验示范基地13个,共开展技术培训302期,培训人员9014人次,发放培训材料1万余份。

4.在腾冲市项目办的统一组织下,派出技术指导专家、指导员到昆明、大理、德宏、临沧、玉溪等地进行学习培训,完成科技人员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工作,累计派出技术人员170人次。

5.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工作力度,共被中国农业推广网录用畜牧宣传信息1024条。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1.加强组织领导与搞好工作协调是实施项目的前提。自实施项目以来,每年均成立产业领导小组,由分管畜牧的副局长、产业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制订产业实施方案并组织项目的实施,加强对项目的协调、督促和管理。项目乡镇成立相应的技术实施组,由建设乡镇分管畜牧的副乡(镇)长任组长,抽调市乡畜牧兽医站相关人员组成技术实施组来统筹组织项目的实施。

2.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保障项目顺利运行。

示范户、示范基地物化补助物资由市畜牧工作站垫款按采购要求统一采购,各项目单位借出后补助到示范户,示范户物化补助及指导员经费支出首先由项目乡站负责人审核后到市畜牧工作站报账,随后由市畜牧工作站将支付的科技推广费记录备查账后,原始单据统一汇总到市农业局报账。严格对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项目上。严格审核支出原始凭证,均有经手人、证明人及领导签批。严格按国家的财会制度执行,专人专账,使建设资金封闭运行,节省支出,有效地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3.加强技术指导,搞好技术培训。设立畜牧科技推广专家组,负责制订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强化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能力。成立技术实施组对畜牧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猪人工授精、牛冻精改良、秸秆青贮、饲养管理、牧草种植及疫病防治等方面。

4.加强绩效管理。产业专家负责对技术指导员和基地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技术指导员负责好与示范户的技术服务工作及项目相关工作材料的撰写与报送。产业指导专家挂钩基地,指导和监督生猪、奶水牛、肉牛基地在做好试验示范养殖、组织展示活动的基础上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并进行效益分析总结。

5.典型引路,搞好示范。针对农民的务实心理,首先选择有一定文化水平,容易接受新事物,并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作为示范户,以示范户为基础辐射带动面上生猪、奶水牛、肉牛养殖。技术人员亲自到村寨示范,对农户畜禽养殖、秸秆青贮技术进行指导,使农民尽快掌握新技术,让群众了解标准化养殖的优越性,充分调动群众养殖生猪、奶水牛、肉牛的积极性。

6.加大总结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积极宣传生猪、奶水牛、肉牛科学养殖,水牛挤奶,秸秆青贮利用的好处,使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及广大农民都认识到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极大作用。

充分挖掘、及时宣传项目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大力宣传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人员牢记宗旨、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建功立业。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生猪上,一是示范户、基地饲养母猪产仔猪增产;二是应用标准化养殖技术可提前40天出栏,节约饲养成本。奶水牛上,通过科学饲养,一是每头牛的产奶量由1.3吨增至1.5吨,产水牛奶增产增收;二是产犊牛增收;三是对犊牛进行培育并能达到4月龄早期断奶,每头犊牛可节约优质水牛奶200千克,降低饲养成本500元。肉牛上,通过科学饲养,一是每头牛的产肉量由200千克增至230千克,增产增收;二是提前30天上市,每头牛降低饲养成本200元。更重要的是,项目实施还辐射带动腾冲市的广大群众开展生猪、奶水牛、肉牛科学养殖,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1)该项目的实施要求产业由专家负责指导,所有指导员要按要求填写指导员手册,及时上报宣传信息,按时报送项目材料,进行外出学习培训,促使许多在一线长期只注重实践不注重理论的技术人员既动手又动笔,让他们在更加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基础上,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好的新闻信息报道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工作开展,又让基层技术人员的文字表达、动手操作等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项目实施推进了腾冲市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管理机制的构建,完善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提高了畜牧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农业系统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对“三农”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2)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地增强了示范户和基地的养殖信心和决心,提高了养殖效益,并对腾冲市生猪、肉牛、奶水牛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持。项目建设引导农户实施林下套种矮秆经济作物、黑麦草等饲草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项目建设强化了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提高了生猪、肉牛出栏率,增加了肉产量,充分发挥了示范户带动区域均衡增产的作用。

(3)通过项目实施,推动了腾冲市生猪、奶水牛、肉牛良种化和标准化养殖进程,提高了全市生猪、奶水牛、肉牛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了腾冲市畜牧业发展,加快了标准化养殖进程,增强了广大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广大农户由此将获得相应经济收入,进而从整体上促进项目区广大农民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及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广大农村脱贫致富。

(4)项目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生产优质肉猪、肉牛、水牛奶,有利于消费者健康。

3.生态效益。

(2)该项目的实施,有力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实施人畜分居,改善人居环境,对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规模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发挥积极示范作用。

(2)项目要求示范户及基地对养殖产生的污物进行规范处理。要求示范户将粪便及污物直接清扫堆积自然发酵;对流体状的粪便、尿液及清洗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进行过滤,使固体物和液体分开。特别是对基地和大户要求对污水进行二级沉淀,其中液体部分经厌氧发酵及曝氧发酵,供种植业灌溉使用,固体部分(包括直接堆积发酵的猪粪及污物)经发酵后做成有机肥供种植业使用或直接销售。项目建设可带动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可多生产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用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3)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秸秆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青贮后饲喂牲畜,既节约了粮食,又减轻了对天然草场的压力,促进了草地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改良土壤、节约肥料、保护农田、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还减少了由于秸秆的丢弃和焚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带动畜牧产业链的延伸。

猜你喜欢
示范户奶水腾冲
我国奶水牛选育步入现代分子育种时代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胸部大小和奶水多少有关吗
云南省奶水牛品牌建设浅析
关于库布齐沙漠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