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杏树朝鲜毛球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

2017-08-09 01:18帅玉婷臧建成
植物保护 2017年4期
关键词:介壳若虫杏树

帅玉婷, 孙 涛, 臧建成,3*

(1.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林芝 860000; 2.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淮北 235000; 3. 西藏高原资源昆虫与应用昆虫实验室, 林芝 860000)



西藏林芝杏树朝鲜毛球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

帅玉婷1, 孙 涛2, 臧建成1,3*

(1.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林芝 860000; 2.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淮北 235000; 3. 西藏高原资源昆虫与应用昆虫实验室, 林芝 860000)

朝鲜毛球蚧已成为我国西藏林芝地区果树主要害虫之一,威胁到当地果树正常生长和产量。当前对其在西藏地区果树上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规律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通过野外定期取样调查对杏树朝鲜毛球蚧的形态特性、生活史和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防控措施进行简述。结果表明,林芝地区朝鲜毛球蚧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着在被害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出蛰,成虫4月中下旬发生,当年若虫孵化期在6月中-7月下旬,主要以固定若虫和雌成虫为害。雌虫产卵期可持续8~12 d,卵量平均为985粒/雌。虫体膨大期(4月上旬)和若虫孵化游走盛期(6月上旬)是林芝地区杏树朝鲜毛球蚧防治的适宜期。可用40%氧化乐果或石硫合剂原液涂抹法进行防治。

朝鲜毛球蚧; 形态特征; 发生动态; 防控措施

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koreanusBorchsenius属半翅目Hemiptera,蜡蚧科Coccidae。又名朝鲜球坚蚧、杏球坚蚧、桃球坚蚧等,俗称“树虱子”[1]。朝鲜毛球蚧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韩国等,国内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2]。该虫主要为害杏、梅、苹果、梨、桃、李、山楂等落叶果树,并能在这些果树之间相互传播、蔓延[3-6]。此外,朝鲜毛球蚧对不同寄主的取食与产卵的选择性有极为显著的差异[7]。朝鲜毛球蚧以若虫与雌成虫固定在树枝上,利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造成寄主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等症状[8]。一般可导致果树减产15%~20%[9]。杏树ArmeniacavulgarisLam.不仅是西藏林芝地区栽培经济林树种,也是当地园林绿化首选树种之一,普遍栽植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和道路两侧。近年来朝鲜毛球蚧给杏树正常生长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杏树受害株率高达83.1%~92.6%。朝鲜毛球蚧在杏树上发生虫口密度大,密布于枝干,并易诱发霉污病。为害严重时造成杏树叶片大量脱落,杏芽不发、枝干枯死,造成叶小、果小,新梢生长不良,严重削弱杏树的生长势,导致杏树产量下降、杏果品质降低,也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图1b)。对该虫的防治已成为该区果树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有关果树朝鲜毛球蚧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云南昆明、安徽凤阳等区域,受害的树种主要有樱、李、桃树和梅树等[10]。受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西藏林芝高寒区独特的气候地形条件,对果树朝鲜毛球蚧生活史、发生规律以及生物学等特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活史和发生特征。但该地区有关杏树上朝鲜毛球蚧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给该虫的防治带来极大不便。为此,本研究对林芝地区杏树朝鲜毛球蚧的生活史、发生动态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长期监测与观察,为深入了解杏树朝鲜毛球蚧的发生规律和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外调查

1.1.1 调查地点及材料概述

调查地设在西藏农牧学院内杏树集中生长区,地处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八一镇,地理位置为29°40′N,94°20′E,海拔3 005 m。年平均温度8.6℃,有效积温1 800~2 200℃,无霜期为160~180 d,年平均降水量650~750 mm,降水集中在6-9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3%,年日照时数1 988.6~2 000.4 h,日照百分率46%[11]。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一般。调查杏树品种为杏梅ArmeniacamumeSieb.var.bungoMakino,树龄3~5年,树高2~3 m,株间距约1 m,直径5~10 cm,所选调查株大小、长势相近。

1.1.2 调查方法

2016年3月初开始至9月底,在林芝地区杏树集中分布区,采用林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定时、定点对朝鲜毛球蚧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2株,共调查10株,每7~10 d调查1次,观察朝鲜毛球蚧的为害习性、生活史、种群动态、生活习性、天敌情况。并在杏树不同部位采1~2年生枝条,随机抽取20头虫镜检统计各虫态发育进度。

1.2 室内饲养

1.2.1 生物学特性观察

越冬若虫开始活动时用100 目尼龙纱套袋观察,随机选取30个枝条,每枝保留20头饱满雌成虫,其余刮除。采回带虫枝条用装有营养土烧杯进行培养,用体视显微镜(Nikon,SMZ800+5100)观察朝鲜毛球蚧的生物学特性和各虫期的形态特征[12]。

1.2.2 产卵量调查

自雌虫膨大开始每隔2 d剥查雌成虫10头,在体视显微镜(Nikon,SMZ800+5100)下计数每头雌成虫的产卵量,并统计平均产卵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1.1 卵

卵呈椭圆形,长约0.3 mm,半透明,表面附一层白色蜡粉。初产时为白色,后逐渐变为粉红色(图1a~b)。

2.1.2 若虫

初孵若虫体小扁平,呈椭圆形,长约0.5 mm,淡粉色;体背中部微隆起,触角丝状6节、足发达,均呈半透明;体背10节,腹面13节,腹末有2突起,各生长尾毛一根。活动力强,在介壳及周围活动,不久后表面覆白色蜡丝。越冬后若虫体背呈深褐色,并覆白色蜡质(图1c~d)。

2.1.3 雌成虫

成虫雌体近球形,直径3~4.5 mm,前端及两侧缘向内弯曲,后端近乎直截。触角6节,第3节最长。足较小,胫节和跗节等长,有爪齿。气门腺宽,多孔腺在腹板上集成宽带。在第4~6腹板上有成对的长毛,腹部其他部位可见刺状的体毛。初期介壳较软,呈黄褐色;逐渐膨大硬化,呈红褐至黑褐色,略具光泽。表面皱纹不明显,体背有纵列点刻3~4行或不成行,后期体表覆一层极薄蜡粉,并分泌蜜露(图2a~b)。

图1 朝鲜毛球蚧卵和若虫Fig.1 Eggs and larvae of Didesmococcus koreanus

图2 朝鲜毛球蚧雌虫Fig.2 The female of Didesmococcus koreanus

2.1.4 雄成虫

雄成虫体长1.5~2 mm,红褐色。具1对前翅,半透明,足发达。腹部两侧形成突起,腹末针状交尾器发达,两侧各生有1条白色蜡质长尾毛。蜡质介壳呈长椭圆形,薄而光泽,近化蛹时,介壳与虫体分离。

2.1.5 蛹

仅雄虫化蛹,裸蛹,呈长椭圆形,赤褐色,腹末有一刺突。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

朝鲜毛球蚧在林芝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着在被害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出蛰,成虫4月中下旬发生,当年若虫孵化期在6月中至7月下旬,主要以固定若虫和雌成虫为害(表1)。

2.2.2 发生动态及产卵特征

朝鲜毛球蚧在林芝地区以2龄若虫固着在枝条裂缝、背阴处越冬,翌年4月出蛰,转移至新生小枝上,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新鲜汁液。固定后逐渐开始雌雄分化,同时分泌蜜露。4月上旬雌虫逐渐膨大呈半球形,并分泌蜡质,但体背体壁尚未硬化。4月中旬至5月初雄性若虫化蛹并羽化为成虫,羽化后雄成虫立即寻找雌成虫进行交配,其活动时间约为2 d,与雌成虫交配后不久即死去。雌成虫交配后身体迅速膨大,体背体壁高度硬化,5月中、下旬将卵产在介壳中,卵期8~12 d,每雌产卵数500~1 500粒,平均为985粒。6月上中旬虫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为孵化盛期,孵化后的若虫行动活跃,在母壳及周围活动2~3 d后,开始分散转移在枝条芽腋间、树干的嫩皮等处进行取食为害。1~2月后蜕变成2龄若虫,体表分泌白色蜡质,秋季落叶前转移回树干枝条上,约9月开始越冬。

2.3 为害习性

根据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电商(商务秘书)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的现状。改变教育观念,以做人为核心,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创设1+X场景实验室。“1”代表场景实验室,“X”代表校企合作单位的真实岗位场景。

朝鲜毛球蚧主要集中在枝干上进行为害(图3b),调查发现20 cm左右的1~2年生枝条上朝鲜毛球蚧一般在300~350头,2~3年生枝条上450头左右,4~5年生枝条上约150~250头。以口针刺吸枝条、叶片、果实的新鲜汁液,枝条受害后干枯或死亡;叶片受害后有黄斑,造成早期落叶;果实受害后细胞增多,重量减轻1/2~2/3,含糖量减少3~5度[13]。雌成虫在取食为害的过程中分泌蜜露,易招引蚂蚁、苍蝇等引起煤污病,枝条、树干多呈煤黑色(图3a),使果实、叶片受污染。经朝鲜毛球蚧严重为害后的杏树,明显表现出树势衰弱,抽枝展叶的能力大大下降,新梢生长量很小,叶片稀疏而瘦小,最终严重影响果实生长,果品产量显著下降。

表1 林芝地区朝鲜毛球蚧生活史1)

Table 1 The life history ofDidesmococcuskoreanusin Linzhi area

3月March上Early中Mid.下Late4月April上Early中Mid.下Late5月May上Early中Mid.下Late6月June上Early中Mid.下Late7月July上Early中Mid.下Late8月August上Early中Mid.下Late(-)(-)(-)(-)-----⊕⊕⊕++++++++·······------(-)(-)(-)

1) (-)越冬若虫;-为害若虫;⊕蛹;+成虫;· 卵。 (-)Overwintering larvae;-Harming larvae; ⊕Pupa;+Adult; ·Egg.

图3 受朝鲜毛球蚧为害的枝条Fig.3 The damaged branches by Didesmococcus koreanus

2.4 发生因素

林芝地区引发杏树朝鲜毛球蚧严重发生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防治药剂选择不当,不能有效控制虫害发生,或者大量杀伤天敌,不能自然控制介壳虫的蔓延。例如,选择广谱杀虫剂大量杀伤优势天敌黑缘红瓢虫。

(2) 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未能及时在虫体膨大期(4月上旬)和若虫孵化游走盛期(6月上旬)这两个化学防治关键期用药。

(3) 检疫问题。在进行绿化移栽杏树时,苗木的选取、检疫、验收工作过程中把关不严,将带有朝鲜毛球蚧的杏树苗木移植到园林绿地区。

(4) 重视不足。对朝鲜毛球蚧发生危害没有预防意识,无严格的防护措施。

2.5.1 天敌防治

朝鲜毛球蚧的捕食性天敌有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rubidusHope、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montrouzieriMulsant等;寄生性天敌有柯氏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clauseniCompere、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sp.等[14]。其中黑缘红瓢虫属优势天敌[15],种群数量大,抗逆性强,对朝鲜毛球蚧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调查发现,一头黑缘红瓢虫一生可捕食2 000多头介壳虫[16]。当发现树上具有天敌瓢虫时,应尽量利用天敌防治,减少使用广谱杀虫剂,避免杀伤天敌。

2.5.2 农业防治

(1) 在雌虫未产卵前,使用硬毛刷,刮刷枝条上的介壳,以消灭若虫、成虫。

(2) 在冬季修剪时,将朝鲜毛球蚧发生严重的枝条剪除,同时把果树周围的残枝落叶、落果及杂草清理干净,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3) 促进果树生长,增施有机肥,增强杏树长势,提高其的抗虫、抗病的能力。

2.5.3 化学防治

(1) 防治适期

不同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其防治效果差异大,其中虫体膨大期(4月上旬)和若虫孵化游走盛期(6月上旬)是关键防治时期。虫体膨大期介壳软,尚未硬化,此时化学防治效果显著;若虫孵化游走盛期,此时若虫还未固定分泌蜡质,抗药性弱,也是一个化学防治的关键期。

(2) 药剂选择

喷施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10%的氯氰菊酯1 000倍液等药剂适用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17],是防治朝鲜毛球蚧若虫的首选药剂,采用喷施和灌根的方法防治效果均显著持久。此外,朝鲜毛球蚧发生严重时,可用40%氧乐果或石硫合剂原液涂抹树干、枝条,涂药宜早不宜晚,展叶后立即涂抹[18]。

2.5.4 检疫控制

朝鲜毛球蚧一生都在果树的枝干上生活,易被人为携带传播。因此,要在苗木移植时加强虫情检查,发现有蚧体的苗木杜绝移植栽培,必须将有朝鲜毛球蚧的植株进行灭虫处理后再引种移植。

[1] 王海涛, 常江春, 朱云, 等. 杏毛球坚蚧危害杏树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 生物灾害科学, 2014, 37(3): 268-271.

[2] 夏希纳, 丁梦然. 园林观赏树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82.

[3] 王子清. 常见介壳虫鉴定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74-81.

[4] 杨平澜. 中国蚧虫分类概要[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112-117.

[5] 章崇江, 谢维真. 果树病虫害防治[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145-148.

[6] 北京农业大学. 果树昆虫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82-186.

[7] 黄保宏, 邹运鼎, 毕守东, 等. 朝鲜球坚蚧对8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和取食选择性及其机制[J]. 植物保护学报, 2008, 35(1): 12-17.

[8] 李云, 李正跃, 孙跃先. 朝鲜球坚蚧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的初步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1, 6(4): 230-234.

[9] 赵虎, 胡长效. 朝鲜球坚蚧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J]. 贵州农业科学, 2004, 32(6): 51-52.

[10]吴琳, 聂雅萍, 黄燕辉. 杏毛球坚蚧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J]. 昆虫知识, 2001, 38(4): 292-295.

[11]林玲, 罗建. 林芝云杉不同地理种源苗期性状变异[J]. 林业科学研究, 2014,27(4): 557-561.

[12]王建义,武三安,唐桦,等.宁夏蚧虫及其天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74.

[13]邓玉兰, 张卫东, 熊高武,等. 朝鲜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J]. 农村科技, 2001(4):11.

[14]黄保宏. 梅树朝鲜球坚蚧的生物学特性[J]. 昆虫知识, 2006, 43(1): 108-111.

[15]刘长仲. 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捕食作用的研究[J]. 植物保护, 1993,19(5): 13-14.

[16]苑国. 朝鲜球坚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探[J].山西林业科技, 2016, 39(1): 36-37.

[17]王梅花, 郭建设, 冯喜春, 等. 朝鲜球坚蚧的特性及综合防治[J]. 河南林业科技, 2000, 20(4):33-34.

[18]李小宁, 刘婷, 雷军芳, 等. 朝鲜球坚蚧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 西北园艺, 2009(6):30-31.

(责任编辑:杨明丽)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DidesmococcuskoreanusBorchsenius at apricot trees in Linzhi, Tibet

Shuai Yuting1, Sun Tao2, Zang Jiancheng1,3

(1.CollegeofPlantScience,TibetInstitute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Linzhi860000,China; 2.CollegeofLifeScience,HuaibeiNormalUniversity,Huaibei235000,China; 3.LabofResourceandAppliedInsectsintheTibetPlateau,Linzhi860000,China)

DidesmococcuskoreanusBorchseniu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ests of fruit trees in Linzhi area of Tibet in China, and has been a threat to the normal growth and yield of local fruit trees.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D.koreanuson fruit trees in Tibet.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fe history and occurrence dynamics ofD.koreanus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regular survey, meanwhile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as briefly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D.koreanusoccur one generation per year in Linzhi area, the 2nd instar larvae overwinter in the branches and appeared in April next year, then emerge at the end of April. The larvae hatched between the middle of June and the end of July. Larvae and female adults always damage the host trees. The oviposition period lasts 8-12 days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eggs was 985 per female. The body enlargement period (early April) and the larvae hatched stage (early June) are suitab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D.koreanus. We can use methamidophos by spraying or root irrigation, and 40% omethoate or lime-sulfur to apply on the trunk.

Didesmococcuskoreanu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ccurrence dynam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2016-10-12

2016-11-20

西藏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1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6);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S 433.4, S 436.62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7.04.034

* 通信作者 E-mail:zangjc2008@163.com

猜你喜欢
介壳若虫杏树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杏树
人工养殖美洲大蠊若虫的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
美洲大蠊幼龄若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介壳虫防治须重视
秋葵患了“皮肤病”
童年的杏树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一棵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