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

2017-08-09 15:43刘淑妮
云南档案 2017年7期

■ 刘淑妮

杨嘉墀: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

■ 刘淑妮

崇尚科学 求真务实宽广胸怀 拼搏奉献

——杨嘉墀

西安交通大学杨嘉墀院士,一个普罗大众很不熟悉的名字,但却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63计划”倡导者之一、自动化与控制技术开创者之一……这位淡泊名利、低调做人的杨先生,一生胸怀祖国,情系九天,为我国空间事业的创立、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交大求索 影响深远 殷殷校情

交通大学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是由当时的清末洋务派官员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从此开启了中国师范、外院、中院、上院包括编印出版在内的新式办学体系,也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拓荒蒙昧的新学先声,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它代表了当时国家最高水平的工科性大学,一贯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电机、土木、航海、铁道等是由其率先办起来的工科专业,被誉为“东方MIT”,如今已发展为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交通大学一直是杨嘉墀心中梦寐以求的大学,一向不甘人后的他把报考这所名牌学府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的序幕就此拉开,恰巧这一天,也是杨嘉墀驶向徐家汇校区参加交通大学考试的时间,考后当得知侵略战争的消息,他心中顿起愤恨之情。同年8月12日,他也参加了同济大学的考试,以备交大没被录取时还有退路,考试还没完全结束就因战火来袭而被迫中止,考场外面枪声、口号声、集令声响成一片。最终聪明好学的他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如愿以偿实现了他的交大梦,四年不同寻常的大学生活,开启了他人生重要的篇章。

1939年杨嘉墀在电机工程系二年级第一学期成绩单

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杨嘉墀操行统计

开学是在隆隆炮声中进行的,由于日寇横行,上海很快沦为乌云压城、风雨飘摇的孤岛,交大徐家汇校区也被日军侵占,然而学校依然矢志不渝,坚持办学,当时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较之前相差甚远,老师们依然发扬交大传统认真执教,严格要求学生,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办了些简易实验室,还借用了震旦大学的实验室,这样实验课只能见缝插针或安排在放学后延时进行,常常做到很晚。每逢做实验时,老师总是要学生先去吃晚饭,自己在实验室啃干面包等学生;还有钟兆林、胡敦复、裘维裕等名师们行云流水、引人入胜的启发式教育方式,以及在艰苦环境下他们依然严谨治学、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和风范,给杨嘉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从此在他心中播下了精勤求学、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治学思想。这四年,在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治学风气的熏陶下,才智过人的杨嘉墀始终怀着学好知识、抗日救国的崇高理想,勤勉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担任班长,并多次获得奖学金,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积极参加各种能提升专业素养的各种活动,那时他就是一个纯粹的无线电爱好者,并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其中就有他的好友朱琪瑶,他们一起参与装配无线电活动,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收音机也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又一工具——交响乐、京剧、抗日新闻等,乐在其中。他与同学们一起成立了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科普杂志——《科学大众》,并担任编辑。这四年,他目睹了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欺辱为所欲为的丑陋行径、日本飞机在上海空中肆意轰炸的场景,以及洋货充斥倾销中国商品市场的情形,这些深深刺痛了血气方刚的杨嘉墀,硝烟化成了他的强国梦。他深而感触到:只有拥有先进的自主的工业技术,中国才会拥有自己的军舰、飞机、火车,才能改变中国人不被欺负、被瞧不起的状况①。炮声中的高考,孤岛中的大学生活,杨嘉墀在这样特殊的艰苦环境下,完成了自己不同寻常的四年。1941年夏,杨嘉墀从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这四年让他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树立了立志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岁月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过多少岁月,在杨嘉墀心中,时时惦记着自己的母校——不忘那曾是自己学习知识、追求理想、确定人生目标的地方。正是因为在母校求学期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那份情,那份意,让他永生不忘。1996年5月13日,杨嘉墀携夫人徐斐和同学朱琪瑶夫妇一起回母校访问,漫步校园,感受母校的变化,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追忆曾经的奋斗与美好,与校领导亲切交谈,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虽已年过古稀,但仍精神矍铄,言谈举止中无不散发着睿智,洋溢着对母校的无限热爱,并走进我校(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寻根问祖,见先父笔迹,喜不自溢。

寻根座谈中,左三为杨嘉墀,左四为朱琪瑶

结缘航天 勤勉耕耘 累累硕果

交大毕业后的杨嘉墀穿越封锁线来到西南联大任助教,后来被中央电工器材厂调走,协助研究无线电载波电话。抗战时期,杨嘉墀时时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发展,并把“科教兴国,科教强国”的思想身体力行到实际工作中,并一以贯之。1945年,勤于钻研的他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载波电话样机,在昆明工业展览会上展出。1947年,他跨洋求索,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着,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了工程科学与应用物理系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扎实的理工基础、极强的动手能力、善于融会贯通,又虚心好学的他,科技创新硕果累累。1950年发明了“杨氏仪器”(即高速电子模拟机和自动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投入生产,后来他把相关办专利、知识产权的费用问题全部委托他的好友——“电脑大王”王安负责。时隔二十年后,因为正值文化大革命特殊时期,王安最后将专利投产所获收入折算成自己生产的“王安电脑”回赠杨嘉墀本人,当时这台电脑对杨嘉墀工作帮助很大,这也成为了他和好友王安之间深厚情谊的一种佳话。1956年,当他听到新中国“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时,胸怀赤子之心的他和家人义无反顾回国,国外优厚的待遇丝毫动摇不了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回国时他还带了一些示波器、电压表、真空管等国内紧缺的一些科研设备。“祖国已经解放了,我们该回去了。你现在正怀孕,行动不便,等孩子生下来,我接下来的模拟机研制刚好搞完,那时就回祖国去”,这是回国前杨老对妻子徐斐所说,质朴语言中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回国后他与航天结缘,从此开启了用自己所学献身于祖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梦想,具有强烈危机感和使命感的他组织研制火箭发动机测量仪表,并多次带队参与核潜艇、原子弹、导弹等秘密试验任务,参与创建了自动化学科,是我国自动化与控制技术专家,参与研制了东方红卫星、中国返回式卫星、科学试验卫星,大胆提出了月球探测、北斗导航应用建议,积极推动卫星的应用,不断提升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科技实力……,成为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开拓者和见证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功勋科学家。1979年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时,他自觉地将自己变成了中外科学交流的一种高效催化剂,曾多次代表国家学术团体出国访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接待来访的各国科技专家,广泛了解国际空间技术的发展动向,使中国空间技术走向世界。每个时期,他总能灵活应对外事工作中的各种难题,被誉为“科技外交明星”。1983-1987年,他连任两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促进卫星通信走向国际合作与应用。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航天生涯中,他甘之如饴,始终以满腔的热情站在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的前沿,把每一次的任务不单看作是一次任务,而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的层面上去思考和完成,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的远见卓识常常出现在国家重大决策中,被誉为战略科学家。

1953年,杨嘉墀与他在美国研制的自动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的合影

提起杨嘉墀院士,不得不提的当然是著名的“863计划”,他的名字已经和其紧密联系在一起。1986年3月3日,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杨嘉墀、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联名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3月5日,邓小平做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经过充分论证,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提出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中的十五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项目以“军民结合,以民为主”为主导。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因在1986年3月提出,“863”计划因此应运而生。此计划意义深远,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国家对这项战略高技术的投入也远远超乎了四位科学家的想象,计划所囊括的重点学科等都开出了累累硕果,大大推动了高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回头再看,“863计划”的重要性更加日益凸显,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2月19日,杨嘉墀获“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面对此荣誉,他却谦逊地认为:“这个计划不是某几个人的计划,是集中了广大科技人员智慧的计划,更重要的是有邓小平这样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1996年3月3日,右起为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陈芳允在“863计划”十周年纪念会议上合影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江泽民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戴在杨嘉墀胸前,从此,他为中国“两弹一星”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两弹一星”的成功,绝非个人或少数人的功劳,它是一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群策群力、前赴后继精神的集中体现。“没什么,没什么,事是大家干的,我赶上了好的时候……”;“争名争当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这是他面对最高荣誉时的超脱和淡然,不会沉浸和陶醉,每次荣誉都是他重新起飞的起点,善于把握机遇,直面挑战,一步步把国家的航天事业推向新阶段。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杨嘉墀佩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因为国家的需要,他经历了多次的“转行”,从电机到应用物理、哲学再到自动化技术和航天领域,每次涉入,他都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他一生精仪表,掌自动,通信息,做人做事皆楷模,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就连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审、写交代的情况从未向家人提起,深处逆境期间也不忘学习研究。进入耄耋之年还依然心系航天,活跃在各种学习场所中,一如既往争分夺秒地阅读、思考。他处事十分低调,不善言辞,但思想的宇宙非常丰富,他的爱人徐斐说:“杨老师永远是三句话合一句话的人,三步并做两步走的人。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他的名言是“少说多做”。他一生甘为人梯,视科技为生命,无怨无悔,不仅把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的今天,也为未来的发展运筹帷幄,制定了发展方向。以他名字所命名的“杨嘉墀星”将永远闪耀在宇宙中,与天地共存,当我们尽享航天技术带给国家及人民生活的便利时,一定不会忘记这位民族大英雄,我们坚信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将在像杨老等这些仁者先贤缔造的精神引领下,勇攀高峰。

杨照德、熊延岭.杨嘉墀院士传记[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4:35-41.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