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档案在校史档案建设中的作用
——以云南财经大学校史档案建设为例

2017-08-09 15:43王星
云南档案 2017年7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校史档案馆

■王星

浅议高校档案在校史档案建设中的作用
——以云南财经大学校史档案建设为例

■王星

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档案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校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等工作进行探究,逐步构建起校史文化与档案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网并结合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的工作实践,对高校档案部门积极承担校史文化的建设责任给予了思考和探析。

档案馆 校史档案 校史文化研究高校

校史是指对学校从建立到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录,它真实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成长轨迹。校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承载了一所学校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对全校师生起到了熏陶及榜样作用。高校档案作为校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真实全面的记录了高校自建校以来在教育、科研、日常管理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及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见证高校发展壮大的一面明镜。高校档案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在高校悠久的办学历史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传承作用。在目前的高校档案工作现状中校史档案的建设愈来愈得到重视,其作用和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为例,深入探讨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档案管理所发挥的价值和作用,借此以推动高校文化建设踏入新的台阶。

一、高校校史档案建设的意义

1.加强校史档案建设是推进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内在灵魂,是学校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重要体现。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史文化有着其他文化所无可比拟的作用。高校档案真实记录了高校在办学历程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丰富的校史资料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提供优良的文献素材。开展校史文化的研究需要丰富的档案材料作为支撑,因此必然要加强对档案部门的馆藏投入,在尊重校史的前提下不断积累新的校史资源。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取得成效,离不开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其价值与目的更是通过不断的研究才更显潜力,因此可以说在档案的建设与发展中丰富馆藏是重中之重。在高校踊跃建设校园文化的今天,不仅要塑造丰富的内涵,对校园文化的传播也应给与一定的重视。文化传播的媒介形式各式各样,而档案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例如,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即是高校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在高校开设“校史文化”选修课,将学校最本真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了解学校发展史之余也向全校同学宣传发扬了高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2.丰富校史文化研究有利于推进高校档案的建设与完善

高校档案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包括建校档案、校史档案、教学档案、人事档案、科研档案等等,涵盖了高校教育、教学、人事、文化、政治工作等多方面的信息,将高校的历史沿革系统地、详细地描绘出来。校史档案是一座有着丰富资源的宝藏库,它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对学校发展史的记述,还应包括对学校科研成果、课堂教学、校园建筑规划、杰出校友所获荣誉等多方面的信息记录,这些与师生密切相关的、富有研究价值的史料一旦被收进高校档案馆中必然会丰富扩大档案资料库,无形中也推动了高校整个档案资源的建设发展。由于开展校史文化研究的丰富资源是由档案机构提供的,因此档案机构研究校史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高校的档案部门也开始着手独立开展校史文化的研究。云南财经大学于2013年成立了校史文化协会,该协会是由校档案馆、校史馆共同牵头成立,主要职责为收集、传播校内外史料,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并以此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例如举办校史演讲大赛、开展校史讲座等。校史文化的研究,提高了校史档案的文化价值,也进一步增强了档案部门工作体系的建设,在提高校史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塑造高校档案馆特色的文化氛围。

二、校史档案建设的要求

1.校史档案的收集

每所高校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建设了校内的档案馆,配备专业的人员从事档案工作。在收集档案的过程中,鉴于种种原因,所收集的档案往往过于复杂或者不满足档案部门的需要。然而,就现阶段的校史档案收集范围而言,还远远达不到校史文化建设的需要,许多档案部门通常将收集工作的重点放在一些珍贵的字面资料或者是声像图片等已经“逝去”的历史。但历史也应该是有情感的,许多历史活动都是人类参与创造的,这些见证过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和他们主动提供的历史资料,往往能够获得不同以往的档案史料和细节描述。

云南财经大学于2013年开始,每年由学校拨款,校档案馆负责编辑出版三部《云财记忆》回忆录,其中的内容主要是收集学校已经退休的教职工和仍然奋战在教学前线的一线教师所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他们以第一人称来叙写文章缅怀在学校度过的青春岁月,通过编写回忆录这样新颖的方式所征集的校史档案会给后辈师生带来一种别具一格的体验,将鲜活的史实呈现在眼前,仿佛学校的变化就发生在昨天。除此之外,档案工作者也可以将社会上有关的校史文献资料收集过来以此来扩充校史档案的范围,多样化的收集方式使校史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2.校史档案的整理

高校档案所收集的资料主要集中记录高校教育、教学、人事、文化以及重大事件的方面,要将这些资料变为校史档案,则需要经过档案工作者和校史工作者的整理。对校史档案的整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对学校的校史文化了如指掌,可以从收集来的校史资料中选取出重要资料,并根据档案的存放管理需要,对校史档案进行系统排列,必要时还需对某些资料进行开发利用。

云南财经大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至2016年共存放了8万余卷档案,校档案馆也对这些档案充分开展史料整理工作,更是于2015年出版了《云南财经大学档案史料汇编》一书,该书突出反映了云财宝贵的校园精神,真实生动的史料对师生起到了熏陶和鼓舞的作用。2011年是在云南财经大学建校60周年,由校档案馆负责策划、编辑、出版了《云南财经大学志》,该书作为此次庆生的“礼物”之一更是获得了多项优秀成果奖。除了撰写出版校志,学校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选取校史档案中的英雄事迹、科研案例、奋发事迹等等编撰成教学素材,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向先辈学习,发奋图强。云南财经大学自从2014年进行教学改革后,就将校史教育纳入新生的课程规划中并规定修满三个学时的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在2015年为了新生入学教育,校档案馆在学校丰富的史书之中提炼出重要校史资料,编写了长达一千多万字的《云南财经大学校史读本》,并于2016出版发行,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校史读本激发他们形成爱校念校的热情和强烈的自豪之心。

3.校史档案的提供利用

校史文化的建设不单是为了保存这一文化财富,更重要的是将校史档案提供给全校师生、文化研究者、社会公众等需要者利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档案服务是档案部门工作的中心任务。因此,在档案馆对校史档案做好整理、编研等工作后,不应该将其置之度外,而是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多种途径开拓发展校史档案的教化育人功能,同时还需为校史档案的需求者给予便捷快速的档案获取和阅览方式。

为了更好的宣传发扬校史文化,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策划建设了一座占地约500平方米的校史展览馆,馆内共分为六块展示区域:历史沿革、师资力量、科研、国际化办学、学子风采、领导关怀。校档案馆致力于将校史馆打造成展示学校历史的教学基地,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校史馆对全校师生开放,并成为了本科生实训基地且纳入学校实验室,积极配合各院系开展教学任务。校史馆还积极开展了许多意义非凡的校史文化活动,如在云南财经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由学校档案馆主办了名为“历史上的校庆”图片展,这次图片展利用时间轴,展选出数百幅自1961年10周年校庆至2011年60周年校庆的珍贵影响资料,不仅向全校师生展现了几代云财人给母校庆生的温馨画面,也从侧面展现出了学校走过的风风雨雨和饱含的精神面貌。为了充分发挥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展示其中的内涵与价值,云南财经大学校史文化协会还成功举办了校史竞赛大赛和校史讲解大赛,对通过比赛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经过系统的培训后,将聘为校史馆讲解员。校史馆旨在通过此类比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

三、加强校史档案建设的对策

1.转变观念,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改革开放的实行,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与政治的对外合作,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愈来愈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他们在高校接受课程学习之余,感受最多的就是学校源远流长的校史文化,他们也同我们一样自然而然地成为校史文化的受众者。丰富悠久的校史文化会伴随着他们在中国的学习生涯,倘若回国,他们也就成了高校校史文化传播至海外最有力的传播者。因此,国内高校应积极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主动担当高校悠久校史文化走出去的创建者,吸引国外人才来华交流学习。云南财经大学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英、美、澳、泰十余所学院建立学分互换的国际化办学机制,创云南省高校教育之先河;云财在引进整合教育资源后,大胆向外输出高校人才,于2013年4月与泰国兰实大学共同建立了“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成为了中国第一所在泰国拥有学历学位教育机构的高校。

2.立足当前,丰富校史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渠道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媒介层出不穷,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在高校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中也应该紧扣时代潮流,加强校史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开拓档案信息资源在新媒体领域的利用空间,有效的扩大校史档案的宣传范围,突破校史文化建设的时间与空间限制。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电脑,高校档案部门若是可以建设一个集图片、视频、声像于一体的可操作性档案馆专题网站,那么必定会成为一个学习传播校史文化的优良平台。例如,云南财经大学利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在校档案馆的官网上构建了一个3D虚拟校史馆,浏览者可通过鼠标滑动屏幕实现360度的多维立体旋转,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校史文化的风采。除此之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云财档案馆还积极开设了“财大兰台”微信公众号和“云财历史文化协会”官方微博,及时将行业热点信息和档案工作第一时间发布给订阅者,实现了档案信息传递的迅速化和便捷化。同时,在技术水平允许的前提下,校档案馆还可以尝试开发设计一款在手机上的移动客户端,在此之上开设校史档案专题,宣传普及校史文化,加强用户与馆际间的互动,让校史文化的宣传工作不再是一板一眼,而是充满活力与趣味性。

3.引进人才,完善档案部门的用人机制

不同于档案部门其他档案工作的开展,校史档案的研究工作对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校史工作者在熟悉档案部门日常工作的基础之上,还要掌握学校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业务能力,能够开展校史的相关研究工作。为了更好的推进校史文化的研究建设,高校内还应该成立专门的校史研究室作为日常的办事机构,并聘用专职的校史研究人员,积极引进年轻一辈的档案工作人员,他们活跃的管理思维和创新的发展理念能够为校史档案的工作发展带来新的火花。同时,学校相关领导在本质上需要对校史档案的研究工作重视起来,不但保证在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投入,还需努力创造条件为校史工作者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逐步塑造一支具有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最后,加强不同馆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整合校史研究工作部门学习他馆的先进经验和创意开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高校校史文化及校史档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王建华,黄义国.档案资源建设与校史文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90-191.

[2]乔云.校史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探究[J].兰台世界,2009(s1):16.

[3]田净.档案管理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档案,2016(1)79-81.

[4]许萍.高校校史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94-95.

[5]何伶.论高校校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D].济南:山东大学,2008.

[6]杨红仙,邹兰.围绕学校文化建设 努力盘活学校档案[J]云南档案,2016(1):8-9.

[7]金荣蓉.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刍议[J].科技展望,2015(31):195.

[8]金灿灿.论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资源建设的互动发展[J].兰台世界,2013(17):91-92.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校史档案馆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王梦媛作品
Analysis on themes of Enemies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沈豪杰、孙占平作品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