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2017-08-09 01:16
新传奇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如今一提工匠精神,大家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工匠精神真的是舶来品吗?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早在2300年前,中国就有了工匠精神。

鲁班被誉为中国工匠鼻祖,而“鲁班锁”代表的是一种“工匠精神”。李克强曾将其作为国礼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其中寄寓着全球最大制造国与最精良制造国深度合作的含义。图为鲁班雕像

从梓庆看中国的工匠精神

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明朝的宋应星没能考中进士,却撰写出《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在《庄子·达生》一书中有关于2300年前中国工匠“梓庆”的精妙阐述。梓庆是鲁国的一位木匠,他用木头雕刻的鐻(jù)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见过的人都觉得精巧到只有鬼神之工才能做得出。

鲁王问梓庆:“这么精妙的东西先生能做出来,有什么奥妙?”梓庆谦逊地说:“我只是一个木匠,哪有什么奥妙呢?只不过在做工前,我不敢耗费精神,静养聚气,让心沉静。斋戒三天,我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我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我已不为外物所动,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选择好质地、外形最与鐻相合的,此时鐻的形象已经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我将全部心血凝聚于此,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用自己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器物精妙似鬼神之工,也许因为这些吧。”

由此,我们可见一位工匠的精神境界与风骨。

1.工匠精神是专注走心、追求极致。每一件作品,若想达到精致和完美,都必须把工作的每个环节做细和做到位。

2.工匠精神是荣辱不惊、忘名忘利。中国古代工匠的忘名忘利,仍是今天整个商业社会需要学习的典范。

3.工匠精神是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舶来品,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

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人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这种制度就是,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制作的产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

据《吕氏春秋·孟冬纪》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也就是说,如果做得不好、不合格,诚信不够,将给予惩处。《秦律》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惩罚规定。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

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以少府为例,工师为手工业作坊的负责人,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还传授技艺,监督工匠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等。检查产品质量,要求“必功致为上”。(。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杆秤制作为例,工匠们相信:每个秤星代表北斗七星、福禄寿等,如果所造的秤亏顾客一两,制秤人就折寿一年。瓷器工匠也是如此,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自丝绸之路开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所生产的匠品,一直都在影响着世界。古代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匠人之国”、“匠品之国”。

知耻后勇,勿忘初心

农耕经济时代,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日本的工匠精神也起源于中国。自唐朝贞观四年开始后的260多年,日本派出十余批、数千名遣唐使在中国学习。大到参照唐朝进行政治、教育改革,再到学习围棋、茶道、花道等生活方式,小到制豆腐、榨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遣唐使们几乎带走了唐朝各行各业的技艺。

中国有2000多年的工匠精神传承史。由于历史原因,在近代,中国的工匠精神没有得到全面的传承。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也使商业伦理问题突显,部分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缺少商业道德,假冒伪劣、粗制滥造时有发生。

在规模化的工业制造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手艺传承更加艰难。未来的中国,无论是工业强国战略下的精工制造,还是对传统匠艺的保护,都更加需要全面传承、发扬中国的工匠精神。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匠人精神固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和魂,坚守民族情怀,传承中华匠心。

(《光明日报》等)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工匠精神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