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蒋介石访印失望而归

2017-08-10 11:36魏云峰
环球时报 2017-08-10
关键词:尼赫鲁甘地蒋介石

魏云峰

印度著名学者、马尼帕尔大学地缘政治系教授纳拉帕特近日拜会中国国民党准主席吴敦义时,提及1942年蒋介石访印的经历,并希望吴敦义“不要忘记印度这位好朋友”。其实,这段历史并不美好。当年蒋介石首次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出访印度,试图调停印度民族独立分子与英国殖民当局的矛盾,最终却失望而归。

肩负双重责任

1942年2月的蒋介石访印之旅,时逢一个特殊时期。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随后横扫东南亚,盟军在亚洲的形势岌岌可危。考虑到牵制日军主力的中国战场的重要性,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最高统帅,标志着中国在远东独立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苦难岁月终于过去。

然而在蒋介石心中,新获得的这个头衔暂时还无法缓解当前战场上的被动。自抗战以来,日本封锁了中国的全部海岸,战时中国要获得军火物资的援助,就必须依靠西南的交通线,由印度和缅甸转至中国。尤其是英属印度,不但有着周边地区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土地面积,而且也紧邻中国西南边疆,是各国援华物资的集散地。此时日军正向缅甸猛扑,兵锋直逼印度。更糟糕的是,印度局势也开始不稳,风雨飘摇的援华物资通道随时可能被切断。

当时为争取民族独立,印度国大党发动了针对英国殖民当局的“不合作运动”,民间也弥漫着反英情绪。日军则乘机宣称“亚洲是亚洲人的”“清除英美殖民势力”等口号迷惑部分印度民众,并在被俘印度籍英军士兵中组织“印度国民军”为其卖命。内外逼迫下,英国被迫答应战后予印度以独立自治,以换取印度在战争中的合作,但国大党则强调先独立而后参战,双方在独立与参战的步骤上僵持不下。

在此情况下,英国破天荒地表示要向中国提供5000万英镑的贷款援助,希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访印,协调英印关系,使印度加入盟国作战。而蒋介石此时也对英国能否控制住南亚局势、抵挡日军的进攻表示怀疑,希望借此与英国商讨战事,保障援华物资的供应通道,同时通过协调英印矛盾,拉近中印关系,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援华物资通道,依然没保障

经过秘密协商后,1942年2月4日晚,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同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等人从重庆起飞,经缅甸腊戍、印度加尔各答,于2月9日飞抵印度首都新德里,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这也是蒋介石作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领导人的第一次出访,可见意义重大。

专机降落在新德里机场后,英国殖民当局对蒋介石的欢迎极为热烈。蒋介石检阅了军队,出席印度总督林利思戈为他举行的盛大宴会,还与英军司令魏菲尔将军举行了一系列军事会谈。

不过蒋介石抵达印度后,最先操心的是中国补给通道事务。蒋介石夫妇在会见孟加拉省省长赫白脱时特别强调,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加尔各答不仅是中国航空公司航线的终点,同时也是援华物资海运的中心,因此要求赫白脱对于中国物资经由加尔各答转运予以全力协助。

在印度访问期间,蒋介石还与驻印英军将领多次会谈,了解印度的军事力量和防卫。他与英军一致认为,日军进攻印度很可能不会沿陆路进攻,但可以用优势的海空军扰乱沿海地区,打击印度士气,使印度民众陷入混乱。不过在日本可能的入侵方向上,他与英军的判断存在明显分歧。再加上在印度期间,蒋介石始终未能与英军司令魏菲尔达成任何协议,他对英国人的无所作为越发感到不满,对中国能否获得经由印度的供应物资也感到担忧,尤其担忧英国将入缅的中国远征军作为牺牲品。

协调英印矛盾,两面不讨好

早在1939年8月,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访问重庆时,就受到蒋介石的热情接待。因此印度各大报纸对蒋介石这次访问寄予希望,普遍认为蒋介石夫妇与尼赫鲁有旧交,或可通过他们之间的友情,以调解当时英印的对立。

对于调解任务,蒋介石也的确是诚意满满,但很快现实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英国殖民当局不但在印度独立问题上毫不退让,反而担心蒋介石与尼赫鲁的友谊,会影响他的中立调解角色。印度总督林利思戈在2月10日的会晤中提醒说:“阁下暨夫人与尼赫鲁的友谊很好,这是印度国民共知的事。如果在民众心目中留有印象,以为阁下此来有如审判官判断是非曲直,并且袒护国民大会,会让我感觉十分为难。”他还委托宋美龄转告蒋介石,如果蒋氏夫妇主动去拜访被软禁的印度“不合作运动”领袖甘地,会导致英国方面在政治上十分尴尬。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打电报给蒋介石,请他不要违背总督的意愿,否则“就可能使我们联合印度参加抗日的共同愿望受到损害”。

蒋介石屈从了这些压力,与甘地的会谈地点改在加尔各答,避免“主动上门拜访”。2月18日,甘地由秘书赛德陪同,与蒋介石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会谈。但两人的谈话进行得并不愉快。蒋介石向甘地建议,“你们动员印度国民参战,与盟军一起打败日本、德国,这样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中国就可为争取印度的独立自由而努力”,“印度参战对本身有益无损,且与推倒英国在印统治权的目的并行不悖”。但甘地坚持“不合作主义”,主张即便日本入侵印度也应采用不合作的方式对待,并对英美高度戒备:“为维护白人的利益,他们是绝不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东方民族的”。

在这次会谈后,蒋介石对甘地的印象也发生改变,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或余热望过度之故,亦未可知。彼受英人统治之苦痛而演成今日铁石心肠,无论任何革命热忱,亦不能转移其忍心之毫末……此乃印度哲学与传统精神所造成,只知忍痛而毫无热忱,实非革命首领之特性。余乃断言印度革命之不易成功也。”

相比之下,倒是尼赫鲁关于“一旦日军入侵,印度人民将协同英军抵抗”的主张,更符合中国长期抗战的战略计划。蒋介石在与尼赫鲁的会谈中,多次建议尼赫鲁在战时接受英国提出的自治领方案。但尼赫鲁依然坚持英国必须立即将政权交还印度国民,让印度独立,然后才能讨论参战的问题。会谈始终在“鸡生蛋,蛋生鸡”这类问题上反复,一直没有进展。

最终无功而返

蒋介石在印度的调停最终无功而返,访问印度的最后一天,即于2月21日,他在加尔各答发表《告印度人民书》。蒋介石在其中重申了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提醒印度国大党“各反侵略国家无不要求印度国民在此新时代中尽其应尽之责任……世界大多数人士皆已同情印度之自由。此种宝贵难得之同情,应特加珍重而使之勿失也”,一方面也要求英国“不待印度人民有任何的要求,从速赋予印度国民以政治上之实权”。

可惜的是,英印都不曾听从蒋介石的劝告,双方谈判终告决裂。蒋介石闻讯后表示:“英人宁让倭寇侵印,而不许印人自由,以为于战后我同盟国胜利时仍可无条件统治印度,此种自私之心,恶劣极矣。”1942年8月8日,国大党通过甘地提出的要求英国退出印度决议,殖民当局随即把甘地和尼赫鲁投入狱中,国大党同英国的关系彻底破裂。▲

猜你喜欢
尼赫鲁甘地蒋介石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甘地为什么不开口
酒瓶上印甘地被“告状”
甘地购物
印度开国元勋尼赫鲁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莫迪想动“尼赫鲁”,辛格急了
我们时代的尼赫鲁
印媒称莫迪冷落尼赫鲁诞辰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