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洛龙

2017-08-11 09:40文丨董世华
遵义 2017年14期
关键词:龙镇古寨仡佬族

文丨 董世华

边城洛龙

文丨 董世华

本文选自《品味遵义》

踏石留印的古栈道遗迹尚在,防匪安民的古碉堡城楼尤存,屯兵秣马的跑马场旧迹依稀,交易典当的丁氏坝上场完好,担力歇脚的龙家铺故事广传,兴傩唱戏的古戏楼宅院斑驳。

古道、古街、古巷、古庙、古寨、古朴的民居建筑和古老的民族文化……向人们展示着道真自治县洛龙镇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自汉以降,特别是明清时期,古真安州和四川两地成千上万的商贾在川黔经贸往来中“歇马歇脚”于此。因此,说洛龙镇是黔北通联巴蜀的窗口和桥头堡,毫不过分。

位于洛龙镇中心的古寨“四合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面积近50亩,是洛龙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仡佬族民居特色,真实地反映了仡佬族近千年来的建筑风格和社会生活状况。

从古镇大门进入深巷,脚踏青石板、手抚雕花栏、眼观转角楼、耳闻闺怨歌,不用导游解说,你已经走神在那穿越时空的“西厢记”中。

古寨由大小“四合院”12个组成。共分为朝门院、座龙院、威福院、洞角院、松竹院、马头院、麻柳院、吴家院、丁家院、曾家院、凤鸣院……院中木雕二龙戏珠、八人分饼、九龙治水、十牛耕地、淑女采桑、木连救母惟妙惟肖,石刻麒麟飞天、双狮驱邪、蟾蜍吞宝形象逼真。

古寨中心的古戏楼是洛龙古镇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戏楼上的戏台、烟馆和茶楼仍保存完好,世代相传的洛龙花灯时常在这里上演。古寨旁,奔泻而出的冷水河绕寨而过。

传统的吊脚楼依河而建,连绵起伏、错落有致。夜阑卧听流水声,仿佛置身于梦里水乡。如今,洛龙镇把古镇建设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既融合现代的仡佬民居元素,又不失古老的建筑风情,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这里,传承了上千年的傩戏精妙绝伦。

打财神、倒划船、跳花灯等曲艺,哭嫁歌、薅草打闹歌、盘歌、情歌、闺怨歌及背力号、开山号、耕田号、十想调、五更调等民歌独具特色。傩戏中的煞铧、上刀梯等尚武场面激励世人强身健体。过血河桥、喝孟婆汤、关花等唱段感化后人忍让求和,鲁班法拖山压、定君法告诫世人作恶必受惩、积德莫行恶,洛龙古傩作为仡佬族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因变化多样、表现独特、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龙镇大塘村是由黔入渝的必经之道,这里有原汁原味的野生平竹笋,有名贵中药材天麻、洛党、玄参以及珍稀植物红豆杉、山尖杉等。这里气候独特,夏季凉风习习,冬季白雪皑皑。由于地处深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桃花山上雪。

大塘的美食文化堪称一绝,被誉为美食的“天堂”,其中“大塘土鸡”以其独特的配方和美味而名扬四方,“人参果炖仙人冒”、“蕨巴烙腊肉”、“洛党鸡”、“大脚菇鸡”、仡佬族油茶、泡粑、斑鸠蛋豆腐等乡土美食也让人赞口不绝。

集古镇风情、民俗文化、特色美食和生态优势于一体的洛龙镇,先后被列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洛龙古建筑群和观音岩古栈道被列为贵州百大新发现。

猜你喜欢
龙镇古寨仡佬族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中心小学作品集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石崆寨览胜
学校您好
今晚妈妈不在家
兴义南龙布依古寨
张家畈新村
绥宁大园古苗寨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