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环境控制对犊牛肺炎发病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2017-08-11 10:28付蔷邓毅民黄新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统计表圈舍犊牛

付蔷,邓毅民,黄新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八师一四三团畜牧兽医站新疆石河子832021;3.新疆畜牧科学院乌鲁木齐830011)

冬季环境控制对犊牛肺炎发病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付蔷1,邓毅民2,黄新3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八师一四三团畜牧兽医站新疆石河子832021;3.新疆畜牧科学院乌鲁木齐830011)

寒冷季节,为了研究环境控制对犊牛肺炎发病情况的影响,提升垦区寒冷季节荷斯坦犊牛育成水平,分别从控制圈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方面进行工作;结果发现,犊牛肺炎平均发病率由控制前的32.78%(372/1135)极显著下降至9.09%(54/594)(P<0.01);犊牛育成率由控制前的68.02%(368/541)显著提高至92.26%(548/594)(P<0.05);90日龄断奶时平均体重平均增加9.2kg(88.6-79.4)。

寒冷季节;环境控制;犊牛肺炎;调查;分析

寒冷季节,环境控制是人通过物理措施的调控,使犊牛圈舍内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参数适合犊牛生理要求,提升犊牛育成率的一种措施。

犊牛肺炎为肺实质的炎症,伴有细支气管和胸膜炎的发生;多起因于支气管炎症;波及细支气管、肺小叶及肺泡,并蔓延至周围组织。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及肺实质具有生理的、生物化学的以及免疫学的综合防御机能,故能防止有害因子侵入而不被损害。低温、高湿和有害气体剧增等因素刺激,可使支气管黏膜和肺泡上皮抵抗能力降低,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提供有利条件,引起犊牛肺炎的发生[1]。

1 调查与材料

1.1 时间和范围

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试验场地选择在石河子垦区的炮台镇、桃花镇、花园镇、钟家庄镇、石总场、安集海镇等6个场镇的6个规模奶牛场进行调查,为了叙述方便,把6个规模奶牛场的6个犊牛舍分别编号为1-6号。

1.2 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舍内环境参数

前述的六个牛场犊牛舍选择依据是其犊牛舍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饲养管理方式相似,犊牛出生时间,出生体重相差无几;随机将1~3号犊牛舍编入实验组,4~6号犊牛舍编入对照组;课题组为了便于取得试验数据,提前在2014年6月,对试验组的三个牛场的犊牛舍进行了外墙保温,圈舍内安装自动燃煤暖风炉,并加强圈舍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对照组犊牛圈舍保持原状,不做任何改动。上述两种牛舍冬季环境情况如下:

试验组:犊牛舍(三个牛场):温度10~15℃,湿度75%~80%,二氧化碳(CO2)浓度980~1 180ppm,硫化氢(H2S)浓度0.81~0.92ppm,氨气(NH3)浓度6.78~7.14ppm。

对照组:犊牛舍(未经改造的三个牛场):温度1~5℃,湿度80%~95%,二氧化碳(CO2)浓度1220~1380ppm,硫化氢(H2S)浓度1.02~1.32ppm,氨气(NH3)浓度10.43~17.16ppm。

1.3 材料与方法

1.3.1 现场记录发病情况根据试验需要设计了《垦区冬季犊牛肺炎发病情况统计表》、《犊牛舍空气有害气体监测数据统计表》等表格,由驻场技术人员不间断填写。

现场调查:课题组现场调查犊牛的饲养、发病、治疗和诊疗日志等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1.3.2 发病情况统计公式犊牛肺炎发病率(%)=犊牛肺炎发病头数/犊牛总数×100%;犊牛育成率(%)=断奶犊牛成活头数/犊牛总数×100%。

1.3.3 使用深圳市沃赛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R70C-NH3在线式氨气检测仪,DR70C-CO2在线式二氧化碳检测仪,DR70C-H2S在线式硫化氢检测仪,深圳市拓普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TP401温湿度表。北京瑞博润丰农业设备有限公司生产RML-5自动燃煤暖风炉。

1.4 统计学方法

将各种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用Descriptive Statistics中的Crosstabs方法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断奶前的饲喂情况

在这个时期的饲喂过程中,精饲料和优质干草自由采食,当精饲料能够采食2kg左右时断奶(见表1)。

表1 断奶前的饲喂情况统计表

2.2 环境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犊牛的肺炎发病情况

2014年12月,采用环境控制措施前的1~3号犊牛舍犊牛和4~6号犊牛舍得犊牛肺炎发病情况(见表2)。2016年12月,分别统计2015年度与本年度采取环境控制的1~3号和没有采取环境控制的4~6号犊牛舍犊牛肺炎发病情况(见表3)。由表2、表3能够看到,1~3号犊牛实施舍环境控制前犊牛肺炎发病率平均为29.12%,环境控制实施后犊牛肺炎发病率平均为9.38%;4~6号犊牛舍两次统计犊牛肺炎发病率分别为36.78%、35.89%;随着饲养环境的改善,犊牛肺炎的发病率显著减少(P<0.01)。这是因为犊牛生活在低温、潮湿、有毒气体超标的圈舍,机体受到较多不良因素的损害,抗病力下降,肺炎发病犊牛数量显著增多。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关正军教授认为,奶牛生长在恶劣环境,造成奶牛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2]。

2.3 三个冬季的犊牛生长至90日龄断奶时,犊牛育成情况(见表4)

通过对圈舍内环境的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低有害气体含量,能够大幅度提升犊牛育成的水平。骆世功[3]老师等在《犊牛肺炎防治》一文中提到,2009年10月底,由于天气突然变冷,加之养殖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呼图壁种牛场32头犊牛发生肺炎,死亡率高达18%。……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使犊牛的成活率由之前的81.2%提高到之后的99.28%;日增重由原来的平均529.72g增另到659.12g,提高24.43%;赵靖教授认为,温室型犊牛舍中犊牛的发病率显著低于传统犊牛舍(P<0.05)[4]。

表2 环境控制前犊牛的肺炎发病情况统计表

表3 发病情况统计表

表4 犊牛育成情况统计表

2.4 90日龄断奶时的犊牛体重情况(见表5)

表5 90日龄断奶时,两组犊牛体重统计表

在出生体重接近的情况下,通过环境控制,试验犊牛组犊牛比对照组犊牛断奶体重平均多出9.2公斤;试验犊牛组犊牛生长良好,个体体重均一;经过分析,两组90日龄断奶犊牛体重差异显著(p<0.05)。李士泽,杨玉英,何晶[5]等老师在《北方寒区环境因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将牛暴露于冷环境下,其干物质消化率降低,研究发现,这可能归因于在冷应激下,饲料通过肠道的速度增加及网胃收缩频率增加所致。MiLLigan L.P(1978)研究也表明在冷暴露期间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和氮的再循环增加,也使小肠中的非蛋白氮增加。

2.5 在试验组选择36头发病犊牛,在对照组选择35头发病犊牛,使用了相同的方法治疗,其治疗结果(见表6)

表6 两组71头犊牛发生肺炎后,使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其治疗情况统计表

试验组有36头犊牛发病,经过治疗35头治愈,1头淘汰;对照组有35头犊牛,21头犊牛治愈,14头淘汰;通过犊牛圈舍环境控制,能够使犊牛生长过程减少不良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降低犊牛肺炎的发病数量,提高犊牛抵抗疾病的能力;即使发生了犊牛肺炎,相同的治疗方案,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

2.6 两组犊牛出生和断奶时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情况(见表7、表8)

表7 犊牛出生时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情况情况统计表

表8 90日龄断奶时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情况情况统计表

两组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数据经过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90日龄断奶时,试验组犊牛与对照组之间,体高差异显著(p<0.05),体斜长与胸围差异极显著(p<0.01)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由表6、表7内的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出生时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等指标是相近的,经过90日龄的生长,两组断奶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等数据出现了显著差异,这是由于犊牛生长在冷环境下,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新陈代谢率下降甚至障碍,机体抵抗力降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生长发育受阻,因而犊牛体尺的各项指标落后。

2.7 两组试验犊牛,370日龄时的体重情况(见表9)

表9 两组370日龄时体重情况统计表

通过分析,370日龄的两组育成牛之间体重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与分析

现代医学认为[6]:病原体、犊牛和圈舍环境三者构成发病生态学。这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极其复杂,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受动物本身抗病力和传染来源与传播媒介数量的影响。因此,集约化规模饲养犊牛,其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犊牛有机体与外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犊牛对外界生态条件均有一定的适应性,当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剧烈或犊牛适应性降低时,就会使其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7]。新疆石河子垦区的冬季比较寒冷,犊牛只能在圈舍内生长发育,而圈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就会直接影响犊牛的健康生长。因此,在低温、高湿、有害气体聚集的圈舍内育成犊牛,会致使犊牛机体抵抗力下降,犊牛肺炎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4 结论

通过环境控制,犊牛肺炎发病率大幅下降,即使发生了犊牛肺炎,相近的治疗方法,临床治愈率也大幅提升。

经过调查发现,在环境得到改善的犊牛舍内生长的犊牛,其体尺生长正常;更应引起重视的是:90日龄断奶时的体重平均相差9.2kg,370日龄育成牛体重平均已经相差至39.8kg,这种结果必然延迟其日后的体成熟及初配年龄。■

[1]肖定汉,主编.奶牛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关正军,王丽丽,梁俊爽,等.大型牛舍冬季温湿度控制方法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第39(9期)

[3]骆世功,等.犊牛肺炎防治[J].新疆畜牧业,2010(10)

[4]赵靖,寒区温室型犊牛舍的设计与冬季应用效果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

[5]李士泽,杨玉英,何晶,等,北方寒区环境因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9(09)

[6]张友春,林飞鹏,等.舍饲奶牛发病生态学在兽医工作中的意义[J].中国奶牛,1997(05)

[7]张玉,张新慧,李跃,等.环境因素对奶牛的影响[J].中国奶牛, 2006(08)

“以花为媒·相约未来”——普莱柯新工艺圆健上市发布会暨“百名博士·千站服务·万里公益行”启动仪式在古都洛阳隆重召开

主办单位: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2017.4.13

普莱柯生物总经理秦德超、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研究员、惠中兽药总经理马随营、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总监党占国博士等出席本次会议。逾500名规模化养猪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见证普莱柯新工艺圆健的问世以及公益项目的启动。

“创新无止境,服务在路上”百名博士·千站服务·万里公益行公益活动是指:

百名博士:以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田克恭博士、遇秀玲博士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在职博士、兼职学术委员会专家、普莱柯猪苗事业部技术服务专家,养殖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兽医技术专家等。

千站服务:普莱柯组织统筹上述专家资源,在养殖密集区开展技术推广会议,深入农场进行技术培训,计划年内完成上千场次的培训服务活动!

万里公益行:伴随千站服务开展的同时,普莱柯将相继举办科技下乡和公益大讲堂,全面提升我国养殖一线技术人员养殖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控水平。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5.052

付蔷,女,汉族,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畜共患病,新秀丽线虫模型方面的研究。

邓毅民,男,汉族,河南淮阳人,专科,主要从事奶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来源:农业科研专项,新疆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计划(编号:2013ny06)《荷斯坦犊牛冬季饲养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统计表圈舍犊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