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2017-08-11 01:29王斯琪
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外婆家母爱外婆

王斯琪

我家是个大家庭,四世同堂,有七十多口人。我家有三位母亲,曾外婆、外婆和妈妈,我家也就有了这世界上最多的爱——三份母爱。

曾外婆·外婆

大年初一,曾外婆和她的子孙们欢聚一堂,在大表姑家吃团圆饭。曾外婆年过九旬,眼睛看不清了,耳朵也不好使了。子孙们都去向曾外婆问好,他们站在曾外婆面前,脸都快要贴到曾外婆的脸上去了,任她细细打量,可她还是认不出来。身旁的人只得大声告诉她,她才会恍然大悟般地笑起来,像个认错人的孩子一样。可是不一会儿,她就把刚才和她说话的人忘了。

饭后,曾外婆也不闲着,乐悠悠地在人群中认人。她连认带猜,认对了就嘘寒问暖一番,认错了则讪讪地笑几声。当她走到我外婆面前时,旁人问她这是谁。曾外婆用她那竹枝似的手紧紧抓着外婆的手,仰起脸,贴得近近的,略有红丝的双眼紧盯着外婆。看了一会儿,她咧开了嘴,笑着说道:“这是俺闺女,俺的亲闺女,我怎么能不认得呢……”曾外婆的话闸子打开了,絮絮叨叨地向众人说外婆从前的事,说外婆从小怎么受苦,怎么懂事,怎么能干……曾外婆说得满脸自豪,外婆被說得泪眼婆娑。

拍合影的时候,曾外婆执意要坐在外婆旁边,拉着外婆的手。

母亲再老,眼睛再不好,也能认得自己的孩子啊!

外婆·妈妈

北方冬天的傍晚,寒风阵阵,天说黑就黑了。

妈妈带着我去外婆家吃晚饭,半路上遇到个熟人,妈妈和她一聊起来就没个完。我在一旁站着又无聊又寒冷。

远远地,有个拿着手电筒的人影慢慢朝这走来。近了,借着那昏黄的灯光,我看清了,是外婆。妈妈也看到了,匆匆与那人告别,快步迎上去,往外婆家走去。

“妈,你怎么来了?”

“饭做好了,我等了你们好一会儿也没来,我怕饭凉了,就来找你们了。”

“天又黑又冷,你在家等就行了。”

“嗯。走这边,那边有个水坑。”

“好,好。”

到了外婆家。南瓜稀饭,自家做的丸子和包子,几盘家常菜。外婆一边给我和妈妈夹菜一边说:“多吃点,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语气里似乎有几分歉疚。

饭后,外婆又拿饼干、花生、瓜子给我和妈妈吃。这些都是过年时子女们送来的,外婆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收着,等她的孩子们来吃。外婆出生于贫苦人家,小时候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外婆有了几个子女,生活依旧不好,她恨不得把吃的都省下来给子女,只是苦了她自己。

该回家了,外婆抓了一大把瓜子、花生给我,又让妈妈拎了一袋菜,还不忘把我爱吃的雪饼也带上。

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天又黑又冷,微弱的手电筒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可是我和妈妈都走得很稳,很稳。

妈妈·我

今年腊月二十六,我们一家开车从苏州往老家赶。由于我的粗心,把放手机的袋子靠在了车门旁,在服务区休息的时候开了门,袋子顺势滑落,丢在了那里。当我察觉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我惊恐地对正在专心开车的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的火气立马就上来了,说我的种种不好。我吓得大哭不止,爸爸还是一个劲地责怪我。我后悔不已,哭得更厉害了。

就在这时,我的右肩突然被轻轻地拍了几下,很轻,很柔。我强忍住哭泣,扭头一看,是妈妈。她温和地看着我,如水的目光中闪烁着宽容与爱怜。她示意我不要再想丢手机的事,也不要把爸爸的气话放在心上,不要老是自责。

我也想这样,可是做不到,只是压低了声音哽咽着,心中依旧阴霾一片。每过一会儿,后座的妈妈都会轻轻地拍几下我的肩,以此来安慰我。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

只有妈妈最懂我啊!

曾外婆、外婆、妈妈,她们都很平凡,很普通,但她们却都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们都是母亲!

(指导老师:吴如厂)

看到题目,第一反应便是——又是写母爱的,不知会不会有新意;再看小标题,三个标题分别代表着三对母女,有点意思;细读文章,发现作者是一位捕捉生活细节的小能手。

文章没有别出心裁的构思,也没有精雕细琢的笔触,有的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一个“执意坐在”女儿身旁,一个“夜里寻女”,还有一个拍肩安慰,三个母亲同一种爱。作者将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生活日常巧妙地安排在了文章里,加上平实真诚的语言,既恰当又让人心头一热、备感温馨。这温暖人心的母爱,没有尽头,也不需理由。(苏沐)

猜你喜欢
外婆家母爱外婆
我在外婆家
外婆
回外婆家过年
去外婆家
外婆
母爱大于天
外婆回来了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外婆家趣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