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区域环境创设研究

2017-08-11 08:18李时英章欣然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户外体育环境创设区域

李时英+章欣然

【摘 要】环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具有一定的暗示功能,对幼儿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与指导作用。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环境也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文章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一幼儿园户外区域的环境创设为例,针对创设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问题,提出户外区域环境的有效实践策略,从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理环境两方面开展,对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104-02

良好的环境创设就像一位无形的教师,能给幼儿无声的引导,让幼儿在环境的暗示下自觉、有序地进行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原则,创设符合幼儿兴趣和发展要求的环境,创造适合幼儿自主游戏、获得自由发展的游戏环境,全面提升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满足幼儿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幼儿的茁壮成长打好基础。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为了适应不同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活动需要,幼儿园设置了不同的区域供幼儿选择。笔者发现,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区域合理创建环境,不仅能促使幼儿增加游戏兴趣、激发体育锻炼热情、提升运动技能,还能促使幼儿更有自觉性,保证户外区域活动在没有教师的时刻指导下也能秩序井然地进行。可见,户外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创设的同时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教师对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户外区域活动环境缺少科学的认识,于是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与研究。

一、户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 环境创设与活动内容缺乏关联性

环境具有导向性,环境的创设要与教育目标一致,以引导幼儿的活动行为朝着教师预设的目标发展。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很少考虑这种关联性,存在一定随意行为,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现成的材料布置区域环境,较少倾听孩子的意见、顾及孩子的想法,不考虑设施设备、活动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安全。尽管各个户外区域各具特色,地面划上线路,还插上各种指示牌,并时常更换,以保持幼儿对区域的新鲜感。但这些措施和活动主题的联系不够紧密,以至于教育目标不明确,环境对幼儿的导向作用不突出,容易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减少创设环境的价值。

2. 区域设置不合理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如果户外体育活动区域的空间设置和布局不合理,就容易导致幼儿间活动的相互干扰,甚至阻碍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很多教师在设置户外区域环境时并没有考虑区域位置、空间大小、对周围环境的要求等因素,导致户外区域活动不能有效开展。此外,大部分区域材料单调而匮乏,教师只能提供幼儿园游戏设施开展活动,忽视了天然、废旧素材的应用,不能滿足所有幼儿的需求。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明显单一,以技能动作训练为主,无法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限制了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户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1. 凝聚多方合力,自主设计环境

环境具有形象性和暗示性的特点,而环境创设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环境暗示中隐性地感知规则。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由幼儿自己决定环境,这样在实际的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能较容易地读懂环境。

(1)区域环境的商讨创设。主要以幼儿自发商议的形式展开,首先幼儿可以就创设哪些户外活动区域、喜欢哪些户外活动等进行讨论,并制订适合幼儿的户外区域类型;接着根据区域类型组织幼儿讨论某些区域中需要增设哪些内容、创设哪些有利于活动的图标等;最后通过幼儿绘制的形式将它呈现出来,或是直接体现于实际行动中。例如,在大班幼儿创设户外区域环境时,教师先组织幼儿一起交流,如喜欢哪些户外体育游戏、想创设哪些户外活动区域等,幼儿纷纷说出自己想玩的活动区域,有的说投掷区,有的说平衡区,有的说钻爬区,等等。但受场地限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幼儿的要求,于是又有下一轮商讨“该如何取舍户外活动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孩子们给了出乎意料的答案:把两个区域结合在一起。考虑到平衡区与钻爬区两种活动的关联性较大,而且对运动空间的要求不高,于是将这两种区域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幼儿需求,又丰富了区域环境。

(2)区域环境的呈现形式。

第一,图示图标。图示图标主要用来指示幼儿活动的方法、活动情节发展的提示、活动注意事项等。利用各种颜色鲜艳、具体形象的图示标志在幼儿活动时对幼儿进行隐性地指导,减少教师讲解和提醒的次数,并减少幼儿之间来自环境的矛盾冲突。例如,在玩“跳袋”的区域活动中,两个孩子因为互相碰撞发生争执,教师组织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注意事项,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A. 不能推人,这样容易摔倒。

B. 两人之间前后要保持一定距离。

C. 眼睛要平视前方,手要握紧跳袋。

事后,孩子们一起绘制表格,以文字图标的形式制作了“跳袋”区域游戏的小贴士,将其贴在了此区域内,作为温馨提示。

第二,音乐暗示。通过不同节奏、不同强度的音乐帮助幼儿有序地开展区域活动,更好进行区域活动的热身及放松整理,促进幼儿活动的开展。例如,幼儿进入区域游戏时,教师会播放幼儿熟悉的、欢快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使幼儿跟随音乐做热身活动。户外区域活动即将结束时,音乐节奏会逐渐变得紧凑,提醒幼儿户外区域活动即将结束,可以收拾、整理器材。最后,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幼儿进行放松运动,舒展身心,结束活动。

2. 拓展多方渠道,自觉运用环境

环境的创设为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但环境的指示性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在活动中执行。

(1)利用三维空间, 凸显区域特点。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它是一种幼儿乐于接受的教育力量。虽然环境不说话,但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有效利用空间环境、积极发挥环境中隐藏的特点,应用区域设置户外运动方法引导幼儿进行锻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锻炼空间。例如,教师规划幼儿园空间时,将幼儿园分为三大空间,第一块空间是幼儿园购置的大型器械设施,有滑滑梯、攀爬架、荡秋千等;第二块空间是幼儿游戏空间,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拍球、跳圈、钻爬等游戏活动,活动场地可以适应幼儿园各类小器材户外活动;第三块空间是沙水游戏,幼儿可以在这块空间进行堆城堡、运沙子等户外游戏,使幼儿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为了使空间环境更加合理、适宜,还应不断开拓新的户外空间区域。

(2)立体开发环境,有效选择内容。立体开发是指地面以上,通过对垂直空间的充分利用,以求取得更大运动效益。为了让运动场地拓展延伸到地面以上的空间,充分挖掘园所建筑墙壁、大树等立体环境,创设运动区域,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培养探险、合作、勇敢等良好品质。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一幼儿园原来的攀爬区由大型设施组合而成,攀爬场地不足,等待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幼儿的攀爬需求。教师利用园内墙面开发立体环境,让攀爬区与墙面有效结合。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选择相对安全的草地与沙地,用轮胎将活动范围围起来,接着利用草地、沙地边上的墙面创设攀爬条件,使幼儿能在此区域锻炼腿部和上肢力量,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

3. 凸显主体地位,营造心理环境

环境创设应使幼儿形成一种良好的规范和秩序,既要给幼儿提供充足、合理的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器材,也要给幼儿创设一种安全、愉悦、温馨的心理环境。

(1)尊重幼儿,平等交流。在活动中,幼儿才是主体,幼儿有选择活动器材的自由,也有选择活动的自由,更有选择活动形式的自由。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幼儿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并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使幼儿更加自主地參与活动。首先,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呈现在幼儿面前,做幼儿的玩伴,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影响幼儿的心理环境;其次,要充分进行师幼互动,平等交流,引导幼儿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最后,教师应该充分鼓励幼儿,给予幼儿正面的评价。既可以是口头评价,也可以是微笑、拥抱等。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

(2)适时调整材料,不断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因受性格、年龄、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能力和兴趣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幼儿的动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随时变换、调整材料。引导幼儿通过一物多玩等形式不断创新游戏,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技能,还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发动家长、幼儿共同制作户外玩具,提高幼儿活动兴趣,提升幼儿活动技能。

三、户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成效分析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环境创设就如同一条“纽带”,将幼儿和户外区域活动这两条平行线有效地连接在了一起。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少了许多的“指示”与“干涉”, 幼儿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组织秩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在教师营造的温馨和谐、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下,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户外活动,活动量增强了,动作技能掌握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体能的发展。

总之,户外区域的环境创设使教师彻底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不再为以前的安全因素揪心,也不再为以前的混乱场面烦恼。如此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活动的组织和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中去,使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充满朝气和生机。

参考文献:

[1] 林远明,叶倩红.小场地,巧利用:户外体育区环境创设新探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11):45-47.

[2] 聂莲.户外体育活动区的环境创设[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3):71-73.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户外体育环境创设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小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教学方法分析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兴趣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指导工作的优化策略探析
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联动的指导策略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