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洁自律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2017-08-11 12:15柴彪
魅力中国 2016年50期
关键词:家风树木党员干部

摘 要:廉洁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党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是保证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首要条件。因而,加强廉洁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廉洁自律 “四个关系”

坚持执政为民、廉洁干事是每个基层党员干部应当坚持的。一个干部成长不易,既有组织的培养,也有个人的努力。一个干部受到查处,不仅组织受损、对个人、对家庭尤其会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所以,各级领导干部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笔者结合在基层党校工作的所见所闻,认为加强廉洁自律重点是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八小时内外的关系。

由于目前上班时间之内各种监督制度比较健全,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较强,但是在八小时以外,监督手段缺乏操作性,监督程序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和“盲点”,导致“八小时以外”成为作风问题的多发、高发的时段。在各级纪委查处的案件中不难发现,很多领导干部所存在的腐败问题大多是“八小时以外”所产生的。比如,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落马”之前在台上言辞“恳切”,正气凛然,“请大家从监督我开始,决不插手任何土地、工程、项目、国有资产、招投标,决不利用自己的权力为亲友、为他人牟取私利,决不追求特权、追求享受”;“落马”之后,人们发现他流连会所、以权谋私,承诺的事没有一件做到,让人大跌眼镜,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八小时以外”自我警醒,虽然说“八小时以外”可以不穿工作服,可以不佩戴标志,但“标志”当在自己心中,要受到职务与相应的道德约束。作为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牢记自己的身份,将相关的“职责”“规范”化为自觉的行动,不要穿伪装,不要带面具,做到“台上台下”都是公仆,“八小时”内外都是公仆!

如何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呢?笔者认为,可通过“三访四调”予以加强督查。“三访”就是上访、下访、家访,“上访”是听取上级主管领导和纪检等职能部门意见,“下访”是了解干部所在单位同事、下属和群众意见,“家访”是深入社区听取邻居群众和家庭成员对干部德的评价。四调,就是进行民意调查,查阅考核对象的获奖记录、银行信用记录、档案记录等,全方位、立体式了解各方面对干部德的反映。

二是正确处理个人作风和家风养成的关系。

好政风离不开好家风,好作风也离不开好家风。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关联着党风政风,它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是透视党风的一个窗口。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出现“后院着火”和“家庭式”腐败。比如苏荣的家族式腐败和国家发改委原主任刘铁男对子女的溺爱。落马的那些“老虎”“苍蝇”用反面典型现身说法,一再证明了好家风的重要性。有的同志作为领导干部,不是明辨是非,厘清公私界线,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意妄为;有的干部家属,不是常敲警钟,而是围绕权力亲情干政,全家同腐,最终锒铛入狱,追悔莫及。中纪委内鬼袁卫华,曾经是家乡的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院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入中央纪委机关工作,曾经参与查办过慕绥新、马向东、武长顺等大案要案,也曾经立功受奖。但袁卫华利用权力承揽工程,多年来,袁卫华利用自己的权力,为其父亲承揽到总金额超过10亿元的工程项目。袁卫华还要求其父订立遗嘱,写明“将家庭财产全部给大儿子袁卫华”。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他的父亲或其他亲戚朋友能提醒他,可能袁卫华就能及时刹车,不会一步步滑向深渊。所以,领导干部要教育好家人,把家风摆正,既是对家人负责,也是干部自我保护,防止漏蹄失足之举。

许多领导干部出事情,跟他生活的家庭有关系,跟他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子女、亲属不严格有关系。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下面四句话:“学以增智,学以立身”;“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俭以养德,德由俭来”;“堂前教子,枕边教妻”。

三是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

树木是森林的组成部分,繁茂的森林离不开健康的树木,两者依存纽带。对于树木和森林的关系,一片优质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再利用,给人类带来生态和财富,有赖于人们对它不遗余力的保护,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有计划地植树造林,特别是有计划的防病治病。

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各级纪委要利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及时治“病树”、拔“烂树”,一方面是给有轻微违纪行为,经教育后可改正者一个转变作风、改过自新的机会,把小的违纪行为从开始就遏制住;另一方面,对于烂到根子的干部要坚决拔掉、彻底铲除。

辩证法告诉我们,全面地看问题,必须把握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防止片面性。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形象地来说明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抓贪腐,不能仅仅盯着一些大权在握的高危岗位,也不能仅仅看到大部分好的就忽略个别“病树”,要用从严治党的尺子来衡量“树木”和“森林”,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做到“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只有这样,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四是正确处理好思想自律和行动守纪的关系。

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很多腐败分子都是“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有的不是不知道贪欲之害,不是没有是非观念,不是没有法纪意识,只不过在理智与欲望的较量中,“眼里”虽然“看得破”,也能意识到危險,但终究由于欲望太盛,结果“肚里”还是“忍不过”,使理智败下阵来,落得个可悲可耻的下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关键是要端正品行操守,在修德律行中增强拒腐防变的“定力”;要在加强理论学习中增强辨别能力,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努力增强自身“免疫力”;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抵御不良欲望诱惑的“忍力”。

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不求静心沉淀累积为政之德,终日浮躁贪求钟鼓馔玉;不求热忱涵养为民务实的“公仆情怀”,却苦心钻营难以示人的“为官之道”。更有甚者,为了一己之迁、一家之利,置群众的利益和呼声于不顾,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竭泽而渔的“政绩工程”、损民扰民的“德政工程”,名曰为民,实则害民,群众怨声四起。他们早已违背了党的宗旨,忘记了人民的恩情。对此,我们必须警钟长鸣。我们常说,金杯银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共产党干部的人生追求,就是要在老百姓心中筑起恒久的丰碑,常怀“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感恩之心,常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以拳拳赤子之心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回溯历史,倾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党人典型灿若星河。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像焦裕禄、杨善洲那样,时刻以一颗感恩组织、感恩人民、感恩社会的心去工作,始终牢记民意不敢违、民怨不可积,心中有民,倾注真情,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才能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官德如风,民德如草。”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以廉洁自律的形象影响群众,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群众,是弘扬社会正气,提高党的执政形象的重要途径。如果党员干部自身不能廉洁自律,就会带头败坏党风、政风、教风、学风。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廉洁自律,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把自身的一言一行规范在中央有关廉洁自律的党规党纪之中,自觉树立公仆意识,经受住“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作者简介

柴彪,工作单位:中共乐平市委党校教务股股长,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邮编: 333300

猜你喜欢
家风树木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树木之最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树木之最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