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功能视角下的跨文化相似性

2017-08-11 21:18杨联迎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言语交际策略

基金项目:淮北师范大学青年科研项目《语用功能视角下的跨文化相似性》,项目编号:2013xq36。

摘 要:对于不同文化的研究,人们往往强调文化间的异同,忽视了文化间的相似性。本文试图以语用功能的视角,从言语交际中避免观点对抗、避免情绪对立、实现气氛和谐等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的相似性,反映中西文化在交际语境中的趋同。

关键词:言语交际;跨文化相似性;策略

作者简介:杨联迎(1977-),男,汉,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为跨文化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2

一、前言

长久以来,对中西文化间的解读往往立足于文化差异性的比较,并以此作为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参考。侧重文化间的差异性研究,忽视文化间相似性的做法,或许在起始阶段的外语教学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较了解中西文化各自的特点,从而较快地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技巧;但是在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中,这种做法阻碍了文化间的互识、互补、互证,割裂了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各个文化间的联系,把不同文化对立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日益广泛,对共存文化的普遍性意义的探讨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于连对‘迂回的探索,首先是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一种解读。但解读中国只是其整个理论活动的一个方面或阶段,而于连所希望的是在解读中国的活动中会引致回归到对自己的根于希腊的文化的研究”(陈来,1999)。于连的“迂回”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对于研究跨文化相似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彭在义、彭兆荣(1986)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东西方文学作品的相似性,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相似性。冯孟钦(1991)在《试论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相似性的解释》一文中从民族学和考古学层面解释了文化相似性。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和多元文化趋势的不可逆转,文化相似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王毓(2006)《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相似性研究》从教育方面探讨了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相似性,认识到文化相似性的普遍价值。吴斌(2009)在《论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似性》中,以法律的视角论述了中西文化的相似性。以上论述,从广义上阐述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似性,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其交际功能更能比较具体地解释不同文化间的相似性。

二、中西方文化在言语交际中的文化相似性

言语交际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它是指不包括以书面文字形式进行的语言交际。言语不同于语言。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他提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体系”,而言语是“人们说的话的总和”。因此,言语交际不等同于语言交际。在言语交际中过程中存在的观点对抗、情绪对立、交际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中西方在策略的采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一)言语交际中避免观点对抗的策略相似性——弱化。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或者多方对客观存在的观念意识、文化习俗、社会性质等要素有目的地加以弱化,逐步减弱其对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干扰,达到实现自身意图的目的。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在其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通过对费恩是否要告发吉姆的心理刻画描写,突出了社会性质在交际中的重大作用:实行奴隶制的国家,告发逃跑的黑人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吉姆的善良无私,一点一点地弱化了社会制度因素在费恩心中的地位。最终,费恩帮助吉姆成为自由人。言语交际中的相同策略也发生在中文小说里,《水浒全传》第二十八回至第三十一回中关于武松和张都监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了在言语交际中,中文同样能够采取弱化身份地位因素,达到避免交际双方因客观存在的冲突因素,引发的交际冲突。

(二)言语交际中避免情绪对立的策略相似性——适度性。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特定心态的开放适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言语交际目标的成功与否。在言语交际的实践中,能够保持心態的适度开放,往往言语交际就易于成功,反之,尽管不至于导致言语交际失败,也会给言语交际的成功增加难度。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小说《高老头》中,成功塑造了付托冷这一人物形象。付托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很强的心理自控能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的心态开放适度,使他事业成功,逢凶化吉。在汉语文学作品中,心态开放适度的比较突出的例子是《三国演义》中“降汉不降曹”的关羽。关羽降曹后,审时度势,适度封闭了自身心态,既能接受曹操礼物,又能为曹操适度出力。这种心态的适度封闭和开放,不仅赢得了曹操的厚待,又赢得了天下人的称赞,可以说是言语交际中最为成功的例子。

(三)言语交际中实现气氛和谐的策略相似性——弱化、调适。

1.弱化。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因其自身构成要素的差异,可以分为相似和对立两类。如果对立的要素同时出现,就会导致冲突发生;反之,则又可能因由谁主导而引发冲突。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言语交际的双方,往往总会有一方(或双方同时)对自身的要素采取弱化处理,达到交际氛围的和谐。例如: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与其丈夫的分手,其主要原因是夫妻双方自身要素的冲突。丈夫因为妻子冒名借债救治自己,认为其行为影响了自己的前程;妻子感到自己和丈夫多年来在家庭中的地位原来是不平等的,人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离家出走。《水浒全传》第十二回,杨志卖刀杀死牛二,是因为牛二泼皮无赖的本相与杨志“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本性冲突,导致杨志一刀杀死牛二,到官府自首。

2.内部调适和外部协调

在言语交际中,伴随着话语交流,双方的心态一般都会逐步显现,并希望或得对方对自己心态要求的适应。然而,立场、态度、情感、理解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异,常会使双方心态的显现发生冲突:有时是一方得到适应的满足,另一方未能得到,有时候是双方均未得到,这时就需要加以协调。莫里哀作品《伪君子》中的玛丽亚娜与其未婚夫法赖尔之间心态冲突的解决,就在于女仆桃丽娜这个外部因素的协调。《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误踢袭人,心中后悔难当。袭人忙说没有什么,以宽慰宝玉。这种情况就属于内部自身的调适。

三、小结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从言语交际功能审视文化间的相似性,有利于文化间的互补,促进文化的自我完善;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母语人们言语交际中的密切联系及营造和谐的交际语境。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2]朗索瓦.于连 杜小真 译. 迂回与进入[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3]顾嘉祖.文化的一般特征:文化的排他性、互补性和自我完善[A].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7—78.

[4]冯孟钦.试论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相似性的解释[J].东南文化,1991(5):15.

[5]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

[6]王毓.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相似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1):77.

[7]吴斌.论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似性[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7.

猜你喜欢
言语交际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运用语境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与言语交际策略分析
主观语境对言语自在表达的影响与制约
关联理论下的语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