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梦世界里的隐士情怀

2017-08-11 04:06章思楠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7期
关键词:梦境

摘 要:《沉沦》里创造的“零余者”形象与五四退潮后的青年的精神状态相呼应,使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造成了一股“郁达夫热”,也被现在的文学爱好者所倾慕,大多数评论者研究的都是其中的忧郁青年形象和作品中流露的弱国子民的强烈情结。笔者在阅读时,却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所打动,郁达夫在《沉沦》中的景物描写占有不少篇幅,并大多由景物牵动小说情节和小说主人公情绪的发展,因此对于景物研究有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沉沦》 自然景物 梦境 古典意蕴

郭东和张玉辉在论文中论到郁达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三种主要基调时,称《沉沦》中的景物都是把自然环境点染得十分神迷朦胧,小说中的人物因此产生一种深深的惧怕感,也因此暗示着小说的主人公最终会被黑暗现实所吞噬。[1]而在笔者看来,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更多的是表现出作者的隐士情怀。郁达夫曾说:“愈是自省,愈觉得自家的无聊,愈是愤怒,而是结果,性格愈变得古怪,愈想干那隱遁的生涯。”在大自然里寻求真善美,使读者被景物的自然情趣所吸引,在如诗如画的艺术天地里惬意自在,这些都是浪漫主义作家的一种写作情怀。因此郁达夫作为一名才子型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性格和气质以及作者在小说自序里所提到的青年忧郁病的解剖无一不影响着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偏爱,郁达夫的喜爱更多是带有出世的色彩。“他近来觉得孤冷的可怜,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寥寥数笔便把主人公的心境描绘出来,即一个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在异国他乡敏感孤寂的青年形象,也奠定了小说的阴郁氛围,这也与作者所要表达的苦闷主题相呼应。而小说中明亮的景物描写则为苦闷暗沉的心境增添了一丝暖色调,并表现出作者极力从自然中寻求安慰与解脱。“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这里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般的开阔洒脱,也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柔情惬意,在现实社会里苦闷不堪,却被南方吹来的如美酒琼浆般的微风所温暖。郁达夫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空灵意境和山水画的泼墨点染手法以及他自身对自然景物的特殊感悟,造就了小说里景物描写的幽深风格。

在小说第二章的开始写到“天气晴朗的时候,他每捧了一本爱读的文字书,跑到人际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贪那孤寂的深味去。在万籁俱寂的瞬间,在天水相映的地方,他看看草木虫鱼,看看白云碧落,便觉得自家是一个孤高傲世的贤人,一个超然独立的隐者”。作者放荡不羁的名士风度和超然旷达的隐士情怀,在这段文字中表露无遗。在第三章,主要是作者回忆在家乡的情境和来日本前的往事,在说到自己上H大学的时候,写到:“他虽然非常喜爱那学校近旁的山水景物,然而他的心里,总有些反抗的意思,因为他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于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心服从的。”向往自然,喜爱自然,就如他自己在小说中所说,他竟变成了一个自然的宠儿,一刻也离不了那天然的野趣了。即便如此,一旦与自由起了冲突,他宁愿放弃他所钟爱的自然,也要追求自由。郁达夫在《沉沦》里的隐士并不是一味消沉逃避的遁世者,而是浅吟低唱的反抗者,他的孑然不群不是孤高自赏,而是带着现代人的自由民主精神。

《沉沦》里的景物描写,有些是作者情绪的外化,有些是牵动小说情节发展,但在笔者看来大多数都是作者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一个如梦如幻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里景物是虚实结合,充满幻境色彩,充满着暗示和象征的意味。作为一个不时自言自语,自卑脆弱,整日在灵与肉的矛盾冲突中自责的忧郁症青年眼中,他所看到的景物与常人自然不同,他徘徊在现实与幻境之中,他身边的花草树木也随之似真似幻。“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的远吠声,悠悠扬扬的传到他的耳膜上来。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这段描写大有海市蜃楼的意境,作者听见犬吠,于是向远方看去,有人家,有炊烟,是如此美好温馨的桃花源,于是他在这个梦里沉迷了许久。下文写到:“他呆呆的看了好久,才被道旁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好像梦到了桃花源里的样子,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现实愁苦不堪,异国他乡满是拒绝和嘲笑,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让他不知所措,精神极度涣散和空虚,而在他自己的梦境里,由这些景物所编织的幻梦给了作者无限的慈母般的关怀。而也只有自然,才有如此的魔力,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这也说明了作者在自然和精神的双重梦境已把自己与外物混为一体了。

而小说中氤氲缭绕的梦境氛围,大多都是其中的景物描写所营造的,为作者的梦境产生制造了环境的可能性,也为小说增添些许朦胧凄清的古典意蕴。在小说第一章的结尾“向四边一看,太阳已经打斜了;太平原的彼岸,西边的地平线上,有一座高山,浮在那里,饱受了一天残照,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不紫不红的颜色来。”这一段描写颇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情画意,倦鸟归巢,在这黄昏时分,岚气朦胧,作者做了一回思乡游子的梦。下文写到他正在那里出神呆看的时候,背后忽然出现的农夫让他不得不把脸上的笑容又改成了忧郁的面色,以免别人看见。在美好的梦境里,他可以无所顾忌地会心微笑,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只能以忧郁面庞来表达对这压抑世界的不满。第四章开始作者一个人从东京乘夜行车去N市的路上,“那一天大约刚是旧历的初三、四的样子,同天鹅绒似的又蓝又紫的天空里,洒满了一天星斗。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却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样子”,这一清幽月色、漫天星斗的描写,为作者孤寂的旅程增添几分清冷。“火车在暗黑的夜气,中间一程一程的进去,那大都市的星星灯火,也一点一点朦胧起来”,在这迷蒙幽暗的夜气中,作者的眼睛湿润了起来,也流起了伶仃的清泪,不上三十分钟他竟被这催眠的车轮声引诱到梦幻的仙境里了。下了火车在去第x高等学校的路上时,“穿过了公园,走在稻田中间的细路上的时候,他看看太阳已经起来了。稻上的露滴,还同明珠似的挂在那里。前面有一从树林,树林阴里,疏疏落落的看得见几橼农舍。有两三条烟囱筒子,突出在农舍的上面,隐隐约约的浮在清晨的空气里。一缕一缕的青烟,同炉香似的在那里浮动,他知道农家已经在那里炊早饭了。”青烟飘浮的农舍景象,与上文作者所说的桃花源的梦境相得益彰,又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和谐静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与“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片刻欢欣喜悦应该也是相同的吧?正如作者下文所说,不与市井小人同处,在风气纯良、清闲雅淡的地方过日子,就像做梦一般。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在酒馆里默默喝干了几杯酒,觉得身上热起来。“又连饮了几杯,他觉得他面前的海景都朦胧起来。西面堤外的那灯台的黑影,长大了许多。一层茫茫的薄雾,把海天融混作了一处。在这一层浑沌不明的薄纱影里,西方那将落不落的太阳,好像在那里惜别的样子。他看了一会,不知道什么缘故,只觉得好笑”,那海面的薄雾,夕阳里的惜别,所营造的愁苦梦境与作者的真实梦境相呼应,在他乡遭受欺辱,内心无限悲愤,大声唱着黄仲则的诗句,便醉倒在了席上。作者的梦里应该汹涌着感伤与愤世两股情感激流,他身上更有着古代落魄书生的影子,浸透着深深的失意和悲哀,用孤独的本能去反抗着社会的束缚。

在自己构筑的幻梦里做一回隐士未尝不是作者的心愿,努力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中寻求一方自然的心灵乐土,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赋予我们的聊以慰藉的精神良方。《沉沦》一度被解读为时代的大我精神,在民族面前伟大的爱国情怀,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精神面貌,而笔者希望对这一景物描写的解读,让更多读者注意到小说中“小我”情怀和充满传统诗词意境的景物描写,从而注意到其更深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

注释:

[1]郭东,张玉辉:《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盐城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章思楠 黑龙江牡丹江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157000)

猜你喜欢
梦境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疫情中的“梦境”
梦境
心语
绝美海滩
盗梦空间
源于童年梦境的诡异世界
梦境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白昼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