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公司“逆袭”

2017-08-12 05:53海问
上海工运 2017年7期
关键词:逆袭职工职业

◎海问

在小公司“逆袭”

◎海问

上海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王海瑛

导语

在呼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小公司遍地开花。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人们择业观念里,大公司一定优于小公司的定论,已变得不再颠扑不破了。诚然,无需人人都挤独木桥式地奔向大公司,以为只有在那里,才是人生的成长高地。相反,开启逆向思维,正视一下小公司不可小觑的发展潜力,或许你的职业之路,又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也可以很强大

海问: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如今大公司所谓的规模效应越来越小,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小公司则越来越强。未来世界上的大公司会逐渐消亡,很多行业都将被小型公司甚至个人商业所统治。对此,你怎么看?

王海瑛:就结论而言,如果说未来各领域的小公司都将完胜大公司,这或许有些过于乐观。但说此话的人,事实上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两方力量正在此消彼长,对这一趋势的判断,我想仍值得深入思考一下。从现在至可预见的未来商业社会,公司难道一定是“人多”才能“势众”吗?

我借用营销学中的4P理论(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来说明问题。“Product”,产品。在过去,我们买东西都爱认准大牌子,因为那意味着品质保证。但现在,人的需求已从基本满足,跃升为对多样性的渴求。好比大街小巷星巴克咖啡店很多,但从东西到空间的装饰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人更愿意选择去一家装修独特,且口味独到的咖啡馆。又比如我朋友圈中好友晒孩子百日宴上的翻糖蛋糕,真是一个比一个漂亮,全由私家烘焙作坊出品,而不是所谓的宜芝多、巴黎贝甜等大品牌。我想说明的重点是,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目标上,大公司并不占优势,且很可能是劣势的。因为求大,就很难做细,恰恰现代人的需求已越来越细分。

“Price”,价格。成本是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在过去大公司的优势明显?因为产品的成本唯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大幅度降低。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已可以实现即使不规模生产,也能有效地控制成本了,这就使得小公司在与大公司的价格博弈中,也并非完败。更何况如果产品可以做到切中细分人群的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愿意用更高价格为此付费的。

“Place”与“Promotion”,渠道与推销。这一点,我想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更深。在过去,如果一项商品不知名,事实上你都不太可能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它无法进入主流的流通领域。无论是小小的烟纸店,还是大卖场,其空间都很有限,店主一定会进那些容易销售的品牌商品。但现在,理论上是无限大的虚拟商店里,无关乎大小品牌,每一个商品都可以有它的位置,在竞争资格上是平等的。推销也是一样,借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诸如打广告等推销模式,也从过去的那种需要大资本投入,到如今甚至可以“亲民”得无需花费一分钱。从这4个维度可以看出,特别是在与民生相关的消费品领域,大公司的既有地位并非不可撼动。

此外,我最近看到过一篇报道,专门讲世界级高科技公司中以小胜大的实例。谷歌公司在只有2000名职工时,就把拥有8万名职工的微软公司打得满地找牙;“脸书”公司只有800名职工时,也把拥有1.5万名职工的谷歌公司折腾得够呛。还有英特尔公司曾以几千职工挑战拥有10万职工的摩托罗拉公司,也是屡战屡胜,后来几百人的ARM公司却又把几万人的英特尔公司挤出了移动终端市场。虽然这些后进者,于今天看来个个都是巨无霸,但在彼时,皆是“蚂蚁胜了大象”的现实版。

海问:你说的这些事实都很让人兴奋,这意味着在择业上,是不是职场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跳脱惯有的大公司思维,一些优质的小公司甚至是小微企业,都能成为我们职业道路上的成长高地。

王海瑛:的确如此。相较于已坐拥市场的大公司,为了立足与发展需要,小公司必须找到新的着力点,才能与大公司分庭抗礼。这就意味着,更多前沿的创新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小型的经济体里,假以时日他们或许就能站在未来的浪潮之巅。刚才说的高科技公司以小胜大的关键原因正在于此。我的不少朋友挥别大公司,投身于创业不久的小公司。就是希望自己在那里,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专业技术、职业能力都能持续地向上提升。在一个行业迭代速度远超我们父辈的时代里,如果自己身处的领域正在逐步萎缩,即便稳居大公司高位,对于有识之士来讲,这种感觉也并不好。

还且不要忘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难道只是在呼唤更多位马云兄的出现,不也是在激励百倍千倍的从业者来共同实践这项国家大计吗?如果没有持续的人才涌入,再有创新实力的公司也难以为继。

当然,前述是对宏观的一种思辨与预判,回归到现实层面,大小公司之争的问题还涉及行业领域,比较复杂。依然有很强的大公司,与很差的小公司。只是我想友情提醒一下,或许被你忽略的另一面。如此,凭借更广阔的视野,去发现适合自己的领域,找到适合的公司。

职业成长新高地

海问:相较于大而全的公司结构,小且精的公司有哪些天然优势?

王海瑛:从HR的专业角度,职工人数是衡量一家企业大小的指标之一。500人以上为大公司,100人以下是小公司,介于两者之间就是中小型公司。人数的多寡在内部管理上是相当不同的。

首先,行政管理可以更加灵活。人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而为了方便管理,对人的约束程度就会越深。相反,类似弹性工时制、在家办公、把爱犬带入办公区域等人性化制度,就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小型经济体里,因为个体需求更容易被照顾到。

其次,运营效率高。小公司的扁平化结构,使得上下级的沟通可以变得简单直接。几场圆桌会议,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即能迅速凝聚共识。而公司越小,越在乎个体的战斗力,这样的环境,易于激发员工的斗志。所以绩效管理对于小公司有时是多余的,职工表现在管理者眼里直接明了。

再次,获得股权分红的机会。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优质的小公司往往会开出更诱人的薪资待遇,在基本工资与绩效奖金的标配之外,给予股权分红。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捆绑,足以激发职工无穷的上进心。

我的一个体会是,当下越年轻的职场人,与老一辈职场人相比,对于一家好公司、一份好工作定义越有新的理解。迥异于后者将荣誉感、安全感托付于组织机构(这可能是不少人偏好大公司的心理因素),80后、90后们更在乎的是在工作中的自我本身。在乎个性能否彰显,看重价值能否实现,介意有没有一个目标一致的同事圈,也希望工作与生活、爱好更好地平衡结合。事实上,小公司的天然优势还是能很好地回应这些需求的。所以我觉得在未来,小公司不再会是许多求职者的次项选择,而会成为首选。

海问:对于那些想去小公司发展事业的人,你还有哪些建议?

王海瑛:7月恰好是毕业季。刚毕业的大学生,该不该找一家小公司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呢?我的思考角度是要看这位毕业生的特质如何,如果他涉世未深,且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定位,我会建议其首选大公司。一般而言,大公司有更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点是小公司不具备的优势。较之后者,他们更愿意慢慢雕琢一块璞玉,看重一个人才的未来性。加之大公司可以提供的平台更大,事实上相当有助于一个从象牙塔走出的新人,完成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而如果他已在学生时代见多识广,历练较深,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想法,那么切中其需求点的小公司或许更合适,因为在那里,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未来的职位晋升也可能更快。

有一类人,其实很适合将发展事业的目光投向小公司。就是那些有过大公司履职经历,或遭逢升职瓶颈,或意外失业的职场人。与其苦苦等待被上级领导拔擢,寻觅与身份相配的另一家大公司offer,不妨将目光投向一些可以发挥自己既有才华与能力的小公司。因为这样的机会可能更多,而甩开对大公司的依恋之后,得以真正重塑的是对自我的安全感与信心。

采访随感

变与不变

与其说本文是在探讨大小公司之争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倒不如讲是在阐述一种认知社会的思维方式。时代始终在变,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观点,因着大前提的改变,已变得不再大概率为真了。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发展的思维方式,或许能更智慧地洞察今天,并预见未来。

那在纷繁的变化之中,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呢?笔者以为,可贵的职业精神就如同锚之于船舶那般,总是起着超越环境的关键影响作用:不懈地抛弃存量、学习新知,不虚度光阴、因循守旧,发挥特长,全情投入。如此,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抑或人工智能何等强大,我们总能在工作中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快乐与成就。

HR支招

如何挑选优质的小公司?

不讳言,主流的择业理念依然是以大公司为优。但别忘了,所有的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成长壮大的。如果你的职业之路也能伴随着一家公司的成长历程,讲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挑选优质小企业的关键在于评估其未来的发展实力,产品是否创新从而填补了市场空缺,经营模式是否顺应经济规律,资金链是否灵活,创业团队成员的资历背景,领导者的执行能力,都应纳入求职者的考量重点。

当然你会问,这些信息如何获得?有一些是因着丰富的阅历,自己可以做出判断,还有一些可以在面试时提问了解,或者通过公司职工内部获得。总之,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便捷的信息沟通方式,这绝非难事。

猜你喜欢
逆袭职工职业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的逆袭大作战
我爱的职业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