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017-08-13 20:40蔡佳诺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生观陶行知德育

蔡佳诺

[摘 要] 陶行知是一位以学生的真正诉求为追求的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他出生于动荡的旧中国,见证了中国落后到进步,他一直以教育救国为信念,旨在以教育带来民主、创造共和、探索和推进中国现代化为目标而奋斗终生。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但是成就斐然,获得了一片赞誉。借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从而引出对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陶行知;中职教育;生活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022-02

中国教育改革十几年,教育体制僵硬、教学体制单一、教育形式古板、考核标准过于片面,导致知识的传导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且过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疏于道德方面、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方,师生之间的互动差。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全面地把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以及课堂的秩序和氛围,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和教育的主体,扼杀了学生创造性,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陶行知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如果学生只被动地灌输知识,那培养出的只能是知识的机器,而缺乏创造精神,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创新精神、科技创新才是振兴中华的唯一路径,而人才的培养就是这一切的重中之重。“十八大”以来,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告诉我们:“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精神,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会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愿景,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放在首位。而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我们在德育的过程当中,往往也是采用比较强势和先入为主的手段和方法来约束学生的行为,然而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出现相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学习,培养自主创造性,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地解决中职教育中德育过程的一系列问题,对于贯彻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的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学校本身是一种社会生活,而且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了生活凭空教育,否则会造成教育与社会的脱节而丧失教育的意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的德育教育如果和社会脱节,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中,也不利于素质的提高,德育也就丧失了意义。陶行知先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探索了八年,经过八年的试验他最终得到了解决的方法就是做到“教学合一”。

“教学合一”指从学校到社会,从书本到生活,从教到做,从被动到自动,从士大夫到群众全方位的教育,寓教于学,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要从整个生活出发,过整个的生活,受整个的教育”。他主张教和学的方法要融会贯通,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一起探索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和灌输。特别要动手去操作去试验,在亲身的试验中感受学习和探索的魅力,进而发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兴趣中,从而更好地学习。德育也是如此,单一枯燥的说教和严苛的管教只会让学生反感,所以德育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教人求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出怎样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在注重教育知行统一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心理上的体验和品德的养成,如何能使学生知行过程达到和谐的统一,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认知是一个简短的过程,但是从认知到行动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对纷繁的世界,学生会思考诸如“我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是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真善美”的人。

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启示:多开设集體活动,培养学生自治

当前社会空前复杂,中职的学生往往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的引导而沾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气,从而行为产生偏差。面对社会或者是学校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往往会有各种困惑和焦虑,并且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都各有不同,所以造成学生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而这种情绪不及时疏导一定程度会形成各种问题,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分析问题、克服困难,认清事情的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教育产生力量,这种力量需要我们教师传给学生,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的集体的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由此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正视问题,从而让其自主做出改变。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改造自身,完善自己。在德育方法中,陶行知先生反对闭门说教,他在育才学校时期就曾经提出,学校的生活和教育是统一的,让学生在劳动生活中接受教育,政治生活中接受政治教育。中职类学校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和社会接触,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易于接受也不会有抵触情绪,这比单纯的说教和严厉的惩罚要好得多。在集体生活中,也要倡导学生自治,即让学生自己治理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道德认识,发展良好品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成长,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更有帮助。

所以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中职学校应多倡导学生自主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的锻炼,如多出去和社会接触,参与社会实践,多组织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操,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社会上的实习单位和现象,同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劳动中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提升,再辅以合理详细的规章制度,使实践制度能制度化,使实践能够长期稳定的坚持下去。

具体的措施有:可以由校委会牵头,学生自己制订学校学生常规和流程,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德育和两操的考核;食堂就餐秩序的维护;宿舍卫生及秩序的治理和評比;成立学生文明礼仪岗,让学生自己组织监督大队对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秩序进行管理,并每月进行汇总和表彰,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表现不佳的给予批评;积极组织各类文体和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如艺术节、文化夜市、体育节、感恩进社区活动等,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去磨炼自己、培养自己;多建立有意义的社团,如创业社、舞蹈社、礼仪社等,让学生在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中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为融入社会做准备;多进行下厂实习、去知名企业参观等活动,提升学生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动力。每月进行一次反馈,在学校的公告栏、校报、升旗仪式上对有进步的、有闪光点的学生及事迹进行表彰,在鼓励中推进学生德育的进步。

在班级中实行“一日班长制”,让班上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几位主要的班级干部对全班进行一天的管理,每天记录班级日志记录自己管理班级的历程。这样能激发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兴趣,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让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困难并从困难中学习,培养他们为人服务的意识、组织管理的意识、全局意识、与人协调的意识、与教师家长沟通的意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往往有很大的提升,每周进行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及时反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磨砺和培养,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班会课和其他德育课上实行“小老师制”。陶行知先生在1939年曾经在上海创立“小先生制”,即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教学。传统的教育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往往效果很差且容易引起中职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学生的反感,反转之后,学生的自主性提升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从旁协助并且一起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前期的准备也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充实自己、发现自己德育方面的不足并作出改变,上课的实际效果也很好,学生的教学虽然稚嫩,但是有各种闪光点和创意的地方,既和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教育目的不谋而合,也更呼应师生平等的时代主题。

其他措施如创设“模拟法庭”等活动,班上出现问题大家一起辩一辩,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正反论辩中更好地反思自己德育中出现的偏差和过失,并及时做出改变,让全班一起监督和指正,全班学生一起进步。

老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这个职业是光辉的也是艰苦的,要求教师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改变,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要求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谆谆善诱的教学方式来引领中职的学生在德育上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在德育教育中施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中职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教师一定要有七个心:一是责任心、二是信仰心、三是善心、四是同理心、五是试验心、六是开辟心、七是坚定心,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技巧,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德育教育者的工作将会开展得更顺利,学生的品德素质也会更上一个台阶,为中国输送有品德、有担当、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的全面繁荣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人生观陶行知德育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人生观(一)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