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关键在教师

2017-08-13 21:41冀俊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幼儿教师鸡蛋

冀俊芳

[摘 要] 幼儿期是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启蒙期。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关键是要提升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执教能力。

[关 键 词]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幼儿教师;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118-02

幼儿期是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启蒙期。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不仅仅是上好幼儿教材《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执教能力。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执教能力提高了,就能够多渠道地组织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丰富幼儿的科学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要提升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执教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教师自身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启蒙。科学启蒙一方面是科学知识的启蒙,另一方面是科学态度的启蒙。而科学态度的启蒙对幼儿一生的影响可能会比知识更重要。科学态度的启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是一种持久的动力。因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及探索精神很重要。打铁先要自身硬,幼儿教师在这方面更要加强修炼。要对大自然和周围社会充满好奇,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喜欢收集身边的新信息、新事情,并喜欢讲给孩子们听。要善于将自己融入幼儿当中,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这样才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用激情去调动孩子,使幼儿产生与教师相应的良好情感与习惯。比如,要教幼儿认识兔子,不能在开始的导语中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兔子”,这样的教学很无趣,最好是满怀好奇和惊喜,面部显出十分惊讶的表情:“哇!真可爱,这是什么小动物呀?我们来仔细看看它。”稍微夸张的表情和语言会感染幼儿,随后,他们的观察会很有耐心、很仔细,并且兴高采烈地把观察到的信息都讲出来。

二、不断充实基础科学知识和经验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复杂而广泛,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来丰富经验、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幼儿科学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三、增强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的意识

(一)要具有未来意识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开创型”和“通用型”人才,幼儿是未来的人才,教师要具有未来意识,即要立足于当前的幼教改革,放眼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在教学中具有预见能力。

(二)要具有现代科学意识

树立现代儿童观,否则,教师落后于时代,培养的儿童也会落伍,今后将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我们通过科学教育,要培养的是幼儿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对幼儿的各种奇异创造行为,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理解接纳的基础上,给幼儿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要培养敢想、敢做的幼儿,幼儿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条框,敢于探索、创新和求异。

四、提升教师幼儿科学教育的执教能力

(一)训练教师敏锐的观察力

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必不可少。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的观察力体现在:仔细观察幼儿认识的对象,观察各个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细微变化,并以此有效地指导幼儿。比如,在一次科学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只会折叠纸张,不能让纸站起来,试了几次后,很多幼儿开始叹气甚至放弃。我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借助辅助材料,结果实验取得成功。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掌握了知识,学会了创造。由此可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对幼儿的科學探索活动十分重要。

(二)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来引导幼儿

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启发性的语言能够启迪幼儿的思维,是实现教育目标、达到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用启发性的语言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用启发性的提问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三)提升教师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1.巧妙设计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幼儿科学活动能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意义,关键要看教师能否巧妙设计。比如,为了让幼儿对力与压强的基础常识感兴趣,我组织了“踩鸡蛋”的活动。鸡蛋虽然脆,但是人的体重分配到每个鸡蛋上,鸡蛋还是可以承受的。另外,利用动量定理踩鸡蛋的动作要很慢,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力与时间的乘积。动作慢可以保证动量的改变量很小,力的作用时间增加,从而有效避免了对鸡蛋产生的较大冲击力,避免了鸡蛋的破裂。当然,给幼儿讲这些物理理论他们是不会懂的。我巧妙设计了踩鸡蛋的活动。我先用4只鸡蛋支撑一个木板,然后慢慢踩上,幼儿一块惊呼:“不能踩!鸡蛋会碎的!”但是,我已踩了上去,鸡蛋并没有破碎。大家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接着,我两手各提起一桶水,鸡蛋还没有破。孩子们觉得很神奇,边鼓掌边说:“老师,你会气功啊。”之后我用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告诉了学生其中的秘密,极大地增强了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多做科学小实验,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发展能力

科学小实验能够帮助幼儿在获得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概念,不仅能积累科学知识,还能发展观察、分类、测量等技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如为了让幼儿明白磁铁能吸铁的道理,我安排了“钓鱼”的游戏类小实验,就是让幼儿用装有磁块的钓鱼竿来钓鱼,游戏用的鱼用铁片、塑料片、纸片等材料做成。幼儿们在一一尝试后发现,只有一种鱼能被钓起,其余的鱼一条也没被钓起。幼儿们很奇怪,满怀疑惑请教老师,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能被吊起的鱼是什么材料做的,从而使幼儿明白了磁铁能吸铁的道理。这个小实验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和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对幼儿来说,科学并不神秘,就在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所以,我们应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渗透。教师要敏锐地觉察幼儿随时出现的探索兴趣和关注的事物,然后抓住有利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的科学启蒙教育。

4.创建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

正因为科学启蒙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幼儿园应注意为幼儿创设科学实验室,多提供让幼儿探索的材料,这远比向幼儿传授知识更重要。科学实验室可分成多个实验区,如动植物标本区、玩水区、电磁区等,并提供丰富的操作实验材料,如指南针、温度计、动物标本、不倒翁、动物平衡器、磁吸玩具青蛙跳、会跳舞的小兔等,还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如纸盒、瓶盖等,让幼儿动手制作小汽车,做好后与同伴推着玩,初步探索圆轮子滚动快,而方形的轮子难以滚动等原理。此外,幼儿园还应多种植花草树木,开小菜园、饲养角,建水池、沙池等,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不断地发现和认知,获取基本的科学知识。

5.利用社会自然资源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服务

幼儿园所在的邻近地区,有很多的社会自然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和生活。如要让幼儿认识“风”等自然现象,在教室里空讲理论是没什么用的,可以带幼儿到户外或邻近的山上去感知。

6.利用现场生成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科学活动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幼儿教材《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科学教育的内容,在选择活动内容和具体操作时,我们要注重设计并不忘利用隨时生成的教育资源。比如,在一次“寻找春天”的户外观察活动中,河边的柳树已长出新芽,嫩黄嫩黄的让人心生喜欢,但幼儿对此仿佛不感兴趣,有七八个孩子都一直讨论河里的水为什么又脏又臭,把其他孩子的注意力也吸引了过去。于是,我因势利导,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马上生成了另一个活动“环保小卫士”,由于是孩子们关心和关注的话题,活动最终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执教能力,当好幼儿探索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幼儿通过幼儿期的科学启蒙教育,真正成为未来科学学习和创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晖.浅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原则[J].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09(10):8-9.

[2]线亚威,刘晓娟.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幼儿教师鸡蛋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神奇的鸡蛋画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