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如何书写“双创”空间大格局?

2017-08-15 00:54邵立春
杭州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下沙产城开发区

文 邵立春

下沙:如何书写“双创”空间大格局?

文 邵立春

杭州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拥江发展”战略,自此开启了“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嬗变。

下沙副城地处钱塘江下游,拥有14公里江岸线。“拥江发展”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全面深化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美丽智慧副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开发区要当“拥江发展、产城融合”的尖兵。

积蓄创新动能打造东部双创高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是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

今年开发区入选了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杭州东部医药港小镇获批省级,浙江省首届创业创新博览会开幕……持续到今年12月底,数十场“双创”活动将在下沙举行。

作为全国唯一集产业园区、高教园区、保税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打造大创小镇、杭州东部医药港小镇、金沙湖中央商务区、综合保税区和东部湾总部基地等“两镇两区一基地”,成为开发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五大主平台。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发区正着力打造“东部人才港”和“东部科技港”,加快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或培养“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及“市521”等领军型人才达11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累计达170余家,其中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36家、产值上亿元的企业7家。

高能级的双创载体,在这里遍地开花。目前,开发区拥有包括2家国家级、6家省级在内的13家众创空间,各类孵化器20余家,加速平台2个,引进团队超过300家,成立企业约200家,形成了集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未来,如果从高空俯瞰“拥江发展”的下沙,将是一幅“一廊两带”的双创空间大格局:“一廊”即中部创新创业走廊,“两带”即北翼创新产业带和南翼创新产业带。

聚焦转型升级产业迈向高端化发展

眼下的杭州东部湾,下沙“制造”正向着下沙“智造”华丽转身,并已掀起工业4.0潮流。

值得关注的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规上产值153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增速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集聚了全球十大医药巨头中的辉瑞、强生、默沙东、礼来等六大药企。

对于发展蓝图,我们已着手谋篇布局:着力打造四个示范区,包括全国区校双创合作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国际化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到2019年,努力实现六个“一流”,包括构筑一批一流平台、集聚一批一流人才、打造一批一流产业、引育一批一流企业、提供一系列一流服务以及建成一批一流配套。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创新创业五大“双百”工程,推动创业创新与实体产业互动共荣、构筑区校双创新模式、产业升级新路径、双创建设新生态,探索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努力实现创业创新与实体产业互动共荣。

深化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拥江发展”正当时,下沙争做“弄潮儿”。我们积极对接“拥江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深化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坚持高水平规划,让城市更有特色。坚持国际视野和一流水准,高标准编制完成分区规划,配合做好钱塘江两岸景观提升规划,强化金沙湖商务区、东部医药港小镇、大创小镇等重点区域、入城口等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充分利用钱塘江、沿江湿地、金沙湖等资源,挖掘大学城、现代工厂等建筑特征,突出“潮”“水”“文”等特色,加快推进沿江湿地公园、慢行绿道等一批景观工程建设,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下沙特色和国际风范。

坚持高标准建设,让城市更有品质。立足建设杭州东部枢纽交通,加快推进艮山快速路下沙段、运河二通道下沙段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地铁1号线延伸机场段、地铁8号线的工程建设相关工作,打通金沙大道等断头路,不断健全内外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等重点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国际学校等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围绕钱塘江两岸城市带等建设,按照“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实现空间资源的整合优化。

坚持高效能管理,让城市更有品位。持续深化城中村改造等环境综合整治十大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试点工作,促进城市治理更加科学高效、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坚持高质量转型,让城市更可持续。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人才集聚为核心、科技金融为支撑,深化开发区与高教园区“两区融合”,加快完善“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平台体系。抢抓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机遇,大力发展“4+1”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大创小镇等重点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开发区双创新空间、发展新亮点、城市新名片。

站在“后峰会、前亚运”的战略机遇窗口,着眼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拥江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六大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产城融合”三大战略,自觉扛起开发区“三次创业”的新使命,努力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引领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

作者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猜你喜欢
下沙产城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杭州下沙
最融合中流击水,从产城融合到产城人一体
不一样的父亲节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对六师五家渠市产城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浅谈华夏幸福产城融合恰逢其时,资本运作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