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睦邻党建”管理新模式

2017-08-15 00:49冯梦珺
党课参考 2017年8期
关键词:两学辖区党校

冯梦珺

探索“睦邻党建”管理新模式

冯梦珺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滩街道党工委将“邻里相亲、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文化理念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探索“睦邻党建”管理新模式,形成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党员齐上阵 互学互促共提高

城中区南滩街道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搭建“睦邻微党校”“家庭小党校”等学习平台,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走进家庭,让党建工作扎根于居民群众中。南山东社区开设睦邻驿站1个、微党校3个、党员睦邻家4个、睦邻党支部1个、文艺社2个,共计11个学教课堂,组织党员开展“睦邻+党员大会、支委会、上党课、党员议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问答、专题讨论”等,积极发动辖区206名居民党员参与“夏都学习·信仰的力量”党员教育手机APP学习答题活动,在各睦邻活动点举办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教老人用手机学习,以最务实的态度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破年龄限制,补齐居民党员教育难的短板。面对新青社区退休党员多、学习活动场所缺乏的困难,南山路50号院的8名党员主动申请在家中成立“家庭小党校”,为辖区党员们学习交流提供场地。“家庭小党校”每月定期开课,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学,带头撰写交流学习心得,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接地气,让大家学有伴儿,聊有地儿,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辖区单位共携手 互惠互赢做服务

“睦邻党建”实现的不是街道或社区“一家独赢”,而是辖区单位与广大居民在服务“一盘棋”中“互惠共赢”。南滩街道不断拓展“睦邻党建”内涵,携手辖区单位,为居民提供方便服务,做实“睦邻党建”。社区示范引领强作为。各社区通过各睦邻活动点,将服务工作做细做小到居民家中。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新青社区制作了“党员闪光图”,将楼院党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及所在楼号公开,让党员亮身份、展形象。根据党员专业特长、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和居住地点划分党员责任区,使得党员责任更加明确,服务更加精准。南山西社区采取“个人+团体”服务群众的形式,组织在职党员、热心居民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制订“服务菜单”,采取上门服务、日常服务、集中服务等形式,开展“关爱自然、爱心浇灌”“联点帮扶”“一线办事”等志愿服务。单位出力出资共谋划。各社区积极与辖区单位联系,争取支持,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管理辖区事务,加强社区治理力量,扩宽社区治理格局。南山东社区依托非公经济党组织伊美物业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服务居民的优势,在该单位成立“党建睦邻驿站”,延伸服务的触角。建新社区在辖区单位的支持下,将龙源叠翠小区的活动室打造为“党员睦邻家”。社区党支部每月在睦邻家组织党员召开例会,建立临时“流动办公室”,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修理楼道灯、补修房屋。对暂时解决不了的事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织好和谐睦邻网 互帮互助邻里亲

南滩街道“睦邻党建”工作机制的建立,使服务型党组织建到小区、楼院,延伸到最基层。街道党建工作由“单打独斗”转变为“携手共建”,由“单线联系”变为“全面推进”,有效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形成居民自治、辖区共治、社会协治的局面,拉近单位与社区、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间的距离,提高大家互帮互助的主动性,增强辖区群众对社区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青社区睦邻党建驿站楼院党支部书记侯魁,得知楼院内有几户居民生活十分困难,主动向社区建言献策,倡议党员捐款帮助邻居解决生活困难,得到居民党员的支持,并将募得的“党员关爱基金”,为生活困难居民购买生活用品。收到生活用品的居民又惊又喜,深深地被邻里的关心所感动。新青社区睦邻驿站开展“情暖冬日·幸福睦邻情,开心包饺子”活动,睦邻驿站的党员、居民们纷纷主动提供食材,大家一起动手,擀皮、和馅,其乐融融。活动期间,街道党工委书记还与居民交流街道的工作情况,仔细询问居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并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年老体弱的困难党员家里,小小的饺子,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关心,传递的是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两学辖区党校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党校人的忠诚
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
辽宁本溪溪湖区:“远教+‘两学一做’”见实效
茂名市老促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