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的相关探究

2017-08-15 08:05彭莉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双高广西研究

彭莉

摘 要:“双高”基地是糖料蔗种植条件改善、生产水平提高以及进厂原料蔗成本降低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全面提高整个广西地区糖业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本文先对基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基地建设,谈下一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高基地;广西;糖料蔗;研究

2017年1月9日,从广西自治区政府召开的关于区直单位年终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本区农业以及农村发展稳中有进,为“十三五”创造了良好的开局。全区启动创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达到了959个,其中新增数量796个;尤其是新增“双高”糖料蔗基地100万亩,其中已建成“双高”基地亩产7吨以上,甘蔗糖分高达14%。

一、双高基地及其建设现状分析

较之于传统的种植农作物,糖料蔗“双高”种植面积不大扩大,而且产值也大幅度提高。比如,传统种植农作物每亩成本2415元以上,产值只有2200元,收支或持平或亏损:对于糖料蔗而言,实现“双高”种植以后每亩成本仅为2325元,而每亩产值可达3520元。“双高”基础上的原料蔗,每亩成本290元,与国际产糖大国每亩生产成本基本持平。实践中可以看到,配额内的原糖进口关税是15%,而配额外原糖的进口关税高达50%,再将运费计算在内,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其在国内市场上夺回主导地位。

目前,整个广西省糖料蔗“双高”基地小块并大块面积超过了28万亩,其中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分别为18万亩和16万亩。同时,各地区都申请了以奖代补的土地整治资金,全区范围内已经划拨到个市的奖补资金共计6.83亿元。基地良种良法建设过程中,以新台糖22号等优良品种为主,多数地块深耕深松,其中专业地块种植行距为1.2米,甚至更大。全区范围内大约三分之一的50万亩糖料蔗“双高”地块,均采用良种良法进行种植和管理。对于糖料蔗农机化建设而言,生产机械化实现了土地深耕深松以及机械化种植,本区内的作业面积超过了20万亩;利用中型培土机进行中耕培土,整个作业面积超过了23.7万亩。总之,50万亩面积的“双高”基地建设,实现糖料蔗的种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以及生产机械化。

二、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的,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以下从生产成本、土地流转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地建设机械化成本高。调查发现,整个广西地区的糖料生产机械化程度不够,很多地区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机械化采收技术滞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种植户收入低。之所以会出现农机普及率低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机采购补贴不足。根据政策,农机补贴率是30%,甘蔗种植机的市场价大约20万元,而收割机的价格更高,比如一台凯斯A4000市场价160万元,而凯斯A7000型号的市场售价500万元。如此大的花费,是多数农民无法承担的。然而,糖料蔗种植与农机服务公司,均不在农机采购补贴对象范围之内,不享受优惠补贴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无制约了广西糖料蔗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

2.蔗区土地流转不畅。对于广西蔗区而言,以丘陵地带和相对零散地块居多,而且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滞后,全区范围灌溉条件良好的蔗区仅占15%,种植条件差。蔗区大部分土地由农民自主经营,而且地块分散,多为坡地,机械化作业面积不到40%。自前期的种植、管理,到最后的采收,以人力为主,很少使用农机,机械采收面积不到5%。在土地流转式过程中,尤其是大户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投入困难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土地租赁资金较高,流转后需一次性给农民支付多年的租金,加之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无法抵押贷款,严重阻碍了蔗区规模化生产经营。

三、加强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強基地建设,实现甘蔗增产、种植户增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现有的蔗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筹划。从实践来看,虽然目前全面打破广西传统蔗区划分难度比较大,但是可尝试着对蔗区调整试点。第一,调整种植面积。优势区域建议适当增加甘蔗种植面积,而次优势地区调减种植面积,对于非优势地区则应当退出甘蔗种植。以制糖造糖企业为中心,运输半径大于40千米者,应当适当调减种植面积。经济较发达,而且有发展高效种养条件者,建议逐步退出种植生产,并逐步向优势县、乡、村集中。第二,建立健全糖企强制退出制度。对于部分白条收购或者拖欠蔗款、亏损严重的糖厂,应当出台评估标准和规范,不良糖企应当进行限期整改,尤其是对于那些拖欠蔗款者,需限期补足;如果逾期不整改,则可采用法律手段强制其合并、出售或者重组。第三,设调整试点。建议选取两个矛盾突出的蔗区,并在积极性比较高的地区作为调整试点。对本地区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在种植户自愿基础上,组织开展合同式的流转试点。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流转基本原则和规范,以政府指导为抓手,产能不足企业向过剩企业流转,距离蔗区相对较远的制糖企业向近距离企业流转。立足实际,建立蔗区调整机制,比如试点市县(区)制定“双高”基地建设方案。制糖企业在政府主持下与调整区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为其以15至20年为宜,现有制糖企业可优先投资。

2.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全面推进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第一,在本地选择典型的蔗区作为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研究实验中心。与五菱、柳钢等机械生产企业加强合作,积极开发适用本地情况的小型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同时,还要进行全程机械化生产,积极引进和适用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重点应用大中型切段式糖料蔗联合收割机,推广适应性强、性能良好以及可靠性好的耕作机械设备。第二,在农机采购补贴资金上,应当逐渐倾斜于新型的甘蔗机械,对新型甘蔗机械设备采购累加补贴超过70%。第三,落实专项资金,做好甘蔗机应用补贴试点工作。充分调动服务组织积极性,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甘蔗机械设备作业补贴试点,对服务组织按其实际作业量给予20至30元的补贴。实践中,还要鼓励和积极引导农机专业组织的成立,以市场运作为导向,大力发展甘蔗种植、管理和采收机械化服务,最后全面推广应用机械化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蔗糖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是优势产业。建立“双高”基地,实行规模化经营、种植良种化以及耕作机械化,这是实现广西糖料蔗种植和糖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全跃,周海涛.南糖公司、凯利公司在武鸣县实施“双加双带”新模式推动“双高”新发展的调查报告[J].广西糖业,2015(03).

[2]岳振飞,孔祥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四个导向与实现路径[J].学习论坛,2015(07).

[3]钮公藩.打破蔗区区划管理和取消甘蔗统一定价将会给广西糖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后果[J].广西糖业,2015(05).

猜你喜欢
双高广西研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