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3414肥效试验对产量的影响初探

2017-08-15 22:11田德远陈进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肥效红薯试验

田德远 陈进

摘 要:在田间通过试验探索氮磷钾对红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红薯栽培中,合理配用氮磷钾数量,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损失,提高红薯的产量,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对红薯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薯; 肥效; 试验

我县生态环境适于红薯生长,红薯成为我县牲猪养殖的主饲料,种植面积大,分布面广,基于红薯产业的重要性和为生产者带来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此,在革勒车镇布置了1个红薯 “3414”肥效试验,为下一步建立适合全县各乡镇区域特点的红薯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积累基础资料。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点基本情况

选择在革勒车镇土家寨村5组胡胜辉的责任地,试验地坐标:东经109°15′59.91″,北纬29°36′36.36″,海拔768m,质地中壤。

2.供试材料

红薯肥效试验采用 “商薯19”品种, 行距×株距=50cm×25cm,每亩4848窝;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普钙(含P2O5 12%),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50%),3月29日播种,当年10月27日分小区收获。

3.“3414”试验设计

二、 结果与分析

1.产量结果分析

从各处理产量得出,与不施肥对照(N0P0K0)相比,施用不同氮、磷、钾肥料的处理红薯产量都有增加,增产量为291 kg/667m2~1988kg/667m2,增产率为16.44 %~112.33 %,说明红薯增产量离不开肥料。其中,N2P2K2处理产量最高,比不施肥处理增产1988kg/667m2,增幅达112.33%,其它不同氮、磷、钾组合的红薯产量增加幅度不尽相同,因此合理控制肥料用量与比例,是提高红薯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2.氮、磷、钾肥的产量效应与经济效应

根据红薯产量结果,结合各小区氮、磷、钾肥料用量,分别分析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分析中,按当年肥料的市场价:尿素(含N 46%)2.0 元/kg,折合N价格4.35 元/kg;普钙(含P2O5 12%)1.0元/kg,折合P2O5价格8.33元/kg;硫酸钾(含K2O50%)3.6 元/kg,折合K2O价格7.20元/kg。鲜红薯收购价格为0.74元/kg。

3.肥料效应模型与推荐施肥量

根据产量,分别拟合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计算最高产量时的氮、磷、钾施肥量,根据红薯及肥料价格,计算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氮、磷、钾施肥量。

(1) 三元二次肥效模型与推荐施肥量。

利用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对“3414”试验产量与N、P2O5、K2O用量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的方程为:

y = 1760.4442+109.9849N +158.0915P -0.6666K-3.7578N2 -47.4654P2

-0.409K2+8.6273NP-3.1551NK+16.1059PK

肥料效应函数方差分析结果,方程(回归系数0.88204)拟合度未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该肥料效应函数不符合典型的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模型。

根据回归方程及边际效益方程,求解得出红薯最高产量时的N、P2O5、K2O施用量及最佳经济施肥量。根据三元二次肥效模型拟和结果,红薯的最高理论产量与最佳经济效益理论产量都没有接近试验中处理6的实际产量,因此相应的施肥量对生产实践没有指导作用。

(2) 一元二次肥效模型与推荐施肥量。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分别对产量与N、P2O5、K2O用量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方程见表2。

根据表2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及边际效益方程,可分别求解得出红薯最高产量时的氮、磷、钾施用量及最佳经济施肥量(表3)。当N、P2O5、K2O用量分别为13.13kg/667m2、5.25kg/667m2、17.82 kg/667m2时,紅薯达最高理论产量分别为3358.5kg/667m2、3229.1kg/667m2、3714.0kg/667m2;N、P2O5、K2O用量分别为12.65kg/667m2、5.13kg/667m2、16.74kg/667m2时,红薯达经济最佳理论产量分别为3357.1kg/667m2、3228.5kg/667m2、3708.8kg/667m2。N、P2O5、K2O量与其相应产量拟合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均为负值,拟合度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且相应的计算值接近实际最高产量水平,因此推荐施肥量对当地红薯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三、结语

通过3414试验统计回归分析,结合红薯最高产量氮磷钾肥料用量和最佳经济效益肥料用量,考虑到产出和投入的价格,在红薯农业生产中,建议施纯氮12.5~13.5kg/667m2、五氧化二磷5.0~5.5kg/667m2、氧化钾16.5~18.0kg/667m2,减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雪佳,最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指导与监督管理及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实务全书[M].陕西: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10).

[2]农业部 种植业管理司,2009土壤土质检测分析与肥料配方施肥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09.

[3] 丁亨虎 周家源 廖柏平等,淤沙平地红薯 3414 肥料效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3):82-84.

作者简介:田德远(1967-),男,土家族,湖北来凤人,农艺师,长期从事土壤肥料技术研究及农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肥效红薯试验
我挖到了大红薯
CS95
i6
驭胜S330
有趣的挖红薯
红薯的滋味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