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下“大比武” 脱贫攻坚战犹酣

2017-08-16 09:33李才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7年30期
关键词:大比武民心贫困户

文/图_李才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梵净山下“大比武” 脱贫攻坚战犹酣

文/图_李才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江口县紧扣贵州省、铜仁市第三次脱贫攻坚推进大会部署要求,研究制定了脱贫攻坚“大比武”实施方案,全县各级各部门在脱贫攻坚中比干部作风、比路径方法、比责任担当、比精神状态和群众获得感。

骄阳如火的7月,走进梵净山下的江口县,满目青山绿水,处处生机盎然。一个个危房改造项目,让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村民把幸福写在了脸上;改房、改水、改厕、改灶,一场村寨“美容”行动在一个个山村悄然进行;一条条通村通组公路好似玉带镶嵌在高山峻岭间;一个个产业园区正释放集聚效应,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这是江口县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带来的喜人变化,也是全县党员干部群众以敢想敢干、攻坚拔寨的气魄,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鼓足干劲、加压奋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的真实写照。

落实责任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科学谋划、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扶贫放在心上, 起袖子加油干。只有这样,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江口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云说。

江口紧扣贵州省、铜仁市第三次脱贫攻坚推进大会部署要求,研究制定了脱贫攻坚“大比武”实施方案,以“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机遇、最大的事业”为基本定位和引领,按照“最有力的领导机制、最务实的扶贫干部队伍、最给力的政策支持保障、最严格的考核督查措施”的根本要求,深入推进全县各级各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开展“比干部作风、比路径方法、比责任担当、比精神状态和群众获得感”活动。

不仅如此,该县还明确县、乡、村各级责任,充分发挥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作用,财政、交通、金融、水务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同时,将脱贫攻坚纳入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加大指标权重,层层建立脱贫攻坚“军令状”管理考核体系并严格督查考核,使扶贫主体责任成为“高压线”,确保“人员配备到位、政策执行到位、资金投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目前,江口各联建帮扶部门及各级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1.8万余人次,谋划产业发展思路910多个,制定贫困户因户施策帮扶措施8780余条,撰写蹲点调研报告2800余份。

挂图作战力促脱贫攻坚强势推进

走进江口县怒溪镇梵星村脱贫攻坚“作战室”,墙上挂着的脱贫攻坚“作战图”格外显眼,脱贫计划、实施内容、工作任务、完成时限等情况一目了然。

“通过‘挂图作战’的方式,使脱贫攻坚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大家都明白要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候干完,工作起来很有干劲。”梵星村党支部书记严鸿江说。

江口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总体目标、阶段任务、年度计划、具体措施,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措施上墙、内容上墙、目标上墙、时限上墙……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任务,精准明确帮扶谁、谁帮扶、怎么扶,确保扶贫工作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做到图表上墙,挂图作战,任务到户,责任到人,一步一个脚印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为了让“作战图”变成“实景图”,该县制定了《江口县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专门组建“督战队”,及时分析和解决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挂图作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列出任务、目标、责任分解表,建立整改台账,进行销号整改、限时整改,确保不偏离目标任务。

江口县凯德街道周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角。

“通过‘挂图作战’,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决心和热情,干部作风、干群关系等软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江口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民心党建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问题,要用改革的方法、创新的思维去破解……”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党总支书记杨再练认为。

面对残疾人多、脱贫致富难的实际,鱼良溪村大胆探索实践,采取“民心党建+信合+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残疾人)”模式,创办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生态养殖基地——“ 馨家园”,让村里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在同步小康路上不掉队不落伍,成为“党建带残建”的成功创新案例。

鱼良溪村仅仅是江口县运用改革创新解决脱贫攻坚难题的一个缩影。该县以“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创新推行以“组织亮等次、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标准、承诺亮内容、考评亮实绩、工作亮廉洁”为内容的“六亮”工程,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民心党建”品牌化、村干部报酬规范化、乡村治理模式化、村集体经济实体化、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研究定期化“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民心党建+”的链式思维,将党建工作与“精扶贷”(特惠贷)工程、信用工程、村村通工程、5个100工程、“蒲公英”工程及金惠工程等有机结合,有效拓展了金融精准服务脱贫攻坚。

全县创建“民心党建+信合+”助推脱贫服务站101个,为13661户贫困户建立经济信息档案,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483户,实现脱贫仍享受政策群众5178户,建档率达100%,评级授信9765户,评级率71.48%,授信金额达30675万元。

同时,以“民心党建+信合+”为抓手,采取“民心党建+村级集体经济”“民心党建+金融脱贫”等多种模式,打造致富“联合体”,延伸致富产业链。2016年累计投放“特惠贷(精准扶贫)”贷款1946户9582万元,其中“精扶贷”1149户5124万元,支持村级集体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贫困户”)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贫困户”)8个、企业(“公司+贫困户”)24个,多维度、多渠道带动2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发展致富,完成目标任务的128%。

事实证明,筑实“民心党建”工程基础,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动力;而“三社融合”,则壮大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潜力较大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优先提供服务,股金社优先提供融资,有效解决村级合作社发展资金难题,实现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资金合作,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春晖社”搭建起家乡与在外游子的信息沟通平台,与“雁归工程”数据库有机结合,建立“春晖”人才信息库。同时,积极搭建产业项目平台、人才技术平台、文化传承平台,引导和鼓励外出乡友回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

“截至目前,江口县设立信合助农村村通服务点75个,办理金融业务185621笔,累计交易金额达5635.5万元。创建信用乡镇9个、信用村88个,评定新用户43780户,其中贫困户9765户。打通了‘民心党建+信合+’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说,‘民心党建+信合+’帮助农民鼓起了腰包,坚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江口县委副书记罗时跃说。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猜你喜欢
大比武民心贫困户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想多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大比武”有助乡村大发展
全国冠军赛重启体能大比武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代表连民心 绘出新画卷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