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兴起 古寨群众过上新生活

2017-08-16 09:33刘建梅
当代贵州 2017年30期
关键词:务川仡佬族古寨

文_刘建梅

旅游业兴起 古寨群众过上新生活

文_刘建梅

打旅游牌、吃旅游饭,务川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依托旅游业发展,群众过上了幸福新生活,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5000多元。

“汉砖”青瓦、柳丝高墙,迷宫般的石头古巷、精致的镂空雕刻、轩昂的申佑祠堂、神秘的宝王塑像……务川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龙潭古寨以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建筑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依托旅游业发展,龙潭村群众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龙潭村距务川县城12公里,其龙潭古寨古名“火炭垭”,是仡佬族发源地,已有700多年历史,被列为全省20个民族文化重点保护建设村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仡佬族文化保护村寨。

近年来,务川强力实施“文旅引领”发展战略,打造“仡佬之源·乐活务川”文旅品牌,构建“快旅慢游”体系,先后投入5亿多元资金将龙潭村打造为旅游核心景区。

龙潭村变美了,100多个项目纷纷落地,联户路通到家家户户,智慧旅游大数据遍布每个角落,灯光照亮景区夜空,绿化工程让景区变成了四季花海,生机盎然。

龙潭村变热闹了,背包客、摄影爱好者、文学爱好者、诗人、作家、旅游爱好者纷至沓来。他们穿梭在斑驳的石板路上,或轻轻扣响百年老宅木门聆听久远岁月足音,或记录某院的故事,或拍摄朝阳中的洪渡河风光……

一大早,寨老申福进一家忙开了,头天晚上有10多个重庆客人来到他家,希望在第二天能感受仡佬族的礼仪三 台。为了让远方的客人感受到仡佬族人的热情,申福进起床后立即给客人准备了仡佬族豆浆粉,随后叫上客人一起打糍粑、舂米、推磨,体验三 台的筹备过程。

“现在进入旺季了,每天接待二三十桌客人,直到10月后才进入淡季。”申福进满脸的喜悦。

旅游火了,人气旺了,老百姓的思想也更活络了。龙潭村前寨组的曾治修老人是制作仡佬族手工艺品的能手,去年6月,一位重庆游客买了他做的几双草鞋,感觉在夏天穿起特别舒服。随后,这位游客打电话让曾治修再做几双让他拿去送朋友。这笔买卖让曾治修的思路一下打开,决定专职加工草鞋、篾鸡蛋、草登卖给游客。草登30元一个,草鞋50元一双,篾鸡蛋10元一个,年底老人一盘算,仅出售手工艺品就收入1万多元。

打旅游牌、吃旅游饭,龙潭村共有4个组3100多人,其中2个组在核心景区。全村从事餐饮业的农户有40多家、运输业的有12家,其他的村民或在餐馆工地务工,或当保洁员,纷纷实现就业。

“龙潭村成为小康村了!”村主任邹林书介绍,依托旅游业发展,去年龙潭村人均收入达到15000多元。

(作者单位 / 务川自治县外宣中心责任编辑 / 哈文丽)

龙潭村龙潭古寨一角。(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郑德忠 / 摄)

猜你喜欢
务川仡佬族古寨
石崆寨览胜
兴义南龙布依古寨
张家畈新村
绥宁大园古苗寨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打造山水园林城
“骑在羊背上的务川”
乐活务川厚积薄发
贵州省仡佬族音乐及音乐结构旋律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