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松元彝族太平花灯简析

2017-08-17 09:11玉溪市澄江县文化馆
民族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花灯太平彝族

■缪 敏(玉溪市澄江县文化馆)

澄江松元彝族太平花灯简析

■缪 敏(玉溪市澄江县文化馆)

澄江县松元村坐落在距县城20余公里的东山上,其行政区划辖属澄江县海口镇松元村民委员会。松元村彝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属彝族“六组分支”。他称白彝,自称聂苏,清代以前又称“白罗罗”。松元村境内山峦起伏,绵延不断,松青竹翠,桃红梨白,东面与南盘江相望,南临海口河,西接抚仙湖。松元村现有总人口586人,其中男321人、女265人,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寨,本民族内仍保持用彝语对话,文字已经失传。全村耕地总面积1058.4亩,其中水田79.2亩、旱地979.2亩。主产苞谷、烤烟、小麦、菜豌豆和少量稻谷、蚕豆,经济林、果木林和畜牧业比较发达,其中又以云南松著称。通往县城的公路为碎石和毛路混合。生产方式以机耕和传统牛耕相结合。寨内砖房鳞次,村民经济殷实、生活时尚。而就在这个紧跟时代的彝村,现还保留着100多年前的民间艺术——太平花灯。

■太平花灯的由来及传承方式

据松元太平花灯艺人李国贞讲,一年终结和新春伊始之际,村里都要演唱花灯,以示祈求平安、牛马兴旺、五谷丰登,故称太平花灯。也有说是出于太平天国末期汉族地区流行的太平花灯。太平花灯传入松元彝族村的具体时间不详,据当地老辈艺人讲,松元太平花灯最初还是从汉族地区传入,大约在清嘉庆年(1796~1820年)间,是请十几公里外,一个叫旧村(后迁到甸朵)的汉族师傅来教授的,据世传花灯艺人张繁盛(第四代,72岁)、李高德(第三代,74岁)的祖辈推断,松元太平花灯的传入沿袭至今,大约也在150年。

松元太平花灯的传承,主要是父子相传,至今也没有向妇女传授。其中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最初教灯的祖师爷是一位女师傅,长期以来把她奉为灯神,为了尊敬她,故而女的不能扮灯;第二种说法是,姑娘迟早要嫁出去,教会了又走了,班子凑不齐人。其实,听老艺人讲,太平花灯的灯神供在本村上寺,以前女的不准入内,怕亵渎神灵,给村寨带来不幸,这可能是妇女不能唱灯的重要原因。

太平花灯的演员一律男人,女角是男扮女装,演员是父子相传,在家族中传承,故又称“家灯”。演员有三个行当:生角、旦角、丑角,他们演唱的剧目和台词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全靠世代口传心授,因而形成了“学唱太平花灯只有用心记才会唱”的信条。

■太平花灯的组织形式及演出习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太平花灯的组织至今从未间断。据说每年唱灯时主持人是这样产生:每年冬月初一供奉灯神时,按灯会人数每人煮一碗数字相同的汤圆,谁吃到包有银毫的汤圆,谁就当这一年玩花灯的管事,吃到包有骨头的汤圆的人就当二管事,这种吃汤圆推选管事的形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停止。现多由村领导或有名望的老艺人主持。

太平花灯一般在每年秋收秋种结束后,于冬月初二灯班集会,聚餐打牙祭,由灯班中年纪最大的师傅亲手供奉灯神,玩灯的人衣冠整齐地一齐参拜后开始排练,至正月初二开始在本村演出,也应邀到外村演出。

太平花灯的灯神系一尊木雕女性偶像,高约六七寸,身布衣,五官墨绘,每年都要新刻一尊(头年旧的在正月十六演出结束后,把灯神送出村外烧了,叫作送灯神。灯神烧了,腊月间排练再重新雕刻),灯神背面墙壁上贴着用大红纸写的“乐王祖师、鼓板琴师、花灯小姐、花灯娘娘、太平花灯之神位”,还书“清吉平安、牛马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供桌上还摆着一个高约七八寸竹编红纸裱糊的方形印灯。

太平花灯演出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每年从正月初二演至二月十六结束,演员们化妆穿戴好后,首先敲锣打鼓列队穿村到上寺里请“灯神”,祈拜“灯神”。阵容是一对长号、大锣、大钹、小锣等在前开道,绕村走一圈,掀起一种节日的喜气和对神灵的虔诚。随后一人抬印灯,两边四人持8根短木棍保护,接着是4筒秧老鼓,一边一根霸王鞭,随后是4个灯姑娘(男扮),一个花灯老倌,一个花灯婆婆,整个队伍约24人,由灯婆婆把“灯神”从寺里背出来,就算把“灯神”请出来了。仪式结束后来到空场上,演出系“团场”形式。演出必须按传统的规定,首先上演团场灯《正月燕子报早春》。这是一个大型集体舞蹈,演员乐队一起上,边舞边唱。按照“双龙抱柱”“白马分鬃”“满天星”等表演程式,不断变换队形,气氛十分热闹,这个节目完后,才可随意演出其他节目。

■太平花灯的剧目及服饰

太平花灯的剧目有《正月燕子报早春》《大凤阳》《大头送妹》《包二接姐姐》《劝夫》等22个。除《正月燕子报早春》《大凤阳》《收场调》属花灯歌舞外,其余的都有人物、情节、对白、说唱的花灯。

太平花灯的男角头饰有小生巾、乌纱帽、菱角形黑色和尚帽。老生家院戴筒形折叠毡帽,最简单的是用一条红绸扎一绣球拴在遮阳帽正中。小旦的头饰是“勒子”,周围镶嵌着各色亮光小珠,正面系着5串六七寸长的丝线彩旒,像一排帘子垂下遮着演员的脸。脑后多扎一个假发髻,老旦只系一个黑色“勒子”和假发髻。

旦角上装为红色绸质绣花裙袄裤。老旦为青色满襟裹边宽大上衣,下着褶裙。男角穿镶红边的无袖布褂,胸前背中各用白布镶一圆形,前胸用黑字写着“太平花灯”4字,后背为“松子园”。生旦均无靴子和彩鞋。

在表演中,旦角多使用折扇和手巾,生角使用折扇、蚊刷,用枝条做马鞭。男女身段多用十字崴步,手臂上下翻舞,有时矮步转身,不停地穿梭走动,以增强动感。

在舞蹈上有“秧老鼓”“霸王鞭”“短棍”“十字步”“赶毛驴”等。

■太平花灯的伴奏乐器及音乐

太平花灯的伴奏乐器有小京胡和月琴,在演出戏剧时不用打击乐,起止由弦乐指挥。

太平花灯调有50余首,大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汉族地区流行的花灯调如《纺纱调》《十二花》等,第二类是在汉族地区已不见流行的曲调如《正月燕子报早春》《新栽杨柳十二棵》等,第三类完全像彝族民歌。

■松元太平花灯的现状及历史意义

1.现基本还能按传统习俗规定开展活动,灯班有24名艺人,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48岁,全部艺人平均年龄61岁,艺人队伍年龄严重老化。

2.全面掌握太平花灯艺术的师傅杨世清已去世。

3.由于太平花灯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服装道具简陋,无文字资料全靠口传心授,又是父子传承,女人不能参加,种种原因使年轻人不愿意参加,近年演出减少,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4.太平花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戏曲艺术和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至今已在松元彝族村流传了150多年,由于伴奏乐器、彝族语言特点及音乐曲调与汉族花灯的长期融合,松元彝族太平花灯已形成了自身独具民族风格和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虽一直以“不敢废止”的娱神活动而竭力呵护,但在活动进程中始终发挥着文化传承、审美教育、愉悦身心的潜在功能。因此,搜集、挖掘、整理、抢救一个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得到保护和发扬,使太平花灯这一散发着彝村泥土芳香的民间艺术之花能够长久开放。

猜你喜欢
花灯太平彝族
看花灯
太平风俗美
彝族海菜腔
挂花灯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