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实验教学中器械法方结缝合的教学要点分析

2017-08-17 14:00张敏
求知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缝线进针器械

张敏

摘 要:在外科实验教学中,方结法缝合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着手术器械使用、进针技巧、打结技巧、拆线技巧等重要内容,因此是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4-26

一、教学对象

本次研究的教学对象均为曲靖医学高等专业学校2013级~2015级临床专业学生,其中,外科实验教学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学习此课程的学生基本已经完成了基础医学知识的课程,并且有了一定的外科临床围术期理论基础,对于外科实践性课程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1.课前准备

首先采用条形桌作为外科实验教学的操作台,尺寸为0.8×5m,在教室中排成6排,将学生们分成6个小组,学生两两对面入座,从而互相扮演助手的角色。在实验课现场,需要教师巡回指导,每一排的学生间距需要超过半米,每一个操作台间距需要超过1米[1]。实验教学配置:止血钳、持针钳、手术剪、缝合针、缝合线、厚1cm海绵等。

2.器械使用方法

(1)持针钳、止血钳和手术剪:学生们需要掌握把抓式,首先将拇指和无名指扣进器械柄的两个环中,中指则放在无名指所在的柄端,学生的食指则需要放置在轴节位置进行稳定。开启持针钳和止血钳的方法:将拇指和无名指扣进环中,固定之后在外推柄。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左手法还是右手法都需要熟练掌握四个手指把持器械的方式,其长处在于稳定有力。

(2)手术镊:拇指对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四个手指指腹放在手术镊的横纹所在的地方,这种方式优点在于安全稳定。

3.方结缝合教学要点

(1)需要保持1/3原则,即持针器需要夹在缝针中后段1/3处,一般情况下,若是靠前容易使得缝合太浅,操作的范围也会有明显的限制,若是过于靠后则会导致缝合力量不够,很容易使得缝合针弯曲。缝线可以分为3段,将缝线穿过针孔之后,不要将线头保持水平,短线1/3,长线2/3,短线过长会出现缝合成为双线的问题,短线过短则容易脱落[2]。

(2)进针缝合需要秉承“二夹二松”的原则,即持针器需要夹住缝针,在距离切口处5mm处进针,并且从5mm处穿出缝针,用有齿镊夹住前端,放松持针器,然后再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前端,再放松有齿镊,然后再采用持针器拔出缝针。

(3)打结。在此过程中,打好第一个单结极为重要,需要将持针器放在线段的中间,学生用双手将有缝针的一端的线在持针器上缠绕一圈,此時,如果进针是右侧向左侧,则将有缝针的一端缝线朝着自己方向缠线,如果进针方向是左侧到右侧,则需要反向缠线,然后学生用双手同时反方向拉线,从而完成第一个单结。第二个单结方法同上,但方向正好相反,两个单结完成之后,就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方结。

(4)剪线。将夹着短线头的持针器放在学生的左手,然后需要将两条线并拢,右手拿着线剪,从左手方向朝着线结方向滑动,距离线结1cm处剪开,完成缝合。

(5)结束处理。学生在剪断缝线之后,必须用持针器夹住缝针,然后才能放在桌面上,禁止单独放置缝针。

三、教学体会

打方结缝合是外科手术操作中最为基本的技能,其缝合的水平对手术时间长短、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术后恢复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方结缝合包括徒手法和器械法,其中,器械法主要借助持针钳进行。

在外科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就需要让学生们严谨遵循外科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手术操作规范性,为以后临床操作打下基础。在缝合阶段,手法不正规,层次不清晰,很容易导致患者刀口皮下组织发生错位或者出现死腔,从而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甚至还会留下瘢痕。而打结不准确甚至会造成缝线的滑落,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因此,熟练、规范的打结技能是一个外科手术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就需要正确掌握手术器械用法,从而在练习中掌握规范的打结缝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持旺.外科实验教学中器械法方结缝合的教学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5):2113-2115.

[2]韩小玲,敖秋月,王树文,等.外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3(4):218-219.

猜你喜欢
缝线进针器械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精密器械集中处置风险防范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肌肉锻炼机
能实时监测伤口愈合的智能缝线
缝线抗议
健身器械
小切口联合缝线法重睑成形术52例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