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探究

2017-08-21 01:24汤冬旭
大经贸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

汤冬旭

【摘 要】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全新金融领域,它通过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之前我国正统的金融业业务进行高效便捷的整合,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进行资金的交易,从而到达减少了传统金融业的交易费用的目的。互联网金融在最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基本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指导。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 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

1、需求型拉动因素

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需要时代性更强,个性化程度更高、快捷方便的金融业务,而传统金融还保持了原先的经营模式,比如较高的投资下限,固定的投资时限和投資模式使得大众的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实现。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的冲击了大众的消费观念,增加了人们对于消费效率,个性化消费的需求。在人们更加重视体验,个性化要求更高的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并正在影响着金融秩序,促使金融业务的创新。

2、供给型推动因素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影响力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经影响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料,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传统的金融机构对于互联网的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金融业务对于互联网的需求也大大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催生,互联网影响的扩大和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载体的普及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又一个主要支撑。

(二)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将金融服务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PC网络、手机移动端等方式为客户提供金融业务的服务,实现支付、消费、融资、理财等功能。这种新型的金融形式是依托现代互联网以及其他通讯技术来开展相关金融服务的,互联网是金融业务开展的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原有的传统金融机构的限制性因素,使得公众能够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从理论的广义角度上来讲,目前把所有基于信息技术而开展的金融业务都看作是互联网金融的组成部分。

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借贷、余额宝、在网络中销售相关商品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从狭义上来看,应该将互联网金融定义在与货币流通有关的层面上,也就是说,一切以互联网的形式实现的资金流通都属于互联网金融,比如支付宝、余额宝等。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尤其是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金融行业,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服务,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和金融行业风险,它的发展现状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

这种新型的金融运作模式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相关的金融活动,因此不需要具体的组织机构,对投资的要求低,具有投资金额低的特点。无论是金融机构推出相关的金融业务,还是社会群体进行金融活动都是在线完成的,这样就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资本输出。另外这种新型的金融运作模式不需要建设相关的实体机构及聘用相关的工作人员,极大的节约了资金成本的投入,减少了日常维护费用的支出。根据相关部门对传统的金融行业与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的成本对比的研究得出,前者是后者的一百多倍。

(二)重视用户体验

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有着“公平、包容、共享、合作”的特性,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客户实现在线交流,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加的自由化。通过对于客户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针对性强的金融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拥有风险特殊性

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因为注入了互联网的特性,这就注定该模式所遭受的风险是极其繁杂的。这种模式不仅拥有金融业务的风险,而且还存在由于互联网技术不完善导致的技术问题以及虚拟服务问题,更为复杂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变化速度快导致这些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中的优势

1、信息技术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技术支撑

(1)信息数字化

互联网金融是电商平台上新起的一颗新星,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这个平台上会记录完整的交易记录,客户信息,这些记录都是真实有效的,可以互相证,在信息记录有明确记载着企业和客户的资信信息。这就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可以查看的平台,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得到对称的信息,可以总体了解信用情况。

(2)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在现在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客户用移动终端就可以付费,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购买商品或是服务的一种支付方式。代中,互联网将为我们提供生活上的便捷。手机上现在出现的支付终端,手机银行,快捷支付都是移动互联的新的产物,这样的新事物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中来。

2、政策的扶持

近年来对于互联网各个方面的发展,政府都予以政策上的支持,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完善互联网金融体制,其常务会议中也就专门为此召开了会议,提出要规范金融市场,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

3、互联网金融庞大的客户群体

众多拥有社交网络的互联网公司利用了其社交网络巨大的用户数量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使得社交网络的客户很容易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客户。

(二)发展现状中的劣势

1、互联网金融隐含风险大

第一,法律政策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己经或者准备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但是现如今,互联网金融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第三方机构缺乏有效监管。一旦资金遭到恶意挪用造成损失,就容易引发整个系统的崩溃,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危机。

第二,洗钱犯罪风险。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的洗钱方式开始利用网络银行、电子货币、第三方支付等手段利用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够严格等漏洞与互联网金融结合,进行更加隐蔽、快速的洗钱,使得传统的洗钱监控方式难以发现,有数据显示,国外己经有犯罪组织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活动

2、网民信息泄露经济易受损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提高了人们之间存在的透明度。人们在上网时信息越来越容易泄露,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金钱直接挂钩,一旦信息泄露极有可能造成经济受损。

(三)发展现状的机会分析

1、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供需困境提供了市场平台

而当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之后,便能够为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条件,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环境:首先,对整体的经营成本进行降低。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进一步拓展互联网金融的外延,进而让金融市场中增加诸多的参与主体。互联网金融业务不具有任何的地域和国别的限制,同时可以保持每天二十四小时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融资额度比较小,周期短但是频率比较高,互联网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进行充分的合作,便能够通过一种比较低廉的成本来为我国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服务。

2、监管部门激励创新生长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发展平台

我国央行的副行长在其发表的文章当中提到,面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态,分析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当中面临的相关风险以及具体的监督管理意见。从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进一步看出,我国的监督管理部门激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对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来讲,便拥有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监管环境。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监管部门基本上是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其发表的《求是》一文当中也提到,促进包容性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优先发展有关于国民生活的金融,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扶持体系,让全社会的人民都可以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成绩和效果。

3、人才专业化程度低

一个拥有相对成熟规模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不单单会对普通的金融产品进行生产,还会生产出一些专业水平比较高、相对专业化的金融产品。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大部分都从事简单金融产品的生产活动,而没有对金融市场的需求进行一种定量和定性结合地分析工作,无法对大规模、专业化的金融需求进行服务。另外,我国在金融人才供给方面十分缺乏,中端和高端的金融人才相对短缺,金融市场中的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形成了一个比较激烈的矛盾问题,进而导致我国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无法为客户提供高端、专业的金融服务。

四、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信息和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因而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加强建设金融软件工程,使我们在技术领域不受制于西方。我国现行互联网金融中的核心硬件和终端服务器等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企业,这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当前世界局势变化多端的情况下,我国互联网受制于外国对我国广大人民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二)政府要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业,有其发展的特殊性,传统的金融业监管措施和法律法规己经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表示一个部门一个机构或者一部法律能够解决的,互联网金融涉及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两个大的方向,需要互联网监管和金融业监管双管齐下,它不同于传统金融業单方面的监管。

所以政府需要针对新的情况提出新的法律监管措施和监管手段,建立网监会、建立“央行四会”的分业与混业综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维护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秩序,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东红.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4(06).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