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和平教育的思考

2017-08-21 00:32徐靖喻陈婔
文教资料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思考发展历程

徐靖喻+陈婔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大多数人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飞跃,综合国力空前增长,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在这种和平环境的新形势下,一些大学生“生于安乐”,往往认识不到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存在于小说、电视上的某个情节,这不得不引起高校对和平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高校和平教育 发展历程 教育思考

当前国际形势整体上趋向缓和,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在我国经济改革成效日益显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当成一个大国对待,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应该在和平发展上做出贡献,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到公民个体层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向全体国民推广和平教育。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顺理成章地成了每个国家和平教育的主要实施对象。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和平教育理应成为我国高校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维护大学校园稳定、社会和谐、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高校和平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历经三个典型阶段:战争时期的和平教育、建国初期的和平教育和改革开放后的和平教育。

1.战争时期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

自从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不约而同地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救亡图存”开展。和平教育的内容随着战争的发展发生根本性改变。

当时的教育界同仁一致认为:为了中华民族不被灭亡,教育应该进行变革;实行新的教育制度、教授新的教育课程,以达到抗日救国的目的;对人民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的民族觉悟;对全国在校学生进行武装训练。

从这些课程内容的显著改变,我们不难看出: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年代,一切教育都是围绕“抗日救国、救亡图存”开展的。

当时的教育界仁人志士意识到:为了坚持抗战,最终赢得抗战胜利,教育必须为长期战争服务,必须唤起民众,必须为抗战建国准备各级各类人才。当时的教育工作者都坚信:教育不仅要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人力的支持,还要为战后建国储备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为抗战教育成为战争时期我国高校和平教育的主要内容打下了历史的必然性基础。

由此可见,战争时期,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主要是为战争服务,为战争胜利后建设新中国储备各级各类建设人才服务。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

新中国成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面对各种反动势力企图颠覆新中国的局势,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政府的基础上实现平等独立外交,以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国际地位。

面对这种复杂局势,我国高校和平教育的内容再次发生改变:主要围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目的在于保障新中国的革命成果,使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不处于孤立局面。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阵营,我国高校仿效苏联模式进行了长达数年的院系调整,和平教育的重点转向了“防止帝国主义的倾覆、防止资本主义的演变”,着重对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便稳定局势及迅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过高校的和平教育,我国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高校学生中工人阶级思想的领导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可和绝对的支持,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了,进步思想已占主流。

这一特殊时期,我国高校和平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鲜明的思想政治觉悟,如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战例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其次,坚定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同人民军队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推翻了压在广大劳苦大众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3.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成功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独特的和平发展道路,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

在人们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某些人面对眼花缭乱的外来思想的不断涌入,面对空前的经济繁荣,逐渐迷失自我。

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对新出现的这些问题,处于思想活跃期的一些大学生有了某种困惑。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重新调整了方向,将重点转移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上来。我国高校这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和平教育,粉碎了西方的自由化腐蚀,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和平教育的新内涵

当今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世界的两极已经不复存在,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由于世界利益集团的纷争,局部摩擦不断,战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和平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求与梦想。

面对这种新格局,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内容必须调整,必须赋予高校和平教育的新内涵。

1.在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捍卫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安全和保持领土完整,以达到抵御外国侵略、防止资本主义的倾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掌握必备的军事知识。

国防教育对我国高校培养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让我国高校学生掌握国防建设的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他们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激发他们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

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通过培养他们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高校大学生稳固的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国防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最终实现我国国防现代化。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开始《军事理论》课,其目的在于对每个在校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等国防教育,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必备的军事技能训练,为国家培养国防后备力量。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理应成为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全面国防意识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还开展大学生征兵活动,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旨在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做贡献。每个征兵季,我国高校都进行征兵宣传,让大学生接受一次面对面的和平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为高校的和平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家采取补偿学费或带还助学贷款、优先考学提拔、退役后优先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高校在线大学生踊跃参加,报效国家。这一举措,无疑使我国高校的和平教育效果更加显著,让我国在校大学生零距离接触国防教育等和平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种和平教育的直接宣传作用威力巨大,就2016年一年,大学生网上征兵报名人数突破了100万,可见这种形式的和平教育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2.在我国高校中开展价值观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地球宛如一个偌大的村庄,每个角落都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不同的经济、文化、思想相互碰撞,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随着某些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停滞,全世界经济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我国高校应该坚决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坚定的政治视野,始终保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与信心。

我国高校在教育當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时刻让每位大学生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自己的价值取向一定要符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国家大局观,符合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摒弃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杜绝一切违背社会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才能成为保家卫国的后备力量。

当前,我国某些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往往只是想到“军事、战争、国防、领土”等浅显的层面,对“情报、间谍”等较为深层次的层面都没有太多认识,更忽视“文化、信息”等新兴领域层面的认识。

特别是生长在远离战争年代、长期处于和平年代新中国的一些当代大学生,一些人对国防的概念淡漠。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国高校更要对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优良习惯,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化,摆脱外界的干扰,树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和平教育的内涵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任何阶段。我国高校的决策者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重复替代,必须坚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家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化,做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和平教育内涵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切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正青,杨思帆.冲突时代的和平教育: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9(11):1-5.

[2]王正青.学校开展和平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9(11):72-76.

[3]何齐宗,万发盛.关于和平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3):71-74.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8-31.

[5]刘成.和平学的核心内涵[EB/OL].http://www.charhar.org.cn/newsinfo.aspx?newsid=7302,2014.4.25.

本文系海南省高等学校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和平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编号:Hnsz2016-61)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教育思考发展历程
关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思考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浅议新时期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做好职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重庆市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