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工匠精神”的新闻人

2017-08-22 02:28许乐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7年8期
关键词:评论员龙江工匠精神

许乐

2016年3月的一天深夜,加班中的徐明辉病了。

在电脑屏幕的映照下,徐明辉的脸色很差,体温计显示她的体温是38摄氏度。尽管如此,作为《黑龙江日报》全媒体新闻评论中心主任的徐明辉却不得不放弃休息的念头,因为手里还有篇评论要赶出来。

深夜的办公区很静,从远处看,电脑前敲击键盘的徐明辉更像是一位沉醉于精雕细琢的“老匠人”,耐心、专注,一丝不苟。时间悄然而逝,屏幕上落字成行,一篇成熟的评论文章渐显模样。这时,墙上的時钟已指向午夜12点。

正是在无数个这样的不眠夜中,徐明辉“码”出了一篇篇优秀评论文章。在《黑龙江日报》工作的近20年时间里,徐明辉很少休过完整的双休日,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饭,“开夜车”更是常有的事。

“这么多年,工作干得突不突出不好说,但腰间盘却突出了。”徐明辉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简易床,有时正忙着腰疼得无法忍受,只好躺着看会儿材料,疼痛减轻了再起来写。家里人总劝徐明辉别这么要强。对此,她常自嘲:“我这也算是以苦为乐吧。”

“评论员是一个能吃苦并需要不断学习的岗位。”多少年过去了,刚接触评论写作时老领导的话徐明辉还一直记得。多年来,她初心未忘,“写一千字的文章,要看十万字的材料才能有底气”。

2015年年末,徐明辉受报社指派担纲撰写“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的述评《爬坡过坎,破茧而出》。创作之初,她用了几天时间做足功课,反复研读黑龙江省五年来的重大报道,查阅相关文件,案头准备了将近30万字的材料。怎样做到“知行合一”,实现表达方式的创新?徐明辉做梦都在思考这些问题,紧张与压力甚至导致她左侧面部神经痉挛。经过半个多月的摸索,她三易其稿,文章方才成型。这篇述评刊发后,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一度占据了省内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位置。以此为样板,徐明辉和同事们又相继推出重磅报道《2016,龙江春来早》《西通欧洲东出海》《龙江阔步迈入高铁时代》,无一不是站位高、立意深、内容实的扛鼎之作。

“我们必须对中央和省委方针、政策熟读活用,用群众的语言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说明白,力求‘上接天线,下接地线。”这是徐明辉多年来评论写作的落脚点。

“结构调整需要时间,不能像相声里说的‘早上新婚晚上就四世同堂。”在《“唱衰东北”可以休矣》一文中,她如此回应社会各界对龙江的期待。

“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当前,正是龙江发展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处。”在《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引领发展》一文中,她三言两语道出了振兴发展的紧迫性。

“辉姐这个人有一股子拼劲儿,从她身上能看到‘工匠精神。”同事滕嘉娣如此评价徐明辉,“她是评论中心的‘主心骨。”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新闻评论中心是一支少而精的团队:五个人。而真正的评论员只有四名。除了执笔撰写评论文章,这支团队还要负责一版(理论版)、一号(政北方公众号)、一库(龙报智库)、一频道(正在建设的论苑频道)的编辑出版和运行维护,其中甘苦自知。而作为评论中心主任,徐明辉总是冲在最前面,并且是团队的灵魂。有她在,大家群策群力,迸发出强大的团队战斗力:2016年,评论中心集中推出三组共40篇系列评论,14 000字的《2016,龙江春来早》48个小时写就,13 000字的《西通欧洲东出海》72个小时付梓,4万字的《春天的答卷》一周时间便定稿。

“我们只是‘执笔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本报评论员。”这份新闻人的“工匠精神”,来自徐明辉对职业的担当,“党报工作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每一篇作品上,就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就要经得住读者和时间的检验”。

猜你喜欢
评论员龙江工匠精神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打造地方广播的评论架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