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历史启示和实践探索

2017-08-23 10:17李建荣
黑龙江史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通识应用型院校

李建荣 尹 萍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历史启示和实践探索

李建荣 尹 萍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既要掌握与技术应用能力相适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科技素质,又需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基于此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所取得的历史经验,本文探索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历史启示;实践探索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简单地讲,就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通识教育是一种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是一种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更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

一、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历史启示

通识教育的首要任务便是让学生学识贯通,注重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自我以及自己和社会、自己和环境等各种关系作出正确判断和正确选择的能力,人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品德的完善是通识教育的最高目标。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时间不长,但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实施方面为国内一些其他普通高校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复旦大学从2005级新生开始实行通识教育,是国内第一所采用通识教育体系的大学;浙江大学实行按大类招生,第一年的课程以通识课为主;长江大学从2006级新生开始实行“1+3”人才培养模式。此前在一些小范围内也有类似的通识教育试验,如北京大学的“元培班”、浙江大学的“竺可桢班”、南京大学的“基地班”等,这些班的学生在入校后一到两年内所学的课程不分文理,然后再进入专业学习。中国石油大学在2005年提出了“分类招生、柔性培养”的教学工作思路,开始在部分专业实行按类招生,学生入校后不分专业,经过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再进行专业分流。这些高校改变了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消除大学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的能力。

从这些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中我们可得到一些启发,通识教育的目的至少要同时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人类”的教化,唤醒大学生身上“人类”的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人类的基本价值(责任、义务)观念。二是帮助大学生进行个性上的陶冶,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和实现自我,成为有鲜明和健康个性的人。三是培育大学生的社会性。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是互为条件、互为结果的。通识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格、经济能力和文化意识,帮助他们评判性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进入现代社会做好准备。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

能力和知识是人才评价的具体指标,能力的获得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实践为途径而实现的,所以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形成素质为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2]为根本,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承担着培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的任务。推进通识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涉及到教学制度,又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改革。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通识教育需要一个全面的策略,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条件,精心安排设计教与学的关系及其调整办法。

(一)实施大类招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一个很好的途径便是实施大类招生,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目标明确,即“厚基础宽口径”,或者说是通识、通才教育。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打通一、二年级基础课程,构建通识教育平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即是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之前知识面得到拓宽,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长江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在大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大类人才培养不是按照具体专业招生,而是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后,学校以学科大类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在学科范围里实施基础性课程的教学。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后,学生再结合兴趣和就业意向进行具体专业方向的选择,进行具体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注重通识教育,强化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利于人才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为社会培养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运作。我国大学的校、院、系三层结构大多是基于专业的分类,除了公共课外,课程的设置权多在学院,学院往往按照自身专业要求设置课程,学院内不存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建立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不可能的。而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学科之间的兼容,这个体系显然不能在一个学院内完成,正因如此,必须有一个横跨各学院、各学科的校内专门机构来负责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个专门机构最好是由教师广泛参与的协调组织。

这个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应是一个负责推动、规划和执行通识教育的独立教学研究单位,统筹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对通识教育的指导、协调和评估工作。这个机构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和人文体验,提供人文与科技间的交流对话,将会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学生的教育品格。没有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对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通识课程注重学生广博知识的获得,这些课程的设置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统筹设计和规划,并通过整合全校教师资源来进行整合式教学,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除了课堂教学外,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和隐形通识课程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这部分教学也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联络和引领。此外,还有诸多其他工作,如师资培训、理论研究、制定通识课程的有关制度,规范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发展等教学管理工作,都需要成立专门的分支机构负责起草规划、协调联络、设计与实施等。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课程不仅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也是传递一所大学教学理念最重要的载体。通识教育并不是将各门各类知识进行组合后压缩传授,而是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界限,使其相互交叉和综合,让已经形成的知识组织结构再度开放出来,形成较为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必修类课程和通识选修类课程两部分。通识必修类课程是针对学生进行政治素养、理论水平、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基本能力培养而设定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两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主要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各个院校必须设置的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基础课、大学外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由学校依据学科专业需要自行开设,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

通识选修类课程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素养而设置的,旨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的科学精神和心智健康、情操高尚、品格崇高的人文素养。通识选修课可由学校统一设置,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和课程资源的综合性优势。通识选修类课程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体育类、语言技能类、创新教育类等课程,各个学校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增设跨学科的课程。通识选修课应具有一定的学术科技含量,体现出内容精简优化和课程规格小型化的特点,每一学科或专业都要有1-2门有关本学科专业综合知识和发展动态的课程。学生可采用任选和限制性选修的方式,适宜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开设。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不应只局限在课内的具体教学课程中,还要重视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作用。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增强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形成集体责任感、人文情怀和健全的人格。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能够拓展通识教育的路径,是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格素养的有力途径。

另外,在专业课程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通识意识和通识能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的不仅是本学科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知识的内涵,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满足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保障体系

有效的管理、协调和控制手段是促进教育效果、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拥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效地促进和保证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制度保障

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我国部分高校便开始实施通识教育,一些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在教学管理方面有益的启示:各门课程都用学分计算,规定最高学分和最低学分的限度,按学分决定年级;选课制与学分制并行;推行更为灵活的选课制度和排课方式,有利于学生自由选修和自主灵活学习。例如,北京大学为了适应通识教育的改革、推进自由选课制度,改革了全校公共必修课排课方式,打破公共必修课按专业班级统一排课的固定模式,在保证必修课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和课堂。浙江大学的大部分通识课程每学期都安排,上课学期由学生自主选定,这些教学管理经验为通识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学生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实施的支撑点

教育成效的高低在于教育主体的参与程度。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学生主体性的教育[3],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接受通识教育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最佳效果。为避免学生和教师的功利主义倾向,只注重拿实实在在的考试等级证书而不愿意接受不能立竿见影的通识教育,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上,不能将考试分数和考证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学校只有给考试制度松绑,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才能让学生从枯燥的考试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让通识教育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才能让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广博发展。

另外,在通识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制度方面,应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为主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进行,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如各种形式的开卷考试;做小论文;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做实验、进行问题探索等等。同时,要严格考试制度,以严格而科学的考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勤奋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求“通”求“博”。对于课外活动、校园环境以及学风、校风等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也需建立评价体系,以便全面测评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教师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推行的有力保证

学生是通识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而教师是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没有相应的教师管理制度,教师会出现不愿意承担通识课程的状况,这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

我国目前对教师进行的是量化考核管理,采取数量化的指标体系,例如发表论文的数量、论文刊物的级别、获奖的级别、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级别、出版专著的数量及出版社的级别等,而教学工作则很难进行量化,除了课时可以量化外,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很难用数量指标来衡量。另外,与专业课相比,通识课程的授课教师很难写出档次高的科研论文,并且经常不被重视或被误认为没有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教师宁愿去讲授专业课而不愿去讲授通识课。所以,制定有效的教师管理制度是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渠道。

目前,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着扩充数量和提高质量的双重任

务。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尤其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第三,学校应整合全校的优秀教师资源,鼓励高水平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第四,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在工作量上要有所倾斜,对投身通识教育的教师要给予各种奖励措施,以此来提高教师投入通识教育的积极性,并推动教师个人的发展。

(四)资金投入是通识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通识教育不仅需要制度上的保障,经济上的保障也是必要的。学校可以评选“骨干通识课程”,由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带头申报,组成课程组,形成学术梯队,学校对课程组给予一定的资助用来购买相关的教学资料,一年后再对课程进行验收。每学年,学校还可定期召开通识教育研讨会,鼓励教师撰写通识教育论文,并给予资助发表。为了更好地建设通识选修课程,学校可以选拔优秀的通识选修课程进行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群策群力,组织编译先进的教材,联系出版社,并给予资金资助。学校对于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可以按照开课门数给予一定的资助,并视教学效果再给予相应的奖励。

总之,通识教育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同研究性院校相比,更需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个体的人”和“社会的公民”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探索构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充分、独特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推行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00-240.

[2]王建华,俞贵邦.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15(2):68-69.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9-202.

李建荣(1973-),女,黑龙江省黑河市人,黑龙江省黑河学院副教授;尹萍(1981-),女,黑龙江省黑河市人,黑龙江省黑河学院讲师。

本文是2015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B1215047

猜你喜欢
通识应用型院校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