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的当代思考 —— 2017年“千人计划”高研班名师讲课选摘

2017-08-23 21:05
上海戏剧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研班指向艺术作品

陈鹏: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判断发现戏曲作品的独特魅力。当下的现代戏评论有一种现象,就是急于从最新的方针政策中对应主题。其实,从事戏曲评论不要急于从最先想到的、最直接的东西着手,不一定要把当前创作的艺术作品都归于一时的热点或者流行,要探寻更深远的意味。

马也:“主旋律”这个概念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举足轻重。艺术创作中的主旋律原本是有具体含义的,它指向伟大、崇高和深刻,深度、裂度和力度,永远指向人和人性,不能随便阉割。主旋律的概念本身非常好,但是我们却非得把它往工具化上引领,给它以特定的、偏狭的内涵,把它变成一种临时性的政治标准,那就是歌功颂德、英雄模范、好人好事。这是对主旋律的误读,对艺术创作只能是一种误导。

毛时安:21世纪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认定,不能采取是非、对错、好坏这样简单的二元價值判断。我们做评论不能满足于在一个浅层面上的思考,必须突破表层不断地往深处走才能找到背后没有看见的东西,这是一个评论家要做的事。如今,我们对艺术的评价尺度往往建立在自己信奉的理念上,比方说传统和创新,其实新和旧并不决定艺术本身价值的高低,关键是艺术作品的好和坏,艺术品质的高和下。我们不能以创新和保守作为艺术评价的标准,事实上,现代艺术也很难说是完全的传统或者是完全的创新,这当中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形成了一个整体。面对新世纪,我们需要均衡的、对话的、动态的、多元的、互补的、兼容的新的思维方式。不能再采取吃掉对方这种零和博弈的斗争思维。

猜你喜欢
高研班指向艺术作品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前言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新疆少数民族青年油画家创作刍议
章旭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