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素雅 曲曲传神

2017-08-23 04:35沈鸿鑫
上海戏剧 2017年8期
关键词:百花剧目昆曲

沈鸿鑫

最近,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为上海观众带来了三台好戏。在上海天气酷热的日子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瓯剧热。这次瓯剧院来沪献演了“那年那秋”蔡晓秋个人戏曲艺术专场、《白蛇传》和《狮吼记》三台大戏,这次演出活动,生动地展现了瓯剧这个古老剧种丰富的剧目结构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地展现了瓯剧研究院在传承传统艺术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鲜经验,生动地展现了瓯剧院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的成绩和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艺术精神。

在三台演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年那秋”蔡晓秋个人戏曲艺术专场。蔡晓秋与方汝将是当今瓯剧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蔡晓秋15岁进瓯剧班学戏,师从陈茶花、翁墨姗等瓯剧名家,后又拜昆曲名家张洵澎为师。经过20年舞台上的摸爬滚打,艺术上的艰苦磨砺,走向了艺术的黄金期。她先后创排主演了《白蛇传》《洗心记》《东瓯王》《痴梦》《橘子红了》等二十多部大小剧目,塑造了一批鲜活的舞台形象,获得了浙江省戏剧“金桂奖”等殊荣。她本人也从稚嫩的小姑娘成长为家喻户晓的瓯剧当家花旦、瓯剧的领军人物、瓯剧研究院的当家人。

蔡晓秋是一位有特色的演员,她扮相秀丽淡雅、嗓音清越甜润、唱腔温婉抒情、表演富有激情且精美细腻,唱、念、做、打基本功扎实,在这个专场里尤其显示出她在舞台上塑造人物的非凡功力。在这个专场里,蔡晓秋一人连演四个折子戏,分别成功地塑造了梁玉燕、赵玉珍、谢素秋、百花公主四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遭际的古代女子的艺术形象。从类型看,《磨房产子》与《装疯》是瓯剧的传统剧目,虽然我们以前在京、昆及其他剧种里看到过像磨房产子、装疯一类的情节,但瓯剧与这些不同,无论剧情及具体舞台表演,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百花赠剑》是昆曲移植剧目,但其唱、念,都是瓯剧的,表演也与原作有所不同。《亭会》则是昆曲剧目,是《红梨记》中的一折,完全照昆剧的路子演的。这种剧目的选择,较充分地展现了蔡晓秋瓯剧的演唱、表演功力和“瓯昆两栖”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可以看到蔡晓秋宽阔的艺术视野和对艺术追求、探索的精神。

《磨房产子》是瓯剧《玉燕记》中的一折,梁玉燕的丈夫考中功名,被王府招赘,并外放做官。王府软禁梁玉燕,强逼她在磨房苦役,并处心积虑抢夺、谋害她的婴儿。这折戏写梁玉燕在磨房苦役,临产前后的情节。这是一出唱功戏,蔡晓秋充分运用她的演唱,刻画了此时此地人物的悲苦心情和对命运的拼死挣扎,唱腔哀婉凄楚,有时在高腔中游丝一般摇曳,把一个哀苦无奈的弱女子的形象演绎得极为动人。

《装疯》一折,写赵玉珍的丈夫李文玉因功名未中,一气身亡。李文玉之兄怕玉珍儿子长大后分走家产,设计陷害玉珍。情急中,玉珍连夜出逃,欲奔昆山县告状。路上人多眼雜,玉珍怕暴露身份,假装疯癫,后得济公相助,去至昆山。相比梁玉燕,赵玉珍更勇敢、坚毅。这是一出做功戏,蔡晓秋充分发挥她的表演才能,把赵玉珍装疯卖傻的疯态演绎得惟妙惟肖,她的圆场、高难度的大水袖更是惊艳全场。她刻画人物的装疯不仅逼真,而且细腻,她时而大吵大闹,狂笑撒泼,但见没人时停顿下来,瞬间从疯态恢复为常态,不禁啼哭起来,形成强烈对比,细致地刻画出人物内心的极度悲苦,达到了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亭会》是昆曲的著名折子,戏中谢素秋是位青楼女子,与解元赵汝舟倾心相慕,但因战乱失散,历经颠沛,后为雍丘县令钱济之收留,此时赵汝舟也来投奔好友钱济之。《亭会》讲述了是素秋假托园主之女与赵汝舟相会的情节。这个昆曲折子由张洵澎亲授,蔡晓秋无论演唱、身段,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吟一咏都谨遵昆曲的法度和规范,把这位青楼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和憧憬描摹得丝丝入扣、曲曲传神,显现出她“昆乱不挡”的表演才能。

《百花赠剑》原为昆曲剧目《百花记》中一折。剧情是叭喇陷害海俊,将其灌醉后置于百花公主卧室。不料公主爱慕海俊,反赠以佩剑,订下鸳盟。戏中的百花公主与前面三个角色都有所不同,她是刀马旦应工。蔡晓秋的百花公主既表现她作为女将的英武气概,又刻画了她女性妩媚柔美的一面,描摹她的心理活动细致而有层次,在舞台上显得刚柔相济,也展现了蔡晓秋文武兼备的特色。

在三个瓯剧折子里,蔡晓秋充分运用瓯剧特有的表演技巧和艺术手段,包括唱腔、台步、水袖等,为阐发剧情、塑造人物服务。在这里表演技艺与人物的行为、心理交融一体,非常自然熨帖。另外可以看出蔡晓秋努力吸收、借鉴京剧、昆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营养,并熔化、锻铸于瓯剧之中,所以她的表演在瓯剧的基础上又有了提升和蜕变。

这个专场的整体构思也很好,以四个折子戏为主体,其间用几个相对独立的音画片段加以串联。开场的《那年那秋》是专场的主题曲,“那年那秋,遇上你,遇上梦中的唱念……是年是秋,已然拥有,初心到永久。”这也是蔡晓秋发自内心的咏叹调,后面《往日晓悟》《初心永久》《遇上真好》则勾画出了蔡晓秋20年充满艰辛的瓯剧艺术人生,抒写了蔡晓秋与瓯剧的情缘,对瓯剧的热爱,从事瓯剧事业的幸福感,以及对师长、母亲、同伴的感恩之情,同时传达了瓯剧人的戏曲之美和生命之美。音画文辞优美典雅,旋律委婉悠扬,与四个折子戏融合成一个完整艺术肌体,充满了温润诗化的情愫,具有现代的审美特征。

这次来沪演出的还有《白蛇传》和《狮吼记》两台大戏,由吴鑫、叶媛媛、翁翔等“瓯三班”的青年演员担纲,他们青春靓丽,平均年龄二十来岁,经过八年的专业学习,现已崭露头角,两台演出,满台散发出青春的气息,真是后生可爱,后继有人!

如今,瓯剧在浙江已经非常红火,常常一票难求,且观众多为年轻人,这次来沪演出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希望温州瓯剧艺术研究院坚持剧种个性,挖掘、整理出更多瓯剧独有的表演艺术和传统剧目,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瓯剧特色,又具现代审美的新剧目来,在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猜你喜欢
百花剧目昆曲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橘子花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百花绽放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春来了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