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四百年,繁花开满枝

2017-08-23 04:38戴平
上海戏剧 2017年8期
关键词:狮吼许仙断桥

戴平

盛夏酷暑,在上海逸夫舞台却掀起了一股瓯剧热浪。瓯剧对上海观众来说是不熟悉的,但由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晓秋、副院长方汝将等率110多人的队伍、三台大戏来沪演出,其表演艺术水平之高,大大出乎上海观众的意料。剧场里掌声如雷,喝彩声此起彼伏,是对瓯剧这次来沪演出最好的回报和评价。在看完新秀版《白蛇传》后,很多观众直接去售票处排队购买次日青年演员主演的《狮吼记》戏票,不少观众连续看了三场演出。

这次来沪演出的三台大戏,“那年那秋”是蔡晓秋的个人戏曲专场,它以散文诗的形式,把传统瓯剧《玉燕记·磨房产子》、《装疯》、移植剧目《百花赠剑》和昆曲《亭会》完美地串联在一起,叙述了蔡晓秋从事戏剧艺术20年的不凡历程,展示了她“瓯昆两栖”的艺术才华。她善于从各种艺术样式中汲取营养,京之华丽、昆之细腻、越之灵秀一一融化在自己的表演之中。通过这次专场演出,观众领略了蔡晓秋在舞台上柔美清丽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天生丽质、沉厚聪颖的蔡晓秋在瓯剧艺术上的提升和蜕变。

演出反响如此强烈,除了首场演出蔡晓秋一炮打响之外,另一个原因是瓯剧舞台上出现了一群靓丽的青春偶像,一批整齐的青年演员,共有28人,名曰“瓯三班”。“瓯三班”是温州瓯剧第三批进学校作订单式培养的学员,八年唱念岁月,八年做打人生,“瓯三班”硕果累累。28名青年演员,生旦净末丑,唱做念打舞,个个都了得。这次来上海,他们展示了瓯剧这个有四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的艺术传承,声容并茂、绚丽华彩。演员们虽然年轻,但已能镇得住舞台。原以为温州人做生意本事很大、闻名世界,想不到温州戏也这样好看好听,瓯剧演员这样亮丽出彩,一点不输于京、昆、越、婺、绍,令上海观众赞叹!《白蛇传》和《狮吼记》两台大戏,就是由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青年演员担纲出演,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台下吃得苦中苦,台上方有真功夫。二十而立,出人出戏。二十而立,一举成名。二十而立,可喜可贺。吴鑫、张大生、叶媛媛、翁翔、郑朝文、余立杰等,都“揣着”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演员大奖赛的金牌银牌。

《白蛇传》是一出最考验唱做功力的戏。年龄只有19岁的叶媛媛饰演白素贞,徐步出场,甫一亮相,就获得了一个碰头彩。随着剧情的进展,她的端庄动人的表演和清丽温婉的唱腔,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移的女性(蛇仙)形象。《断桥》是全剧的一粒珍珠。锣鼓一响,演许仙的翁翔上场,琵琶与三弦齐飞,宽衣大袖的许仙失魂落魄地上台,又急又怕,又悔又慌,凄切切地唱“逃出金山把妻寻”,边唱边跑圆场,为逃避小青的追杀,跌打滚翻,跌倒时甩出了一只靴子,马上来个抢背,把靴子接住。再金鸡独立,欲套靴子。只听得小青在幕内高声一喝,許仙吓得鞋子套不上,慌忙中把靴子夹在腋下一溜小跑,逃下场去。这些巧妙的技艺动作,用在此地是恰到好处。瓯剧的《断桥》也令我们开了眼界,它不亚于被周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的婺剧《断桥》;这个“满场飞”的许仙,一点也不逊色于婺剧《断桥》中那个“跌不死”的许仙。在《盗草》和《水斗》两场中,演白娘子的郑朝文和演小青的徐阳阳,武功不凡。小青一人应对8个神将扔出的16根枪,手接脚踢,从容自如,近10分钟无一失误,满台花枪飞舞,令人目不暇接,台下掌声四起,为瓯剧出了这样优秀的武旦而喝彩。

《狮吼记》则是一出从昆剧移植来的做工戏。吴鑫饰演陈季常,把一个怕老婆、受惊吓又有点小狡猾的懦弱书生演活了。《跪池》一折,在40多分钟的表演中,对严妻又爱、又怕,表面驯服而心底叛逆的这样一个既可怜又可笑的巾生角色,表演难度极高,吴鑫认真向昆曲老艺术家汪世瑜和自己的老师方汝将学习,从人物的内心和性格出发,用极其生动传神的演技,把陈季常和妻子“爱而恶之”的关系,表现得很生动。尤其是苏东坡上场后,三人的对手戏,极具喜剧色彩,分寸拿捏得也比较准确。

“瓯三班”的青年演员,近年来还演出了传统大戏《杨门女将》、新编瓯剧《混天珠》和《奇巧案》等。《杨门女将》中18岁的杨蝶珊饰演佘太君,小老旦唱做俱佳、稳如泰山;《混天珠》是一台文武大戏,28名新秀整体上场,一批资深演员充当配角甚至龙套,衬托剧院的这批“宝贝”,显示了培养新生力量的良苦用心和高尚风格。

瓯剧新一代人才的涌出,是温州市重视地方文化名片、着力培养瓯剧人才的成绩,也是以院长蔡晓秋、副院长方汝将为首的院领导和艺术名家对学员们因材施教、精心栽培的结果。蔡晓秋说:“我是瓯剧的女儿,我愿意为了瓯剧的传承和发展,付出我毕生的精力。”在瓯剧圈内,蔡晓秋还有一个名字,叫“爱哭的院长”。听过她有些“哭”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2013年初,在杭州红星剧院,她为搭档方汝将竞争梅花奖做最后冲刺的专场演出。在谢幕时,她泪流满面,那是为方汝将“摘梅”成功、为瓯剧梅花奖实现零的突破而流下的激动之泪。正因为有这样的心胸情怀和艺术追求,蔡晓秋的身后才有这样一支优秀团队,支撑起瓯剧的枝繁叶茂和持续发展。她把培养青年一代视为己任,把每一个青年演员看作自己的弟妹,为瓯剧的薪火相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树四百年,繁花开满枝。我们在瓯剧艺术研究院来沪的这次成功演出中,不仅欣赏到了瓯剧的独特风采,同时也看到了瓯剧这个古老剧种的美好未来。戏曲演员是必须通过师傅带徒弟、口授身教心传的方式培养的,武戏演员更需要从小苦练“童子功”。这十多年来,前有瓯剧老一辈艺术家孙来来、翁墨珊、章世杰、王奋扬、朱秋霞、陈玉莲等老师的扶持;后有蔡晓秋、方汝将等“瓯二班”学员的坚守,成为瓯剧的主力阵容;现又有“瓯三班”青年演员的整体接班。后生可爱,后生可敬,后生可畏,前程似锦,前途无量。瓯剧艺术院有了这样一个人才梯队的构成,才人辈出,将保证瓯剧在未来半个世纪内不会断层。这个成就,是比三台大戏获得上海观众热情喝彩更为可喜的。

猜你喜欢
狮吼许仙断桥
不陪孩子写作业 不做“狮吼”家长
发胖也有好处
断桥不断
长相思
与狮吼会一起有意义地活
闲话狮吼君
许仙人
许仙人
千年等一蛇(二)
情证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