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隧道工

2017-08-23 06:47李康平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隧道铁路施工

李康平

少儿失踪之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也许是九十年代初,反正是那年秋月的一天,山西省榆社县云竹镇向阳村的一位陈姓村民,因为一个极为普通的原因,普通到事后竟然都想不起来到底是因为什么事由,反正他打了他刚刚放学回家的孩子。

孩子也一定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回到家,背上的书包还没放下,父亲就一边骂一边脱下右脚上的布鞋,举着鞋底板朝他打过来,结果使劲太大,竟然一甩手将鞋子打飞。孩子知道大事不好,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没再等他父亲脱下另一只鞋子打过来,就夺门而逃。等父亲光着脚追到门外,早已不见了孩子的踪影。于是就骂:“好你个狗崽子,有本事你跑,你跑得远远的就别回来!”

父亲的气话,没想到当晚就应了验。这孩子真的一跑就一整夜没回来。孩子的妈妈哭着向孩子的父亲要孩子。父亲没辙,带着孩子的弟弟妹妹满村子找孩子,问过了邻居问街坊,找遍了村子找田野、山岗、大小池塘,就是不见孩子的踪影。这一夜,孩子全家、全村都没消停。

一直到第二天上学的路上,同学们才又看到这孩子背着书包的身影。于是有人告诉孩子的妈妈。妈妈急急跑来,孩子已经走进学校教室。妈妈在学校门口等了一上午,一直等到孩子放学出来,妈妈一把抱着孩子,心疼地哭了,好像生怕他又跑不见了。

事后,家人问孩子那天晚上跑哪去了,怎么找遍全村都没找到?

孩子狡黠地笑了,领着妈妈来到自家院里新挖的地窖,指着说:“就这里。”

原来,新挖的地窖是垂直往下挖三米多,再向两侧挖三、五米好存放粮食、蔬菜,两侧的洞连起来就像一段地道,已经存放了一些刚收获的红薯。由于地窖新挖还没封口,大家也就没注意到里面会藏进去一个孩子,而这孩子恰恰就藏进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地方。地窖里的地道给了孩子极大的安全感,至少能躲过父亲的一顿暴打。饿了,他就生吃红薯,有水分,还有点脆甜。困了,就在铺着麦草的洞底睡着了。

就是因为孩子的这段儿时的记忆太刻骨铭心了,他2002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惊讶地突然发现大学招生专业名录里,竟然还有专门挖地道的专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填写了“西南交通大学地下铁道与隧道工程专业”。

带课老师知道这孩子的学习成绩实力,报考重点大学的电子、航空、信息化等热门专业应该很有把握,如果再努把力报考清华、北大也不是没有希望,为什么要报工程专业?老师问他是不是再考虑考虑,换个专业?他摇摇头,很有主见地表示不换了。果然,这孩子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他自己选定的大学专业,从此,也注定他和隧道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他就是中铁12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巴玉隧道进口工区的工区长、隧道工陈永。

从地道到隧道的华丽转身

陳永,2006年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当年全国基建行业正火热,从北、上、广来学校招工的建筑企业都到西南交通大学摆开擂台,争着抢招应届毕业生。陈永没有选择去北、上、广,而是选择家乡山西的企业,他与总部设在山西太原的中铁12局签约,从地道的农家子弟转身为央企的一名员工,而且如愿以偿地当了一名专门挖山洞的隧道工,实现了从小立下的愿望,他已经十二分地知足了。

尽管在大学里已经学到了许多铁路隧道技术方面的书本知识,可是他总抹不去小时候对那段藏身地道的深刻认知。那就是他自由自在的小天地。

他太喜欢他现在的开挖隧道的工作了。铁路建设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管前面有多大的高山阻挡,他们都能无坚不摧地在大山腹中开凿出一条平坦的钢铁大道。置身于亲手开挖的隧道之中,多大的高山险阻都挡在了洞外,他便有种儿时藏身地道那样的安全感,有种非常踏实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记得刚走出大学校门,来到中铁12局的隧道工地时,他还是一个没有一点现场施工经验的大学生。师傅第一次带他们刚来的大学生进隧道观摩施工,正好听到洞里掌子面放炮,吓得他赶紧跑出洞外,他还以为洞子要塌了。听到师傅在身后大笑,他才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重新走进洞内。他喃喃低语,小时候父亲在家挖地窖里的那段地道的时候,是不放炮的,黄土地上的窑洞、地窖都是用镢头直接挖,父亲在前面挖,他跟在后面装土往外运。而现在他要开挖的,不是父亲的小窑洞、小地窖,而是将来要跑火车的大铁路、大隧道。是要用炸药来爆破,用机械来开挖,他觉得现在他比父亲要厉害多了。呵呵!

这些年来,陈永走南闯北,一直专注于隧道开挖。工程指挥部安在哪,他就打到哪。谈起他参与修建过的隧道,他如数家珍:有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的南梁长大隧道;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区的宜万铁路红岩隧道;全长20.7公里、当时均为亚洲和中国第三长的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长大隧道;当时为我国高速公路第二长隧道的太古高速公路西山隧道;原神高速公路最长的野马梁隧道等等,加起来总长近百公里了。隧道工程施工的开挖班、支护班、衬砌班、测量班、试验班、机械班、技术班等各个工种工班,他都干过。

陈永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很快就熟练掌握隧道施工各工种、各环节、各流程的关键技术。干隧道开挖,他到掌子面一看,根据岩性就知道下一轮炮眼该在哪里打、每个炮眼该打多深、装多少炸药、爆破出来是什么样?干隧道支护,他根据围岩情况设计支护参数,能够准确判断在围岩自稳时间,快速完成一次喷射混凝土、打锚杆、联网、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等支护工艺流程。干隧道二次衬砌,他熟悉各种模筑衬砌类型施工方法,能够做到既加固支护,方便后期隧道通讯、照明、监测、防排水等设施施工,又美化衬砌外观。干测量,他熟知隧道各个点面部位的数据参数,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隧道开挖、衬砌不亏不欠、按图施工。干技术管理,他算得上隧道施工技术大拿,同事们有问题,都愿意先问问陈永该怎么办?每次也都能从他那里得到满意的回答。

隧道施工深不可测,随时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地质灾害,在陈永参与过的隧道施工中,围岩崩塌、岩堆、软岩、变形、断层、突泥、流沙、涌水、岩爆、高地应力、高地热力等等,几乎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风险,陈永都见识过、经历过、也制服过。在这个艰苦历练的过程中,陈永也完成了从小对小小地道留恋到对铁路隧道施工执着的华丽转身,他成长起来了,从一个农村走出来的稚嫩学生,成长为一个施工技术全面、熟练、精湛的隧道工了。

也正因为如此,当中铁十二局中标拉林铁路控制性工程巴玉隧道之后,指挥长点兵点将,特意点名从别的指挥部把陈永要来一起上拉林铁路。

瓷器活儿要的就是金刚钻

把拉林铁路控制性工程巴玉隧道比作拉林铁路施工的“瓷器活儿”,那是一点也不过分。

雅鲁藏布江在古藏文中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神水”的意思。她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北麓杰马央宗冰川脉发源,自西向东奔流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在流出藏南谷地进入桑日加查区段之后,雅江两岸海拔5500多米的大山更加向中间靠拢,将本来就狭窄的雅江挤压得更加拥塞不堪,雅江似乎也极为不满,发怒地咆哮着,江水也更加汹涌湍急地一泄百里,这便是被称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的大峡谷——桑加峡谷。

为了避开峡谷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拉林铁路便在桑加峡谷的喜马拉雅山一侧开凿巴玉隧道。承建巴玉隧道的正是陈永所在的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巴玉隧道全长13073米,隧道的进口出口都在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一侧的峭壁上,自然坡度最大达75°,地形陡峻,几乎垂直,而且都不通公路;进口下面便是深切峡谷、激流澎湃、狂呼怒吼的雅江,出口则在桑加峡谷东端的藏木水电站库区深达60多米的水域之上;隧道址区地面标高海拔3260至5500米,高差达2300米,隧道最大埋深约2080米。

2015年12月,巴玉隧道作为拉林铁路控制性工程先于其他标段开工,指挥长白国峰带领担任巴玉隧道进口工区长的陈永来到桑加峡谷,指着峡谷对面的山崖峭壁,说那就是巴玉隧道的进口位置,然后将巴玉隧道的情况给他作了介绍。

指挥长告诉陈永,巴玉隧道施工难度之大,就在于它虽然避开峡谷内施工的不便,然而也正是由于地形地势所限,峡谷内根本不可能再另外开挖斜井、横洞拓展施工。这就使得13073米长的巴玉隧道施工仅限于进出口两个作业面,你就是浑身有劲也施展不开呀!更为艰难的是勘探设计表明,洞内施工将会遇到中度以上的岩爆,这才是隧道施工最大的拦路虎。

最后白国峰指挥长对陈永说:“巴玉隧道可真是个‘瓷器活儿,就等着你这个‘金刚钻来制服它呢!”

指挥长走了,陈永却还呆坐峡谷边上,望着巴玉隧道的进口位置,一坐就是三个钟头不挪窝。直到吃晚饭的时候,进口工区的同事们才发现新来的工区长陈永怎么一下午不着面?有同事猜测:“是不是工区长刚来就被巴玉隧道吓到了,又跟着指挥长跑了?”

了解陈永的说:“不会,绝对不会。陈永不是那号人!”

后来,同事们还是在峡谷边上找到了工区长陈永。只见他在隧道设计图纸勾勾画画的,作了不少标记,笔记本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好几页。要不都说“生姜还是老的辣”呢,还是陈永匠心独具,一个下午对洞口地形地貌的观察,结合隧道设计图纸上给出的上千个技术参数,初步的隧道进口的入洞施工方案已经跃然纸上。

说他匠心独具,还在于他的眼睛不光只盯在隧道入口一个点上,而是由点及面,他盯得是更大的面上。就是金刚钻,也不能硬碰硬!何况这里可是青藏高原啊!隧道施工是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展开,高寒缺氧,连平地上走路都头重脚轻,气喘吁吁,此时他首先想到的还是人。人才是施工成败的决定因素。在这雪域高原之上,人能不能上得来,上来了能不能站得住,站住了能不能干得久,干久了能不能干得好。这些都取决于人。

在指挥长白国峰的指导下,工区长陈永带着大伙没有一上来就开挖隧道,而是先修便道、盖工房、搭便桥,先把临建和生活设施搞好了。让大家上来,吃,不但要吃得好,还要吃得有营养;睡,不但要睡得着,还要睡得香;玩,不但要娱乐,还要有益身心健康。

于是,出口工区最先建的临建就是厨房,配齐一应俱全的廚房电器,特别在高原水的沸点低,只有80多度,一般锅具做饭夹生,工区特意买来高原专用的高压锅具,从内地请来高级厨师,保证顿顿饭熟菜香。指挥部还安排专门人员车辆每周定期采购,给每个工区送来新鲜肉蛋蔬菜,确保营养供应。工区还建有职工文化活动室,业余时间组织一些棋牌乒乓台球书画摄影等适应高原特点的低运动量的各类文体活动,满足青年职工业余娱乐文化生活需求。职工宿舍也尽可能地建得宽敞舒适一些,淋浴间保证24小时热水供应。

这期间,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和设计、监理单位的专家也多次到巴玉隧道现场给予技术指导,并将控制性工程的巴玉长大隧道施工列入拉林铁路科研课题,进行科研攻关。陈永抓住这些机会虚心向专家学习请教,提出他对施工方案的设想和建议,得到专家们的支持肯定,帮助更加完善施工方案。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和中铁十二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帮助指导下,巴玉隧道进口工区做好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

2014年12月18号,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有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为证,有雅鲁藏布江的千山万壑为证,有藏东南各族人民群众和中铁筑路人为证,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长一声令下,陈永启动了巴玉隧道开山第一炮,这也是拉林铁路建设的第一炮,这宣告藏东南地区将结束没有铁路历史的标志性一炮,将永远载入西藏交通现代化的史册。

岩爆,岩爆,我来了!

尽管早在2.4亿年前,印度古陆板块开始向北朝着欧亚古陆板块俯冲、碰撞、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快速隆起、抬升,形成了今日的青藏高原。但是,青藏高原仍然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至今青藏高原的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拉林铁路正处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仍在隆升的边缘地带,活动山体内高原隆起抬升的向上地应力、大山巨大重力垂直的向下地应力和两大古陆板块横向碰撞挤压的水平地应力相互交织,三种高地应力大量积聚,在山体内形成巨大的应变能量。当山体没有受到扰动时,这三种高地应力势均力敌,还能保持相对均衡,给人一种稳定的假象。一旦山体有了裂隙,三种高地应力便集中朝着裂隙方向喷发出来。隧道施工,便造成了山体扰动,于是,隧道便给高地应力的释放提供了机会,对隧道工程造成最直接的灾害就是,在硬脆性岩体隧道表现为岩爆,在软弱岩体则表现为隧道大变形。这两种隧道工程灾害在拉林铁路的隧道施工中都有中强度以上的表现,而巴玉隧道则表现为岩爆。

当巴玉隧道进口顺利掘进到两千多米的时候,预料中的岩爆终于向筑路人示威似地宣告:岩爆,我来了!

当时是一次正常爆破作业之后,施工人员清理掌子面时,突然发现掌子面上的岩石块不等清理,便自动地一片片地剥落下来,还发生脆裂的声音。开始有人还开玩笑说,这是老天爷开眼,隧道不用爆破,可以自动掘进了。可是等到岩石突然爆裂,猛烈地弹射出来,差点伤及工人,这才感到事态不妙,赶快向工区长陈永报告。

工区长陈永听到现场人员报告之后的第一反应,便是高喊一声:岩爆,我来了!便冲进掌子面。

陈永接近岩爆掌子面时,岩石还正在爆裂中,大老远地现场人员就试图阻止陈永再靠近。陈永着急上火,对现场人员发了一通脾气:“我是工区长,我不上前,谁上前?我不了解情况,谁来了解情况?”

此时此刻,陈永没有一句豪言壮语,语气急促了一些,但话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却让大家很快镇静下来。陈永靠前仔细观察了岩爆现场,迅速作了记录,并用手机拍了岩爆现场一段视频,很快上报给工程指挥部。

中铁十二局指挥部白国峰指挥长和乔志斌总工程师迅速赶到现场来了。

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王建盛总指挥长带着工程技术专家也迅速赶到现场来了。

设计、监理单位的专家也迅速赶到现场,对巴玉隧道发生的岩爆进行现场科研攻关。专家经过现场调查说,拉林铁路高原高地应力地质特殊,隧道岩爆规模和程度均可能超過其他地区,对工程施工安全和工期会造成很大影响。

岩爆是隧道施工的世界性难题,专家们的科研攻关还在进行中,一时也提不出根本解决的好办法,施工却不能停下来等待。岩爆的突发毫无规律可循,有时是突然瞬间发生,有时又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在这种情况下,工区长陈永一方面加强隧道施工人员的被动防护,给掌子面施工人员买来军用钢盔、防爆服,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他一连几天盯在岩爆掌子面上观察,试图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尽力克服岩爆给施工带来的影响。

是陈永匠心独具,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几天的现场观察摸索,结合翻阅国内外大量的隧道施工岩爆防治资料,陈永找出了他的一套“十八字令”的办法来克服岩爆。这就是“勤观察、预处理、弱爆破、少扰动、强支护、重安全”。

勤观察,就是掌子面爆破之后,第一时间采取看、摸、听的方式仔细观察,看爆破面岩石颜色发绿的、渗水的,摸岩石有裂缝、发潮的,听掌子面没有岩石开裂声音的,就肯定不会发生岩爆。反之爆破面光溜、干燥、能听到岩石丝丝开裂声音的,就极有可能发生岩爆,立刻启动岩爆应急处置预案。

预处理,就是爆破后,对掌子面进行预处理,清理危石、钻地应力释放孔、强注水软化围岩等,将大大减少或弱化岩爆的发生。

弱爆破,少扰动,就是减少炸药的填装量,进行小进尺光面爆破,尽可能地减小对岩爆区域围岩的扰动,弱爆破之后岩面应力保持相对均衡,延缓岩爆发生。

强支护,就是加大支护参数设计,根据岩性加密加长锚杆、及时喷射混凝土,强化隧道支护,有效防治岩爆。

重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岩爆应急预案,采取最高等级的防护措施,防止岩爆对施工人员的人身伤害。

同时,中铁十二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也加大设备投入,给巴玉隧道进口工区配备了一台三臂液压凿岩台车进行30米超前地质钻探预报,配合地质雷达对围岩情况进行超前探测,配备一台三臂液压凿岩台车开挖作业,一台湿喷机械手喷锚支护作业,以及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形成从超前地质预报、开挖、喷锚支护、装碴运输等全流程机械化作业,既减少人员投入,确保人员安全,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在陈永的带领下,巴玉隧道进口的施工又开始顺利向前推进了,目前平导洞月成洞210米以上,正洞月成洞180米以上,进口平导洞的工期由原先滞后赶超到超前2.4个月。

永远的隧道工

在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组织的劳动竞赛中,巴玉隧道进口平导多次获奖,2016年7月还荣获单月辅助坑道创纪录奖。

工区长陈永本人也屡屡获奖,被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评为拉林铁路优秀施工架子队队长,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中铁十二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技术员、敬业标兵、青年岗位能手、实干先进个人,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2016年铁路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火车头奖章。他的科技论文《三台阶七步流水作业在西山隧道的应用》、《复杂地质条件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等,也先后在《山西建筑》等科技期刊上发表。

赞他获奖无数,荣誉有加,陈永淡淡一笑,说:“这些都只能表明一时一事,过去就过去了。而我还是我,永远的隧道工。”

永远的隧道工!这就是隧道工陈永的追求。

在巴玉隧道的掌子面上,什么时候都能看到陈永的身影。凿岩开挖,陈永在现场细心地作技术指导;爆破出碴,陈永也在现场调度指挥车来车往;断面支护,陈永还在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检查。又一个工序循环开始凿岩开挖了,陈永准在掌子面上。别人一个工序干完出隧洞休息,他这个工序刚跟班干完,下一个工序又上去了。架子队的农民工说,只要在洞子里看到陈永在,我们的心里就踏实了。

陈永平常和大家有说有笑,没有烦恼。他的个子不高,换上肥大的安全防护服,穿上高筒雨靴,头戴安全帽,从背影看上去,和农民工没什么区别。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个子,一进隧道洞里,却立刻像换了个人一样,内心里充满着强大的正能量。

一次,他从二衬班打隧道衬砌的现场走过,突然感觉有点什么不对头。他又返回来看着二衬班工人灌注混凝土砂浆,他一眼看出混凝土砂浆流动得要快那么一点点,他将手伸进去抓起一把混凝土砂浆,砂浆从他的指缝迅速流出。他果断地叫停,指出这车混凝土不合乎标准要求,水加多了。他叫来试验班取样检测,果然这车混凝土砂浆含水配比高出标准0.02点,也就是说一车八立方米的混凝土砂浆,大约仅仅多加了一桶水。

陈永叫来衬砌班长,告诉他这车混凝土砂浆全部报废,重新配比。

衬砌班长心里佩服陈永的眼光厉害,任何一点马虎都休想在他眼皮底下蒙混过关。口里却委屈叫喊着:“这不是浪费了吗?能不能这次将就着用了吧,保证下不为例!”

陈永严肃地跟衬砌班长说:“没有下不为例。这次我把你放过,就是一次犯罪!”

接着陈永耐心地跟衬砌班长把道理讲清楚:混凝土中,除了空气以外密度最小的就是水了,混凝土的用水量越大,混凝土的密度越小,强度就越低。在隧道施工中,每一车混凝土都是唯一的一次,一次质量不合格,导致隧道衬砌强度不够,那就等于在隧道里埋设了一个定时炸弹啊,随时都有可能毁了整个隧道啊!

一席话,说得衬砌班长心服口服,可他还是没明白,陈永怎么就能一眼看得出混凝土砂浆不合格呢?

隧道测量班在隧道施工中起到引导和修正开挖方向的重要作用,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按隧道设计图纸的参数在现场放样,施工人员按放样开挖、支护、衬砌,这样才能保证隧道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有次测量班在隧道中线放样,按规定要求台车铺轨要将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相吻合,这样才能以放样中线为基准去开挖。可是由于地形原因,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总是相差三、四厘米,怎么对也不能相吻合。为了赶时间,放线员将台车的中线往一边移动了三、四厘米,人为地将两者相吻合。

陈永当时正在测量现场,就感到奇怪了,刚才还报告说错位三、四厘米,怎么台车轨道没有移位,就自动吻合了?放线员再次报告,确认真的吻合了。

陈永还是不放心,自己爬到台车上去检查确认,结果发现了台车中线与隧道放样中线是怎样相吻合的。他狠狠地批评了放线员,当场责令测量班换人,并要求立刻纠正,重新对位。

事后,放线员主动找到陈永检查错误,陈永批评说:“你要知道如果台车中线和隧道中线两者错位,后果十分严重。轻则导致隧道超挖或欠挖,造成误工或浪费,将错位延续下去,就不是错位三厘米、四厘米的小问题,而是错位三米、四米、十几米的大问题,甚至将导致隧道因开挖偏移错位而报废。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你、我都负不起!”

从此,这位放线员吸取教训,不但自己工作不敢再马虎,而且还自觉监督别人都别马虎。每次不管谁放线对位,他都主动再检查确认一遍,把陈永告诫他的话,给同事再学说一遍。

这就是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就是严格要求、师徒传承的拉林铁路工匠。在外人看起来是粗线条的铁路隧道施工中,也一直在追求着只有自己能感受到的完美和极致。

在陈永的示范带领下,巴玉隧道进口工區的施工人员虽然身在雪域高原苦点、累点,但工作生活是团结的、快乐的。而支撑他们能够在高原坚持下来的,不正是这种可贵的工匠精神吗?

美哉,雪域高原!

壮哉,巴玉隧道!

赞哉,永远的隧道工!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隧道铁路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进击,时空隧道!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