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寸草心

2017-08-23 04:39潇琴李欣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水土安溪

潇琴 李欣

暮春时节,我们来到厦门见到了王水土先生,他正在办公室忙碌,知道我们来意,沏上故乡的茶让我们解渴。他身材中等,举止稳重,那走过似水年华平和智慧的脸上,蕴含着饱经沧桑后依然的厚道和淳朴。

王水土,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因五行缺水缺土,相命先生为他取名水土。水土两字,像他的人一样,如土地质朴厚道,似流水纯粹洒脱。有时他更像是一杯茶,经得起品味。不同的是几经沧桑历练以及后天的自我修养,气质里比一般人更多了睿智和儒雅。王水土的父亲一生和泥土为伴,农忙务农,农闲当挑夫,从漳平挑笋干、香菇、土纸去厦门同安,再从同安挑盐回安溪,维持家计。母亲是小脚女人,贤妻良母,育有五男一女,一男夭折。父母亲为了让四个儿子都能娶上老婆,带领儿女们起早摸黑地劳动。儿女稍有偷懒,父亲就训斥。母亲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过年时才能让儿女们吃上一小块肉。一家发展到15口人时,一餐还没煮上一斤米。有劳动力的男人才能喝到有米粒的稀饭汤。母亲和女人们喝的全是饭汤水,可以照到人影。一家的衣服补了又补,冬天赤着脚。全家没一个吃闲饭的,小孩子要提着篮子去拔草养兔子,再大一点的就要去当放牛娃,母亲在家料理家务,其余的都上生产队劳动。男人最高十个工分,女人最高五个工分,每个工分不到四分钱,就是这样靠生产队的工分分红。靠生产队的口粮忍饥挨饿去换钱,靠舍不得吃的鸡蛋、兔子、鸡、鸭去集市上换钱,靠好家风的同甘共苦、齐心协力,靠父母亲的潜移默化、教育带领,把一个一个的儿媳妇娶进门。四兄弟、四妯娌大家同锅饭汤共同打拼到各自都有了孩子才分家。艰苦奋斗的年代,造就伟大的家风,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王水土是幸运的,因贫困,五个儿女中只有他读书,是唯一上初中的孩子,最大的梦想,是初中毕业后能考上南安师范,当一名小学教师,跳出农门,为父母亲争光,为家庭争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那个成分出身决定人一生命运的年代,他的师范梦彻底粉碎,1966年王水土回到生产队,开始一天三个工分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劳动,一直挣到十个工分的全劳力,各种农活成了行里把手,不是成分原因就当上了生产队长。王水土吃过米糠、野菜、芭蕉杆、金钩刺骨头,在饥饿和强劳动中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早早承受了生活的苦难和洗礼,学会了木工、泥水工、印瓦工。当农民工的足迹遍及闽北、闽西。走过了不堪回首的年代。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4年,是王水土人生的新起点,他凭着木工的一技之长进入了五甲大队竹木工艺厂,同样是拿工分,但告别了日晒雨淋的田间劳作无比满足和喜悦,因此在珍惜中奋发,在热爱中有为。从木工技术员到供销员,再到厂负责人。产品竹编远销欧美,竹筒席销往香港、东南亚。棕棚床和文体制品内销到上海、南京等地。五甲竹木工艺厂成为安溪县有名的乡镇企业,来参观学习的很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王水土被选为县人大代表、而后政协常委到退休。

1985年,是王水土人生的又一个节点,因五甲竹木工艺厂于1984开始以五甲大队的名义给杭州钢铁厂发运铁矿砂,王水土又多次建言乡政府发展感德的礦业,1985年他被调到感德矿产开发公司任经理,月工资是企业级的最高工资,户口转为商品粮户口,和当时企业办主任吴成来这位土改的老干部、老支书的工资一样高。吴主任开玩笑地勉励王水土,“我这个老革命还不如你这个新革命,要努力工作,报答政府的信任和期望。”是的,以前入团、当生产队长、当民兵都不行,如今镇府给我这么多的荣誉和这么高的待遇,倍感使命在召唤,哪怕是万丈深渊,也要奋然前行。新的岗位新的起点,王水土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报期望。这个厂一直是感德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直到现在,这面社会主义旗帜还在高高飘扬!感德铁矿业和感德铁观音并列为感德的“二铁经济”,而且培养和造就了很多矿业老板。奠定了感德矿山的基础。他被公认为感德的矿业鼻祖。

1992年是王水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向往大海的辽阔。直觉告诉他,锅壁的油总是往锅里流,现实告诉他城乡的差别是巨大的。他毅然举家迁往厦门,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厦门星波冶金矿业有限公司。把拼的意念投入到搏的激浪。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领略了涌浪也收获了波光。并实现了他最大的人生愿望,让饱受苦难的家族、乡亲,走出封闭的大山,融入大海,融入城市,成为厦门人。改变了世代命运,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繁华、便捷、福利。接受了城市好的教育和新观念。让家族更有后劲和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2003年受县政府的召唤,王水土回乡以矿救灾组建潘田铁矿并被聘为总经理。他们边生产,边整村移民近3000人。2005年12月,担任潘田铁矿总经理的王水土任期已满,他的告别辞充满深情:“三年的总经理岁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多少酸甜苦辣奔涌心间,用感恩的心做人,用热爱的心做事,是非功过,历史自有评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民主透明,账目清楚,尽力而为,问心无愧,社会效益已见之社会,经济效益已见之于股东,有账可查,有目共睹,心地坦然……”是的,王总信奉“人在做,天在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水土错估了有一波的“奥运经济”,在资源热的大背景下,组合三个股东挺进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煤矿,出现了在感德排长队挤兑银行存款参投王总煤矿的风景。很多人抢时间跑到临近的剑斗、长坑甚至专列到县城取钱参与王总的投资。足见众人对王水土的信任和王水土历史形成的魅力和形象。然而,北京奥运会过后,并没有“奥运经济”的出现,加上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煤价“飞流直下三千尺”。2011年上半年,王总用“奋勇突进是英雄,激流勇退也好汉”的果断,得到另外两个股东的同意,以大空间让利为吸引,以保本为底线,迅速转让成功。避免了后来的血本无归。王总在庆幸之余,至今还心有余悸。更大的愧疚是辜负了那么多投资者的信任。没有给投资者带回投资红利的自责和痛苦还一直缠绕着他。正像他告投资股东的信上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当初在花甲之年当作人生的第二个加油站,满怀豪情来,现在我只得甩甩衣袖,抖落满身的煤灰和尘埃,挥挥手,携着无奈,揣着伤感,带着感慨,告别内蒙古的云彩,沉重的心灵却轻盈不起来。我没给投资股东带回利润,辜负和有愧于乡亲和朋友对我的信任和对我的爱。这内疚和痛苦将伴随着我晚年的岁月长留在我心海……”王总一生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内蒙古投资天不从人愿。但这种自责,对投资小股东的负责、敬畏、感恩令人动容和感动。

当人们感叹,王总创业四十三年成功不易,长期做善事好事不易时,他淡然一笑,意味很浓:“我不算成功,也不是很有钱,但我努力了、付出了问心无愧,能像一棵小草一样常绿,为社会持之以恒地做贡献我已经很满足。”是的,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两年半,而王总做企业作了四十三年,依然笑在春风里,保持小草常绿。他违心违法的事不做,站得挺直睡得安然。于自己像云朵一般轻松,于别人像湖泊一样宁静。做企业做到此等境界实在不多。如今,他已将企业交给下一代去经营,他说这样我可以腾出手来做一些务虚工作。王总乐于做些公益、慈善事业,一点也不务虚,他是厦门泉州商会创会会长、厦门安溪商会监事长,一直坚持着公正、公平、廉洁的理念,为商会做些有意义的事。王总今夕对比感慨万千:现在人多自由,言论也自由,生活发生了巨变,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走遍全国,我今年已经六十八岁要快乐过好每一天。有句诗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总希望人人都过上好生活,人人事业有所发展,对教育事业更是无微不至热心关怀,把他当成人生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他的家族观念很强,家族有着团结和谐、互敬互爱、孝敬父母、同心同德的优良传统,有些投资他都给兄弟平分了,一群的侄儿和乡亲被他带到厦门走出大山,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他相信兄弟同心,力可断金。

王水土先生是孝子典范,整个家族都有孝敬老人的好传统。他常说:“父母,冬天是儿女的一盆火,夏天是儿女的一把扇。写尽所有的文字都难以表达。”赡养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双亲的爱时时在他的脑海里回闪,在他血液里流动着温暖。父亲在73岁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悲恸万分的他把更多的爱给予母亲,在母亲偏瘫十几年的日子里,他不厌其烦地尽人子孝道。四个兄弟妯娌轮流护理照顾。87岁的老母亲辞世时,他就有一个愿望,建一个多功能的怀德堂。以怀念祖德,缅怀父母之思。建怀德堂的意义还有怀念家乡感德之意,让他乡后代能寻根拜祖,不忘根在感德。他常说:“没有安溪感德这片土地养育了我,就没有我的身体和事业。”感恩之心苍天可鉴!再者,怀德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及家训和榜样的传承。有道是富不过三代,王总在这句警示中得到启示,不要忘本,中华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警示家人成功后不赌不嫖不养二奶,一心一意干事业,让企业长久不衰做强做大,利己利他,行善立世。他凝重地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高尚的精神可以流传千年。王总又提议要出一本可以传世的《怀德堂叙事》,家人人手一册。他还为怀德堂族人立下家训:处世德智毅善,齐家孝勤协和。即:传家创业勤为本处世立身德当先。家业兴创、代际传承中,勤为本份,秉承勤劳不懈、奋发有为的行为作风;做人处事、待人接物时,德为先范,坚守仁德博爱、崇善守诺的道德准则。才能有团结和睦、孝敬老人、互帮互敬的好家风。王总常教育子女,“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怀德堂是他与族人、乡亲的精神家园,不仅仅是财富的传承,更是精神的永恒。他担任安溪开闽王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每时每刻以先人为榜样,继往开来敢于担当。

当我们驱车行驶在王总的侄儿宝山出资自建的五甲村村路上,弯弯的道路,穿过翠绿的田野,右手边一条溪流哗哗哗欢快地流淌着清澈无比。左手边就是典型的传统建筑怀德堂。走到大院门口,迎面一对石雕的童男童女恭敬地立在“吉祥”“如意”的底座上微笑地拱手迎宾,右边有一块石刻的鎏金大字“和”,门内与之相呼应的是“根”。根的情结赫然醒目!

進院门,怀德堂正面两边各有石雕立体大象,象征“和谐”,迎面是怀德堂大门,两边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门楣上是中国侨联主席林军题写的“怀德堂”鎏金书法。门上方的牌匾写着“开闽传芳”四个遒劲大字,由福建省原省长、国务院商务部长胡平题写。不禁让人联想起“开闽第一”的闽王王审知带领先民开拓闽疆的历史。他对八闽的丰功伟绩,由著名书法家白鸿竹书写。大门对联:“怀纳三江思晋水,德参八极赋闽山。”为国家级楹联专家梁贤文所作,门叶上,左“宗功”右“祖德”,也为国家级书法名家王松龄题写。好气魄的一批对联和颇有水准的书法,文化气息扑满而来。走进大门,可见陈伯钦篆体:“怀抱溪山登五甲,德临岁月转三轮”。擎天立地进口红木圆柱上的对联映入眼帘:“怀崇草苑黎堂锦绣,德拱月星奕后昌明。”此对联,由中国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章书,对联除其良好寓意之外,其内含的“天机”在此一解:“草苑”,是王总家族的第一个祖屋,“月星”“黎堂”“奕后”是他们依次修建的祖屋。可见王总是念念不忘根的情意。沉浸在浓厚高雅的艺术殿堂,不禁感叹:一座闽南独特的祖宇,居然有这么多全国的政要、名人为其撰书匾额、对联,这不是社会各界对王总厚德高风的真情认可和崇高敬仰吗?当可标榜今朝,传芳奕世!在怀德堂有两幅黑白摄影镶在镜框里,让我们较直观的看到了当年一片溪床荒滩建成了如今的怀德堂。不仅改善了村景,还成了墨宝荟萃之地、村民休闲场所。建筑、雕刻、整体布局精湛独特,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可以传世。

怀德堂正位供奉着王总父母的肖像,是用景德镇瓷所制,可长久保留,可见王总的一片孝心。对联上书:“孝恒万古三杯酒,思念千秋两柱香”横批“孝行长思”。深切表达了对先人的爱戴与思念之情。

“怀恒孝悌敦亲睦族,德秉义仁知地恩天”此对联凸显一个“和”字,为老省长胡平所书。内涵满满的感恩。上方的“怀德堂”由台湾同宗亲王金平所写。真实写照了两岸血脉相连、同根同族一家亲。面向大门,是中国书法大师、楹联大师王庆新的手笔:“怀萦列祖千秋训,德启后昆万代贤。”进门左墙上有一“墨宝存鉴”,将二十位名人、雅士题写的“怀德堂”镶嵌在一起,人文荟萃,墨迹留香,可见一斑。习书法者,可以临摹。更为可贵的是怀德堂内的二十多根红木圆柱,都刻着名人对联、书法,品质高尚让人目不暇接,右边墙上对应着“怀德堂记”。惊叹之余,浏览着四周精致的红砖墙上悬挂的“源远流长”“仁义礼智信”和时任中共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题写的“怀德堂基金”等牌匾。我们围坐在怀德堂象形中国地图的茶几边,品着安溪陈年老茶,享受文化精神的洗礼,观赏着名人墨迹和红砖、木雕,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每个人的血脉里默默流动。交谈中,说到怀德堂基金,王总在家乡投资矿山、自来水厂、水电站等投资利润和街道店面租金收入,不让儿子继承,不流出家乡,每年的利润分红全部进入怀德堂基金,用于为家乡的慈善、教育、扶贫济困。他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要靠自己骨头长肉。还教育孩子有能力时,要把厦门的钱反哺家乡,包括家庙怀德堂捐出作为五甲村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早在1980年王水土把承包五甲竹木工艺厂的利润让自来水流进了乡村的家家户户,从此水龙头解放了水桶。1984年他又设立了五甲村扶贫教育基金,资助贫弱群体发钱发物和奖励考取大专、院校的乡村子弟。1996年开始,连续22年春节,王总都从厦门回家乡给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压岁钱,他资助上大学的学子累计上百人,还为安溪十一中设立教育基金,25年教师节捐款到场,直到现在每年20万元,被前政协主席苏宇霖称赞为“安溪教育第一人”。面对众人的赞誉,他谦逊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有能力就要做善事好事,修路、搭桥、公益、慈善,要尽力而为。”王总做好事善事,不以善小而不为。

王总确实在尽力而为,怀德堂入大门左侧有一个图书阁,上写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有上万册书籍供乡亲们阅读。他说:毛主席喜欢读书读出了一个新中国。我们今天生活好了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王总工作闲暇之余把看书读书当成生活的一大乐趣,如今他的书籍不知不觉已有一万多册,有的书籍让他爱不释手且有收藏价值。爱书成癖的王总从书中汲取许多人生的精华,他深知读书其中三味,安溪十一中的图书馆就是他个人捐资的。

说到怀德堂他满怀信心:“二期公园土地还要去买,我计划建一个怀德堂公园,建怀德堂步行道、绿化带、栏杆、凉亭、预计方圆两公里。让乡亲们有个休闲的好去处。”他向往着,勾画着美丽乡村的图景。

和当地文化人士一起来到安溪县第十一中学,年轻有为的龚校长接待了我们,说起王总他滔滔不竭地打开了话匣子。王总早年就开始关心教育事业,1993年,王总就开始在我们学校以矿产公司的名义成立教育基金,不负众望他出任了董事长。二十多年来,每年教师节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从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和全校师生欢度教师节并激情讲话,全体教师被他的尊师重教深深感动。到现在为止他已累计捐助近300万元给安溪十一中,他关心教育事业就是这样真诚、真心,二十五年如一日,不容易、不简单。2009年学校要三级达标,需要图书馆配套,王总动员儿子、儿媳、亲家将婚事费用50万元捐了出来。在2009年11月10日安溪十一中图书馆成立那天,王水土热情洋溢地发言:“我请求,不要把‘王水土图书馆的牌匾挂上去,会让我不安受不起。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11月17日,福建电视台报道了王水土一家的善举,采访中他说:“首先要感谢我的亲家、亲家母,把一个漂亮女儿嫁给了我儿子,同意女儿的婚礼移风易俗支持光彩事业。”有幸的是学校图书馆,被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和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授予“王水土省级爱心图书馆”。王总功不可没,他还时常来学校座谈、指导关心教师和下一代。在座的都被王总的善举和公益心深深感动。在这个世界上,比王总有钱的人很多,但动辄举行一个生日、婚礼不是成千上万,而是上亿,如此奢华,却不愿为慈善事业做点滴贡献的大有人在。相比之下王总总是不顾身份流连于便宜的小店小摊,对自己小气异常,今年国庆节安溪友人请他吃饭,高档酒店、海鲜楼他拒之,选了一家每人只需20元“咯摊”小吃。而捐资却是几万几十万,怎不让人肃然起敬?友人说,你辛苦奋斗省吃俭用几十年如今要善待自己。他说,我们能吃饱喝足已很幸运,在这个世界上多少人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奢侈排场为我不耻!王总的话语掷地有声!是的,当今富者,或铺张浪费挥金如土,或风花雪夜纸醉金迷,而王水土依然与结发妻同甘共苦、携手人生。有人约他“潇洒走一回”,他声色犬马一概拒之,友人约他打扑克,他从不赌钱。别以为王总在生活中是脱离时代的老古董,他衣着得体,搭配和谐,儒雅风趣、车开的帅,字写得灵秀工整,站在台上发言时落落大方,表达能力强,文采飞扬……

“人要懂得知足,要懂得感恩,王总就是这样的人。”龚校長充满崇敬的说。他取来今年学校教师节暨开学典礼上王总的讲话稿,我们传阅后被他的流畅、生动、形象的文采深深吸引,被他真诚的激励和殷切的期望所感动,被他不忘初心做人做事的信念所折服。这时我们不禁想到王总的办公室悬挂着的“舍得”“感恩”“诚信”和一幅扇面兰花,这难道不是他的初心写照吗?如兰花的幽香在朴素的办公室里徐徐散发!王总已是花甲之年,他深感“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他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勉励他人也勉力自己,坚持自己的梦想,正如他在发言中说的:“老师们、同学们,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我不忘初心,继续捐资20万,以表对家乡学校的拳拳心、盛盛意,我们共同将不忘初心的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

王总不仅说到也做到,从来不伪不虚不空。这是他一贯的风格,几十年如一日。这次的采访之行和采写,笔者终于领略到他的作风和认真、质朴,稿件几易其稿,绝不能有丝毫有误和偏颇。王总不是豪商巨贾,但无论企业经营是盈是亏,他都将理财基金年化率百分之十五的回报,不少分毫地连同20万元捐款准时在教师节一起兑现。

一位受王总资助过的感德十一中的学生,当她考上了厦门医高专的助产专业,她的人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她在感谢信中写道:“……不辜负您的帮助,争取在强大自己的同时也能像您一样帮助别人……”是的,王总的善举不仅仅影响着他人的命运,也影响着一颗颗的感恩之心。

王水土高远的人生境界,在于他的一言一行中:“一个人要爱国,首先要爱乡,对于家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稍稍有能力时的八十年代起,我就燃烧一个心愿:我盼望和谐社会之花永不凋谢常开人间,我盼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万木争春满山岗!”于是他各种捐资不以善小而不为。他说:“我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我尽力、我喜欢、我奉献、我幸福、我给予、我满足。”

一个人做好事、善事不难,长久地做好事、善事很难,不间断的连续做好事、善事难上加难,做一辈子好事就成了可以捧读的经典。这难道不是怀德精神的最高体现?!

此刻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在耳边回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的,王总是感德的优秀儿子,他时刻在感恩故乡母亲!

正如他在2012年开学典礼上发言:“……我生活在厦门的天高海阔,我心中仍装着家乡大山的巍峨……我想,没有国家民族,就没有我们前进的方向,没有故土,就没有我们心灵的寄托。我要每年捐资20万元,不断扩大感德矿产公司奖学金,这是我的承诺,也是我的坚守,爱没有终点,梦就没有终点……”

返回的路上,王总的发言稿上的心声历历在目,震撼人心,敬佩之情油然而起,让我们一行感叹不已。

车在安溪感德的路上奔驰着,我们观望着窗外充满生态美的绿色风景,王总突然紧急刹车,大家抚着心,眺向车窗外,原来是为了一只横穿公路的犬,他的举动不经意间流露了他的一颗善待万物的慈悲之心。

王总定了定神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开车前行。坦然、从容。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前行的路上有无限的风景!

怀德堂里有故事,其实王总的故事就是一个无需杜撰的传奇。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水土安溪
预防病毒
故乡的水土
安溪铁观音秋茶飘香
一物一人识安溪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故乡的水土..
故乡的水土
偶尔矜持,偶尔放肆
故乡的水土
耕耘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