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学的教学探索

2017-08-23 06:10李晓磊李丹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李晓磊++李丹

摘 要:本文介绍了《功能性食品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授课,问题提问式教学以及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灵活考试形式和考试题目等几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问题提问式;教学实践;灵活考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標识码:B DOI:10.11974/nyyjs.20170607001

功能食品概念主要是来源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内更多的是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功能性食品是指声称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功能性食品越来越重视,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和教学也越来越重要[1,2]。

功能性食品学与多门课程交叉,涉及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烹调、医学等多学科领域[3]。因此,食品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非常必要。

1 引导学生参与授课,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功能性食品学涉及的领域较广,但一般设置的课时并不多,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不局限于以前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按照老师讲授概念和理论,学生做笔记的教学形式,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只有引导学生参与讲课过程,全体学生(包括平时出勤不高的学生)都会引起极高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将功能性食品涉及的学习内容,如植物类功能性食品资源,功效成分等按小组和个人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并且制作PPT,在课堂中讲授。这样方式有效的利用了学生课余时间,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并且积极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自信心加强,学习效果非常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方式要严格控制学生讲授时间,否则影响教学进度。

2 采用问题提问式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学与小组讨论,深入解决问题[4]。与学生参与授课方式相结合,实践证明,它能够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可度,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问题提问式教学模式重视启发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4]。让学生参与授课,可以事先准备相关问题让学生选择,之后学生在课堂讲授之后,其他同学对其讲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果当堂课无法准确回答,下节课再进行解答。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协助学生,找出重难点,根据小组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开展讨论,并对学生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同时,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授课教师要始终掌握最前沿的功能性食品发展动向,以便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使学生接触全新的知识和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

3 增加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

食品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功能性食品更是工业化、产业化、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结合的前沿产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本门课程中就有着甚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授课教师应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并从事过相关的试验研究[5]。比如本人有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提取、改性和体外功能性等方面的研究背景,授课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部分试验过程进行介绍,能很好的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采取让学生自己设计相关功能性食品,对其功效进行试验的实践过程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中,指导学生利用虫草菌丝体粉制备虫草饮料,让学生先查阅资料,随后设计制备饮料,将研制过程撰写论文并发表。同时,后续同学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一系列虫草功能性饮料产品,以此项目为基础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得了全国铜奖。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灵活的考试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考试中,不采取传统试卷方式进行考试,不以出勤为主要考核指标,让学生们对本学期其他组学生的讲授内容进行回忆和陈述,并启发学生设计一种功能性食品,灵活的考试形式,能有效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期末,指导学生将课堂讲述内容整理成综述,以书面形式对学生参与教学结果进行考核。

本人有多年的科研实践和教学经历,学生普遍很喜欢功能性食品学课程,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家庭中,有的同学给母亲制备玫瑰茄花茶,反馈功效很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改进了功能性食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完善了教学模式,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6-8]。

以上功能性食品学课程中的各种教学方式协同应用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耀广.功能性食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郑建仙.功能性食品学(第2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

[3]张小莺,孙建国.功能性食品学[M].科学出版社出版,2012.

[4]李萍.PBL 教学模式在食品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观察,2017,6(8):73-74.

[5]林金莺,战宇,刘鹏.《功能性食品学》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J].广东化学,2016,43(16):209,213.

[6]臧延青.功能性食品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2014(9):78-79.

[7]张宪霁,章协平.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提高营养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2008(8):72.

[8]孙涛,肖灜,田怀香,等.《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386-388.

作者简介:李晓磊(1978-),女,吉林集安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酶学和功能性食品。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