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视野的宏观管理统筹对策研究

2017-08-24 06:23王玉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王玉远

【摘 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宏观管理统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宏观管理统筹的原因及其具体政策。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实践基础,探讨了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具体对策。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verall macro management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reasons and specific policies of macro management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basis of overall supply management and demand management in China's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for overall supply management and demand management.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筹对策;供给管理;需求管理

【Keyword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verall strategy; supply management; dem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13-02

1 引言

宏观调控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还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扩大内需、保持“四个稳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保持经济平稳并且较快增长,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企业运行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 我国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理论分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的市场经济正处在转轨过程中,还不是单一的市场体制,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存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调控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结合起来。

2.1 市场体系不完善要求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我国从农业国起步,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较低,面对的不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性导致政府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梗阻”现象。我国市场体系的分割较为明显,其导致了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实现程度低,大量的微观经济主体相互之间是分离和隔绝的,面临不同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价格有明显不同,面临不同的技术条件和资产报酬收益等,这就使得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实现效果不同。

2.2 二元经济结构要求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经济体系中存在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分化。反映在金融政策的实施上,就是政府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实际只对发达地区和部门以及高收入人群[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地区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其他地区和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各地区和产业在收入、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拉大,使发展快的地区和行业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和行业发展更慢。地区和产业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形成地区性、产业性的二元结构。

面对历史因素造成的我国经济二元结构,我们所能采取的宏观管理手段只能是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面对我国的二元经济,从供给管理角度,通过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启动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领域。

2.3 两个调控主体要求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公共选择经济学认为,即使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政策,也要注意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中可能引发的低效率问题。在市场活动中,经济主体是将成本和收益联系起来决策的,而在政府活动中,则无需考虑成本和收益的联系。政府在进行调控时,会使用较多的社会资源,所需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或其他提供给政府的非价格收入。

政府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发挥自身就存在许多局限,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又存在体制方面的局限。过低的利率导致了旺盛的资金需求,但却导致了资金供给的不足。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的主体利益相对独立性加大,政府之间的博弈开始出现,这些因素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实现有相当大的影響。

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管理的对策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对整体社会财富增长的宏观表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有序发展的有效标志,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来衡量,解决的是“有多少”的问题;经济发展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发生的与社会经济相关各方面的变化描述,其指标主要有比例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企业效益的提高,经济发展解决的不仅是国内生产总值“有多少”的问题,同时还要对经济的发展形势“有多好”进行阐述。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发展中体现出了质量低、效益差、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此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快速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改变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提高产能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管理创新方面发展。

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要在优化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2]。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结构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合理构建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必须主动利用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增长,同时必须全面地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益。例如:关于经济增长的质量,要求新增财富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越来越低,产品在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上要越来越高等。

3.2 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作为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扬弃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摒弃了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第一,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方面,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把效率作为增长的中心目标。效益是目的,速度是手段,速度是为了最终获得经济效益;第二,在生产方式选择方面,选择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通过体制改革,改变经营管理方式,使陈旧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科学的生产方式转变,使科学技術得到充分的应用,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第三,经济运行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职责只是制定规则,进行监管,实施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实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必然的,是对经济增长理性思考的结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3 界定政府权限,健全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健全的市场经营体系是塑造政府宏观形象的调控基础。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建立在宏观调控的框架下,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加快资本市场基本建设,扩大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建立统一的全国大市场的前提与基础。

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逐步完善价格体系,改变市场价格扭曲的现象,为宏观调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资金、人才和产品发布平台[3]。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其行为是否规范,对搞好宏观调控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规范政府行为,界定政府权力,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第一,避免政府在调控经济的过程中出现错位和缺位。明确政府调控经济的权限,建立分工合理、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宏观调控组织体系;第二,建立合理的决策机制,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增强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让市场健康发展,逐步实现监督的法制化。

4 结语

通过对经济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研究,得出宏观调控中的需求管理政策是一种见效较快的短期政策,供给管理政策是一种能提高经济效率和改善经济结构的长期政策。针对需求管理在总量政策、效应方向上的局限性,指出了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要统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必要性及可行性。塑造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调整投资方向,把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财政政策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供给效率,必须把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贾康,冯俏彬,苏就春.“理性预期失灵”:立论、逻辑梳理及其“供给管理”矫正路径[J].财政研究,2014(10):1-10.

【2】任保平,张文亮.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纵横,2013(2):43-47.

【3】常修泽.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J].改革与战略,2016,32(3):47-54.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