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研究综述

2017-08-24 04:23张成香冯夏根
西部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事变研究综述

张成香+冯夏根

摘要:“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是外国侵略中国的一个顶峰,它的爆发揭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回顾“七七”事变的历史,对于当今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厘清历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七七”事变发生的原因,真相问题,国共两党对日态度,以及“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七七”事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七七”事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2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一页,有关“七七”事变的研究也是颇为丰富。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出现对立的情况,对于抗日战争研究也是各持己见,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末,除了台湾学者外,大陆学者的研究还是相对较缓慢,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开始,有关抗日战争的研究便风生水起。特别是1991年1月抗日战争史学会的成立,以及之后设立的抗日战争研究专栏,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战争的研究,“七七”事变作为全面抗战的开始,对其研究自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中。

一、关于“七七”事变发生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变化发展都有一定原因和过程,那么“七七”事变又是因何而起呢?

有学者从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政治原因着手分析,认为“七七”事变是在日本长期奉行的大陆政策影响下进行的,对于日本侵略者来说,“七七”事变的发生是“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1]是“明治维新以来的一贯政策”[2]477和既定国策。早在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的日本便开始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国家,实行扩大本国领土的大陆政策,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便已经发展为侵略中国的基本国策,从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到1927年的《对华政策纲领》,直至把“武力吞并满蒙作为其侵略的第一步目标”,这也就“注定了满洲事变的发生”。[3]141

有学者从中日两国政局的变化方面阐述了“七七”事变发生的前因。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的政局和对外政策都在内阁和军方之间角逐,直到1936年日本“二二六”事件的发生,日本政局和对外战略才从多元到一元,从内阁与军方分歧到内阁和军方协调一致的重要转折,所谓的“举国一致”也就直接影响和支配了日本之后的对华政策。其次从中国方面来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历时十年之久的国共内战,中国各界由此形成了团结御辱,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也就不可能不对日本的对华侵略造成影响,当时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已经感到“东京对于中国的骤变必须改变想法啊,像以前那样的态度已经行不通啦,就是军部,早晚也不得不考虑哩,华北五省自治什么的,大势所趋,都将归于取消。”[4]174但是军部主导的日本当局却无视中国政局的变化,“决心实现《第二次处理华北纲要》”“将防共协定的范围推广到五省”,[5]209“七七”事变便在中日两国的政局变化中爆发了。

有学者分析了“七七”事变发生的现实原因,在华北特殊的格局形成的基础上,就发动战争上来讲,日本不仅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而面临着国内危机的情况下,日本正好可以借助发动侵华战争来解决国内危机。广田组阁后,日本便全部朝着军队体制化的程度演进,不断扩充军备,无论是军队的数量上还是军械装备方面,都有了急速的改观,同时工业,统制经济也快速发展,除了本国实力的剧增之外,日本还和德意志法西斯结成了巩固的同盟,以便发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侵略战争,从而控制苏联在远东的实力,尽管有了如此重大的进步,也做好了政策上准备,但是“由于急于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马场,结械两大藏相的财政政策,日本面临着生产力不足,生产设备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然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動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6]21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日本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国内危机都成为当时的既定方针。此外,卢沟桥的重要地理位置也促使日本当局意识到要迅速占领平津,控制华北,就必须采用武力夺取这一交通要道。

还有学者从中国方面考察了日本侵华的原因,认为是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造成的。在中日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7]606并提出在一个月内消灭红军,从而导致了震惊中外的“双十二”事变。正因为蒋介石的妥协政策和持续发动的五次围剿,给日本侵略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既为日本准备战争留足了时间,也使得国共两党的实力大大削落。

二、关于“七七”事变的真相问题

“七七”事变的发生到底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中日双方就此问题各抒己见。对于“七七”事变的真相问题,日本学术界分别有“日本说”和“中方说”。

“日方说”普遍认为“七七”事变是一个偶然事件,其主要论点有,首先,中国人在事变中开了“第一枪”,或者是当时共产党首先开枪或鸣放鞭炮,而在同时加上日本的一名演习士兵的失踪,从而引发了事变。其次,“日本在发生卢沟桥事变时正在进行‘防苏战争,才积极扩充军备,本质上是不愿意对中国发动战争的,以此来消耗本国的人物财力的,“七七”事变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并非日本人的阴谋行动”。[8]

“中方说”又包括“恐怖说”,“冯玉祥说”,“中共说”。所谓“恐怖说”,就是二十九军在看到日军在演习的时候感到恐怖,就鸣枪壮胆,从而导致了两军的冲突。“冯玉祥说”即当时冯玉祥处于反蒋的失败期,因此想利用华北的紧张局势来扩充实力,从而在卢沟桥制造事件。“中共说”,指的是中共指使清华的大学生,在中日两军之间鸣放爆竹,引起冲突。[9]这些看似合乎道义的理由,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胡德坤在《谁是“七七”事变的肇事者》一文中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的日本士兵的失踪只是该士兵出去解手,随后便回来了,但是清水没有报告真实的原因,日军便以此为借口进城“搜寻”,使得日军蓄谋已久的战争爆发,而“不明射击是实弹而不是虚弹,更不是鞭炮”这也推翻了日军所谓的“中共说”。

两种说法都给日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自卫的外衣,将蓄谋已久的战争说成是自卫战争,从而将战争的责任推卸给中国,将必然事件说成是偶然事件,因此,我们在看到偶然性同时更应该看到事物背后的必然性,从而明白近代的日本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进行战争的历史。“战争和侵略是天皇制和资本主义日本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10]1日本军阀还认为“对支那领土,可于三个月内完全占领也”,[11]141日本当局敢发表这样的言论,足以说明日本对于侵华早已胸有成竹,尽管有来自苏联的压力,日本当局也认为只要占领了中国,就可以迅速掉头过来应付苏联,但是日本还是没有想到中国军民会奋起反抗,并坚持了八年抗战,而使得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落空。因此,关于日本学者论述的日本不愿对中国作战,而是积极防御苏联的政策理由,既不符合日本当时的实际,从某些方面来说只能是为逃避战争的责任而已。

三、关于“七七”事变期间国共两党对日态度问题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迅速成为国内最主要的矛盾。“中日矛盾变动了国内的阶级关系,使资产阶级甚至军阀都遇到了存亡的问题,在他们及其政党内部逐渐发生了改变政治态度的过程。”[12]233

首先,关于中共对“七七”事变的态度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积极分子,早在1935年8月1日就号召各党派和全国同胞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同民族资产阶级一起召开瓦窑堡会议,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无论是策略还是政策上都朝着有利于抗日战争的方向前进,在整个抗战中发挥了中坚力量。

其次,关于国民党对于“七七”事变的政策问题,有学者认为,蒋介石在面对民族存亡关头依旧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使得在长城抗战后未采取有力措施抵制日军,从而错失良机,终至失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时时幻想把卢沟桥事变当作地方性事件来解决,要冀察当局与日谈判,并以双方同时撤兵为理由,准备对日进行妥协”。[13]75甚至认为宋哲元赴保定参与指挥也是“根据蒋介石的命令逃亡保定”。但是也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在“七七”事变中并不是全面采取内战形式。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中,蒋介石就对“最低限度”和“最后关头”作了重新的解释,提出保持领土完整,做好最后牺牲的准备。“七七”事变后,蒋介石“一面指示华北当局宋哲元等与日军进行谈判,谋作地方事件解决,另一方面在军事上也作了紧急部署,准备抗战。”[14]236从而采取了“谈判”和“备战”双重并举的方针。针对“谈判”的措施,蒋介石国民政府也曾试图争取国际上的援助,与日本进行谈判以实现和平解决,而在实际情况中,蒋介石一面命令宋哲元“固守勿退”,一方面又派兵支援二十九路军,采取积极抗战的态度。此外,在政治宣传上,“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人员也纷纷发表谈话,演说来表明自己抗日的决心,尤其以庐山谈话为着重点,起到了积极的政治动员作用。在外交方面,蒋介石政府也是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努力寻求美英等国的帮助,希望借助美英大国来主持公道,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这些政策无不对抗日战争的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有的学者针对蒋介石和国民党何时才采取坚决的抗日态度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7月13日,有人认为是7月17日的庐山谈话是转变的标志,但是也有人认为是8月14日发表的《抗战声明书》才彻底扭转了蒋介石的抗战态度。无论哪一个观点,我们知道,在“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确实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抗日,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

四、关于“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

随着时间的消逝,“七七”事变也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关于“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问题也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

有学者认为“七七”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七七”事变使国民党站到了统一战线上,而成为民族统一战线确立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虽然完成了“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方针转变,蒋介石也暂时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甚至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也通过了中共提出的一些提议,但是蒋介石并没有即刻准备联合抗日事宜,而是希望通过外交政策和国际压力迫使日本当局放弃侵略,结果是国内矛盾更加突出。“七七”事变的发生,国家和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考虑到广大民众要求抗日的强烈呼声,国民党内部官兵的纷纷求战,致使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其厉害关系,同时加上中共的不断努力,最终在几个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蒋介石也基本上完成了政策的转变,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遂正式形成。

有学者认为“七七”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是日本继“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继续和发展。李新在1987年青岛讨论会上便表明“九一八事变并不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人民虽然进行了艰苦浴血的抗日斗争,但是因为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因此并没有形成全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局面,这只能算是抗日战争的序幕。”有学者还认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需要一个过程,与九一八事变不同的是,“七七”事變爆发后,日本没有停留在局部的占领阶段,而是迅速扩大为全面的侵略战争政策,战争形式也不再是自发的,不连续的,而是有组织的,长期连续的战争,加上“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开始真正的合作,自然而然,“七七”事变便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真正起点。“作为中国现代史一个特定时期的抗日战争史,作为中国通史一个阶段的抗日战争史......应该从‘七七事变算起。”[15]

有学者认为“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九一八事变虽然有了局部抗战,但是抗日战争并没有全面爆发。以二十九军为例,其英勇的抗争吹响了全面抗战的号角,之后,中共中央也向全国发出通电“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16]1在全国抗日高潮推动下,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也站到了抗日的统一战线上来。此时的蒋介石也不再是停留在口号的宣传上,庐山谈话中表示“如果战争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7]5种种事实说明,“七七”事变的炮火点燃了全国人民抗日的热情,也警醒了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七七”事变的发生不仅促进了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更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始。

有学者从“七七”事变的国际地位的角度认为“七七”事变的爆发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的主战场,“七七”事变使得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也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改变,特别是东亚地区局势的紧张。“七七”事变只是日本占领中国,征服东亚,称霸世界的第一步,它的爆发改变了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使得法西斯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日德意三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立法西斯同盟,致使三个战争策源地连成一个整体,以备发动世界性的侵略战争,另一方面,东方反法西斯战场又与西方反法西斯战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作为东方战场的主力军,由国民党组成的正面战场,共产党组成的敌后战场团结一致,粉碎了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的抗日战争极大地打乱了侵略者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自卫战争的性质,此外苏联也以实际行动援助中国反侵略战争,英美等国也发起了世界人道主义的关怀,极力谴责日军的侵略行径。因此,“七七”事变开辟的中国战场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对于“七七”事变的研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学者们的不同观点之外,有关其他方面更加细致的研究,不同学者还有着不同的述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过去,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N].人民日报,2014-07-08.

[2]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4]任常毅,蔡德金(编译).战前华北风云录[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5]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1931-1945)[Z].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1983.

[6]曹增祥.卢沟桥事变[M].中华书局,1959.

[7]蒋介石.蒋总统集[M].张其昀主编.中华大典编印会,1968.

[8]日本历史科学协议会编[J].历史评论,1977(7).

[9]胡德坤.谁是“七七”事变的肇事者[J].日本研究,1986(1).

[10]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59.

[11]陈觉.九一八国难痛史资料(第四卷)[M].东北问题研究会,1932.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人民出版社,1968.

[13]龚古今等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册)[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14]杨圣清,何仲山.试评抗日战爭的正面战场[M].北京出版社,1990.

[15]王桧林.有关抗日战争史的三个问题[J].史学史研究,1991(2).

[16]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M].人民出版社,

1979.

[17]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八册)[M].人民日报社,

1980.

作者简介:张成香,女,江西赣州人,作者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冯夏根,男,安徽安庆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事变研究综述
馊事变好事
好事变“坏”事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从『九·二二』锄奸到『八·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