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色彩

2017-08-24 13:43孙丹析
关键词:苏轼

孙丹析

【摘 要】论文以苏轼尚意书法风格为研究对象,围绕苏轼书法创作历程中“意之悲”的变化展开研究。按照苏轼书法创作早、中、晚三期为时间纵轴,以其书风中的悲情色彩为切入点,结合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苏轼个人境遇及其人生观变化,选取经典作品进行分析,探寻苏轼尚意书风中的悲剧美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与共鸣。

【Abstract】The thesis takes Su Shi's calligraphy style of pursuing interest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studies the changes of the “traged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course of Su Shi's calligraphy work. This paper takes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three periods of Sushis calligraphy work as the time axis, and takes the pathos color in the calligraphy styl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combin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Su Shi'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change of outlook on life,we select the classic works for analysis, and seek the shock and sympathy of the mind brought by the tragic beauty of the calligraphic style of Su Shi's pursuit of interest.

【关键词】苏轼 ;尚意书风; 悲情色彩

【Keywords】 Su Shi; calligraphy style of pursuiting interest; pathos color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7-0105-03

1 引言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自晚明董其昌提出以来,这一书法审美标准影响广泛。将宋人书法概括为 “尚意”属性,源于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尚意书风理论。他用“意”字完美诠释了诗、文、书、画多种艺术形式内在规律的统一,更让书法从实用上升到了审美的境界,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是历史上少有的通才,其人生经历使他的书法依附着文学的躯体,被注入了悲情的灵魂,展现出悲剧美意境。

2 北宋時代和苏轼的艺术人生

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与士大夫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而士大夫文化则是由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生态决定的。宋朝对内采取“以士大夫治天下”的国策,宽松的文人政策使文人士大夫阶层与政治的关系空前密切,主观上它激发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参政的热情,客观上则使文人士大夫们陷于党争之中无法自拔。宋朝对外政治上的羸弱,报国无门的士大夫们功业未就,这种精神上的苦闷代表了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心理。苏轼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精神世界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同时伴随党派纷争相始终的时代之中。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他才华横溢,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深厚造诣。苏轼开宋代尚意书法之先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体现了苏轼主张 “学即不是,不学亦不可”。[1]即他的观点是习古人,但不以追求法度的谨严为终极目标,而是要超越法度的拘囿,随性随情地创作,超越法度之上进入“意”的高境界。“意”就是尚意,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抒情和联想,注重书法作品中精神意蕴,书法艺术是一个富有生命力、有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正所谓“达其情性,形其衷乐”。[2]也如韩愈说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干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又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3]所以书写内容不同,感情也有别。随着苏轼人生不同阶段的政治境遇和人生观变化,以悲情色彩为主基调的“意之悲”也在发生着变化。

3 早期的“意”——进取与隐退的心理冲突之悲

早期阶段,是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至元丰元年(1078)之间,即从苏轼34岁至43岁之间。一方面,苏轼以儒学为主的人生观为底蕴,具有出世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准备把一腔辅君治国之心、治世方略献于朝廷。另一方面,他却陷于政治漩涡,报效无门,这种矛盾,形成入世进取与出世隐退的人生观冲突,心情苦闷溢于言表。

代表作品《治平帖》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可谓是直抒胸臆的肇事之作,这一年苏轼经历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次挫折。王安石变法,主张温和、人治的苏轼与主张法制的王安石产生矛盾,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端,王安石心怀不满,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前历数苏轼之过,苏轼迫于无奈请求离京任职。苏轼对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怀疑、悲观的心态下创作了《治平帖》,这是一件有悲情色彩的书法作品。《治平帖》意蕴接近《兰亭序》。苏轼用超然洒脱的笔调表达着郁闷的心绪。同样《北游帖》也是效仿王羲之,将郁结的心情用轻松的笔调表达出来,颇具“魏晋风度”,从熙宁七年到元丰元年,苏轼四、五年的“北游”生活,他心里一方面充满着对山隐生活的向往,对政治局势抱有消极态度。另一方面却又充满希冀。这一时期的书法创作所体现的是进取与隐退的心理冲突之悲。

4 中期的“意”——悲愤与旷达的情感冲突之悲

中期阶段从元丰二年(1079)至元祐元年(1086),即从苏轼44岁至50岁之间,这一阶段,因苏轼任湖州知州,上书《湖州谢表》,本是例行公事,却被奸佞小人捕风捉影,说苏轼妄自尊大、包藏祸心,制造了“乌台诗案”,受牵连者数十人,这是苏轼人生关键的转折点。苏轼因“乌台诗案”遭逮捕并被贬黄州,经历了黄州苦难让苏轼从以儒学为主的人生观逐渐转向以道为主导的人生观。在凄苦愤懑、郁郁不平中,他逐渐信奉老庄,伴随着政治上不断受挫,道家思想对他影响逐渐加深,主要表现在崇尚自然。老庄讲的“自然”,不是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即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同时又透露出一种天真烂漫、似不经意的情致。道家教人顺应自然,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苏轼得益于此。虽选择旷达自适,但又不能真正忘怀残酷现实,这种悲剧情怀成了他诗歌和书法的主导。

《梅花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途中,由于内心的愤意和无奈,纵情恣意书写的人生唯一的狂草作品,苏轼当时极度抑郁无处宣泄,此帖寥寥四句笔法全无,如疾风骤雨,肆意宣泄,这种酣畅淋漓的写法正是苏轼崇尚的自然而然的创作状态。

《黄州寒食诗帖》它是苏轼中年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时的作品。从政治高峰跌入人生低谷,生活困顿,精神孤独,他只得在山水间游历与樵渔杂处寻求寄托,他将小屋、寒菜、湿苇、坟墓、死灰,用富有韵律感的书法恣意表达,节奏强烈、酣畅淋漓的作品跃然纸上。《黄州寒食诗帖》是激情勃发的产物,前七行,苏轼的心境还比较平和,字型中规中矩,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饱满,用笔中锋侧锋交替变化, 侧锋用的还较多。“病起须已白”五字,字形由大而小;“坟墓在万里”五字, “墓”字写得特大,另三字则缩得很小;接下来再转为大字“哭涂穷死灰” ,特别是“哭塗穷”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 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苏轼将情感的起伏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着自己的感情,是在用书法表现生命和情感,营造了一个具有强烈震撼心灵的悲愤意境。正是在这种坎坷的人生境遇中,他的艺术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书法创作体现的是旷达与悲愤的情感冲突之悲。

5 晚期的“意”——超然而悲天悯人的慈悲

自元祐元年(1086年)至绍圣元年(1094年),再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即从51岁到65岁,这一时期,是苏轼政治生涯中得意与艰难此起彼伏的时期,从回朝、外补,再召回、再补外,守礼部尚书,旋又被赶出京师,被贬惠州,再贬海南儋州,直至1100年宋徽宗继位,苏轼北归病逝常州。此时以释为主导的人生观使日暮残年的苏轼书风沉着凝重,其作品所体现的意境是苏轼对跌宕人生的感悟,真正达到了释家了无可了、无欲无求,悲天悯人的至高境界。

《祭黄道几文》,作品是一篇祭文,字似乎有千斤重,有如一曲悲恸的挽歌,仿佛对生死的悲哀已经超越了祭奠某个特定的人,而是对人生的一种悲观,是一种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同类的悲悯。

《春帖子词》写此帖时苏轼已失去了政治激情,心力憔悴远离朝廷的倾轧,书风中透出悲凉的气息和心无外物、旷达洞明的闲愁心境。

《答谢民师论文帖》则平淡中见天真,笔墨达到极致,从文贴中可以看出苏轼年轻时的豪情万丈、中年时的受挫郁闷、还有年老时的壮志未酬,仿若将他多舛的一生娓娓道来。“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风烛残年的苏轼,精神的无我超然和对凡俗的苦难的安之若素,使得这一时期书法创作体现的是一种超然而悲天悯人的“慈悲”。

苏轼人生价值取向的摇摆不定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痛苦,外化在苏轼的艺术作品中尤以书法直抒胸臆,尚意书风的解读更能体悟苏轼书法的悲情意味。他的境界或许只有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才可以与之媲美,但苏轼是由儒学精神培养出来的爱国志士,他的身上比陶渊明多了忧国忧民的大悲情怀,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如果苏轼仕途平坦,人生美满或许他的作品会贫瘠很多,我们也无法通过作品体会他那在艰难岁月中的饱蘸感情的笔墨表达出的矛盾、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更无从欣赏到他那些富有悲剧美和感染力的作品的意蕴了,所以说悲情色彩不仅是苏轼尚意书风中锦上添花的一笔,更是他尚意书风的感情基调。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2】周世闻.苏轼经典鉴赏[M].武汉: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

【3】曹士东.苏轼书法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