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创新的研究

2017-08-24 21:18蒋雪薇蒋扬
时代金融 2017年20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风险管理

蒋雪薇+蒋扬

【摘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当前湖南省贫困地区经济虽有所发展,但金融信息化基础建设设施相对落后,贫困户“贷款难、担保难、发展难”,互联网金融应用的普及率偏低,仍存在许多问题限制扶贫工作的推广,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贫困地区现状的考察、致贫原因的分析,结合现行政策的运用成效,提出金融支持相关创新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创新 互联网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一、湖南省精准扶贫金融支持现状

金融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扶贫政策和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金融已然成为扶贫经济的“核心”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增收的有效手段。当前湖南省金融扶贫已实施的策略和项目:

(一)“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扶贫小额信贷”模式

近年来,湖南先后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实行“产业引导、金融支持、扶贫资金担保”的扶贫模式、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实践扶贫农业企业担保模式,在沅陵县进行全国农村金融试点等。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扶贫小额信贷——“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即“开展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免担保免抵押,优惠贷款期限、利率和贴息,实行风险防控”。

(二)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即整合政府、企业和贫困户三方要素:政府主要是构建平台,支持贫困户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企业则是建立同贫困户利益链接的机制,让贫困户得到资产收益;贫困户主要是通过劳动力、有限的土地和固定资产投入获得收益。湖南对无劳动能力、无发展门路的扶贫对象开辟出此模式,目前,湖南省17个县已开展试点,共投入3.82亿元。对25万户贫困农户进行危房改造,探索出精准配置帮扶资源模式。

(三)通过“征信+”活动的开展,隆回县形成了“央行主导、政府支持、各方联动、纵深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格局

2016年6月召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暨金融扶贫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将“征信+”农村信用建设活动和金融精准扶贫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

二、当下金融扶贫面临的困境

(一)金融资金分配调拨的利用率低

当前扶贫项目的决策权和扶贫资金分配的决定、使用与控制权具有一定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往往导致资源误配和资金使用低效。如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审批在省级、实施在基层,责权不对等,并且涉及部门多、审批时间长,往往使得贷款到位发生延误。

(二)贫困户“贷款难、担保难、发展难”

政府部门掌握的农户信息与银行没有共享,大部分农户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不高,银行不敢贷款,信用缺失严重阻碍扶贫资金投放。同时,许多金融机构出于收益和风险等因素的考虑,也不愿发放收益低下的农林渔牧和种养加工项目贷款。

(三)地方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从目前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约化的经营战略,信贷市场定位于大城市、大企业,设在贫困地区的机构网点逐步縮减,仅在县城和部分中心集镇设置机构网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由于受限于资金实力,扶贫支农能力较弱。

(四)农业保险制度落后

减少农业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取决于农业保险的分担功能。湖南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农业灾害,农民遭遇自然灾害后,由于只收到国家的少量补贴并无其他收入,常常自负亏损,因而进一步引发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村信贷资金不足。

三、湖南省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创新的对策

本文建议应通过创新适合低收入群体需求的有效金融产品和工具、利用“互联网+金融”加快信息流动助力精准扶贫、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等途径,着力解决金融资金分配调拨的利用率低、贫困户“贷款难、担保难、发展难”、地方金融体系设施不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落后等问题。

(一)普惠金融下的扶贫金融产品创新

普惠金融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金融弱势群体提供商业可持续的服务,包括融资、理财、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服务,这其中离不开商业创新。商业创新要求传统金融机构必须改变固有的经营观念,从供给端发力,根据经济弱势群体的需求来创新金融产品,通过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率服务实体经济的生产发展,最终拉动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增长。例如:由于农民相比于对期货的接受更易接受保险,因而可以创新出一款兼具保险和期货各自优点的产品(如: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来帮助农户分散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二)特惠金融下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政策创新

精准扶贫特惠金融是指立足于精准扶贫与脱贫的基本方略,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为基础,通过平台机制建设、扶贫生态工程的实施和产品服务创新,实现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全面参与,提供精准、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

在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要针对贫困地区不同经营主体多元化融资的特点,增强创新产品的应用和时效性,切实瞄准“三农”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大型农机具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新型信贷业务的实施。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保险、特色农业保险等品种的保险产品。在衡阳、常德、永州等市(州)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如油茶产业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金融服务品牌。

(三)“互联网+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一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高扶贫精准度,推动扶贫由“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利用大数据对扶贫信息进行分析,挖掘隐含的、大量有用的要素,总结出贫困人口的不同特征,切实瞄准“真贫”、实施“靶向疗法”,为信贷投放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利用互联网金融机制有效融通社会资金反哺贫困地区,基于互联网技术创建金融云平台,通过改造金融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如“快e贷”、“秒贷”等,通过贷前快速识别农户风险,合理下放信贷额度;贷后通过云平台对借款农户的资金流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

三是通过互联网金融有效调动社会存量资金参与精准扶贫。依托互联网平台以众筹等形式筹集资金,利用线下平台进行精准放贷,形成线上与线下协作共赢的扶贫模式,有效解决扶贫资金的来源与款项投向问题;对于支持扶贫的互联网金融主体可以给予一定的特殊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和数据信息库,加大工作站延伸覆盖力度和数据库信息更新交流力度,不断降低精准扶贫贷款进村入户成本。根据区域扶贫产业选准精准扶贫贷款创新突破口,实现扶贫贷款与产业扶贫的有效对接。加强投贷联动、银保合作,拓宽产业扶贫项目资本筹集和资金筹措渠道。

(四)有效配合风险管理机制

1.健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一要鼓励地方政府多渠道筹集精准扶贫资金,将各类扶贫性质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健全精准扶贫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有效降低贫困地区金融信贷风险。二通过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将信用担保机构引入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用风险的抵御能力并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的范围,比如增设农村土地经营权为抵押担保物,以降低经营主体的贷款门槛。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融汇商业担保、信用担保、互助担保等模式的信用担保机构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的担保服务。

2.加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一是在经济贫困区建立农业保险与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二是扩大贫困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将作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象的种养殖业等项目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形成“信用+担保+保险+风险补偿”联动机制,全方位支持贫困户融资需求。三是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对水稻、奶牛、油菜、森林等政策性保险覆盖到所有贫困县。

其次,建立農业保险再分散机制,由国家拨款组建巨大灾害风险保险基金,为面临巨灾时承担高风险的农业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保障。

(五)利用相关指标做好衡量评估工作

金融扶贫想要达到精准“造血”的目标,除了与扶贫有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和金融机构履行好社会责任外,更需要监管部门丰富运用多种评估结果方法,采取一套适合金融精准扶贫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来评价扶贫效果。设计相关衡量金融扶贫工作成效的评估指标如下表示:

四、结论

在支持精准扶贫进程中,金融手段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核心不可或缺。做好湖南省新时期金融扶贫工作,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模式和相关金融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湖南省将在当前金融精准扶贫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相关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做好金融精准扶贫风险管理和扶贫效果的评估工作以及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创新的宣传教育力度,力争开创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扶贫办网站.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用足用活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工作动态,2016.

[2]朱文胜.精准扶贫与金融创新:从个案研究到一般分析[J].观察思考,2017,(3).

[3]闫世达,钟成春.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及路径探讨[J].理论探研,2016,(7).

[4]肖福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创新路径[J].农业经济,2017,(3).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湖南省精准扶贫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XJT2016(283)-259。

作者简介:蒋雪薇(1995-),女,汉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蒋扬(1996-),女,汉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