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2017-08-24 01:00王栓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3期
关键词:内部环境内部监督风险评估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做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凸显了种种问题,暴露了其潜在的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思想落后,管理混乱等问题,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务层面都处于起步状态。因此,对其内部控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内部监督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面对复杂的国内市场环境,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当市场出现波动时,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底子差,经济规模小、实力弱等诸多主客观原因难逃破产倒闭的噩梦。究其原因,薄弱的内部控制环节是关键。公司治理结构混乱、企业文化落后、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沟通渠道堵塞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为自身做出长远规划,在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这都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恶劣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方面,本文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学术界与实务界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有巨大差異。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还有一些企业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内部监督,再或者就是一堆条条框框、各种规章制度,这些认识都极大地限制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应用。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受眼界、文化水平等的制约,并不十分重视企业中内部控制的建设。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即使是制定内部控制的企业,很多也是停于口头,只做表面文章,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的内审部门。很多设立内审部门的中小企业也没能发挥它应有的职能,部门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无半点益处。而且很多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只看重审计监督,而忽视审计的预防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过分强调查错纠弊而忽略防错防弊这一重要职能。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环境方面

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它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实施,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健康有效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1)治理结构不健全

一些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框架中不能涵盖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这三部分,由此可能会造成管理层权利过大,对控制逾越。即使一些中小企业在形式上涵盖了这三部分,绝大部分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并未完全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家族式的治理模式在企业初创期促进其自身发展,后期只会降低企业的效率。

(2)人力资源政策有待改进

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不够合理,企业当中,一般人员过剩,缺少专业技能的家族成员充斥着企业,而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对短缺。此外,中小企业忽视员工的后续教育,只看到培训的成本,未看到其潜在收益,将后续培训看成了一项消费而非投资,缺乏战略眼光。

(3)企业文化建设落后

很多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呈现缺失或者病态的状态,它们并未真正理解其本质,仅是形式主义,经营者喊一套做一套,再或者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奉行“一切向钱看”等错误经营理念,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是十足的经营近视者,这些都使企业的发展缺乏持久的驱动力。

2.控制活动方面

控制活动是企业在风险评估基础之上,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内部控制的措施具体包括:预算控制、不相容职位分离、独立稽核、交易授权控制等。

(1)预算管理缺失

大多中小企业没有实行预算控制,不能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进行全面的预测和筹划,更不要说事后鉴别偏差,纠正不利了;即使一些中小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也大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决策依据,更多依赖于数据和表格,预算执行过程缺乏有效奖惩措施,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有限。

(2)不相容职位未能有效分离

一些中小企业出于对成本等的考虑,会尽量精简人员,由此可能出现一人兼多职、集不相容职务于一身的现象,降低内部控制的作用。若一个人担任相互关联的职位,缺乏监督,员工可能会滥用职权,滋生腐败,产生会计舞弊行为,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3.内部监督方面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的监管,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强大外部监督体系,但是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不佳,一大原因就是中小企业内部监督方面出了问题:内部审计不过关和内部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1)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内审意识薄弱,有些企业基于形式,让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不了解审计专业知识的财会人员充当内审人员,这些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即使在内审意识较好的中小企业,同样存在内审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其职能。

(2)内部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一部分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这一过程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各种流于形式的规章制度上,缺少构建内部监督评价机制的意识,也就更谈不上定期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企业不了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也就无法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对其进行完善。

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1.优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是企业治理结构。没有合理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便失去了良好的实施环境,因此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环境,科学地划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责任与义务,使其分别履行公司战略决策、纪律监督和经营管理的职能,杜绝有些机构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优化人力资源政策,设置完善的招聘和选拔方案,为企业招聘到有真才实学的员工,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产生,此外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和业绩评估,评优奖先,激励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企业应加强文化建设,它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和内部控制力的理念,在无形中影响着员工行为,内部控制又倡导全员参与,故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2.加强中小企业风险评估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加剧,所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因此企业必须注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更要充分考虑自身境况,时刻注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规避财务风险、信息化风险等。运用合适风险工具进行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多样的风险管理工具,不同企业情况不同,不一定要选用最先进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讲,可先进行易理解易操作的工具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3.加快信息化建设,改善中小企业沟通现状

信息就像链条一样会影响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信息与沟通效果同样在企業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不仅应注重员工之间正式渠道的交流,也要拓宽非正式沟通渠道,比如非正式的座谈会等,使各级之间能够有效交流,有效的信息沟通便于分享信息、表达感情,能够拉进员工之间的距离。此外,中小企业总体资金量有限,能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必不会太多,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信息化投资计划,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合理购买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培养自己的信息化人才。

4.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必然依赖于良好的内部监督系统,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考评体系。首先我们使企业上下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在执行内审过程中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在保证审计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多与领导共同交流,切实做好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完善的考评体系同样对于激励员工、促进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可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把内部控制系统纳入到企业考评体系中,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各方面的有效执行。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中小企业逐步壮大,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内部监督不够完善等。目前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多局限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指导相对较少。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自身规模小,人力财力物力相对有限,融资渠道也不够畅通,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差,我们不能将针对于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完全套用到中小企业上。基于此,笔者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梳理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针对性建议,涉及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化建设以及内部监督五方面。

参考文献:

[1]韩扬.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6):82-84.

[2]徐敏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究[J].时代金融,2016,(26):120-121.

[3]朱秀梅.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雨昕公司财务状况案例分析[J].财会学习,2016,(13):227-230.

[4]董雅玲.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5,(33):22-24.

[5]卢德湖.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商业会计,2015,(09):69-72.

作者简介:王栓(1992- ),男,汉族,河南济源市人,会计硕士,河南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分析

猜你喜欢
内部环境内部监督风险评估
论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的现行模式与新模式的构建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关于基层检察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思考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对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内部环境控制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