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分析

2017-08-24 08:37韩楠
时代金融 2017年2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韩楠

【摘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全国各地经营类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集团性质企业,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其他如学校、医院等承担社会公益或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陆续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推行内控制度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各地事业单位对推进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存在不同,在执行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事业单位通过提高认识、完善制度等措施予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实质上就是利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与开展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控制以及调节,在此基础上提升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国有资产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提升事业单位资金成本的使用效率与财务信息整体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事业单位在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风险评估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经费为财政全额或部分拨款,即使是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也存在一旦出现资金风险时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一定会予以解围的错误思想,未在单位内部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无法对来自内外部的经营、财务风险给予一定的重视。例如,某些事业单位违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国有资产向银行进行货款抵押,再如,個别事业单位在未经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以闲置财政资金进行对外投资,由于未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及风险评估,极易造成财政资金流失。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一是人员编制与岗位设置间的差异。基层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编制数量限制及经费保障原因,未能将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出纳与财务由一人担任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二是经费支出审批方面。个别事业单位未能在单位内部建立支出审批制度,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事业单位法人签章后予以办理支付,一些金额超过标准的支出未能执行集体决策程序。三是上报年度内控报告方面。财政部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应填报内部控制制度年度报告,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事业单位未能实事求是进行填报,只是根据其他事业单位填报结果进行照搬。

(三)未形成良好的内控制度运行环境

一是领导授意高于内控制度。个别事业单位法人为了响应财政部门对于“三公经费”、政府信息公开及集体福利发放的目的,指使财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凭证,使公开信息与决算存在差异。二是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个别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与其他工作人员串通,以虚假发票套取经费支出,即使设计科学、严密的内控制度也无法抑制工作人员串通所造成的损害。

(四)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一是多数事业单位内部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无法发挥内部审计对于规范财务核算及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及时发现单位在预决算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即使个别事业单位设立了内审机构,但由于其隶属关系及各部门工作配合的限制,未能及时将发现的财经违纪问题进行处理并促使各业务处室按照内审报告进行认真整改。二是目前对事业单位进行外部审计的部门为财政、审计机关,但该部门即使在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内控制度,在《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仍无明确的处罚条件。

(五)预算管理粗放

一是未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多数事业单位年初预算一般由财务部门根据财政部门要求的人员经费标准及各业务处室提供的项目支出进行编制,未能对预算编制的基础依据是否合理及项目资金预算金额是否正确进行复核,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及可执行性。二是事业单位各业务处室在向预算编制部门提供项目申请时未能将项目支出进行精细化统计,导致预算编制部门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过于粗放,给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进行分析及考核带来困难。三是事业单位未建立预算执行跟踪机制,预算编制部门在向财政部门提交项目支出预算后,未能对项目开工时间、进度及具体支出进行跟踪评价与分析,致使事业单位个别项目预算执行与预算金额存在巨大差异,无法发挥预算对于项目支出的约束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运行环境

一是事业单位法人应带头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人、财、物方面给予财务部门开展内控工作一定的支持,并督促其他业务处室积极配合工作,认真执行内控制度,树立正确的内控观;二是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业务处室在内控执行中的岗位职责,由事业单位法人担任内控小组组长,其他业务处室处长担任小组成员,以强化事业单位内控责任制度,避免各业务处室因岗位职责划分不清而出现互相扯皮、推诿现象。三是建立内控考核机制,给予在内控执行中表现突出的处室、工作人员一定的奖励,鼓励其积极配合、支持内控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控建设

一是建立审批、审核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所有经费支出项目必须得到法人签字方可办理支付业务,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必须取得集体决策通过;设置财务复核岗位,用于对记账人员工作进行复核,以及时发现财务核算中存在的差错。二是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禁止事业单位由一人办理记账、复核与审批所有流程,以降低个人侵占财政资金的风险。例如,全部银行印鉴不应由出纳一人保管。三是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对事业单位办公电脑、卷柜等资产进行盘点,将盘点结果与账务记录认真核对,避免出现账实不符。

(三)建立健全内部风险评估机制

一是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资产抵押、合同签订及投资项目收益等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其中,对于较大项目还需取得事业单位集体决策、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审批、聘请法律顾问及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方可执行,以降低事业单位投资风险。二是事业单位还应实时关注内控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及时将发现的管理与岗位设置漏洞向领导汇报,以降低事业单位因管理岗位设置不科学而出现贪污舞弊行为。

(四)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首先,建议事业单位通过增加人员编制或抽调其他工作人员组建内审机构,并由法人带头及督促其他处室及工作人员给予开展审计工作必要的配合与支持。其次,内审机构应定期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内控设计与执行、财务核算、政府采购及资产管理等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并及时将审计结果向事业单位法人汇报,以督促各业务处室及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内审报告进行整改。

(五)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在预算编制环节,事业单位法人应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督促各业务部门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可靠、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提高预算编制的可执行性;同时,事业单位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应将项目进行细化,包括将项目所需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等项目细化到单价与数量,为财政部门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审核提供方便。二是事业单位应建立预算执行跟踪机制,尤其是对各个项目支出是否及时开工、执行中是否存在差异及完工、验收手续是否完备进行跟踪评价,以保证事业单位预算与实际执行保持一致性。三是财政部门应严把事业单位预算审核关,每年对各个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及项目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对于预算编制混乱、项目支出随意的预算单位给予削减下年预算安排的处罚,以督促事业单位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主要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充分重视财政检查、外部审计以及内部控制,以此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臧晓冬.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新经济,2014年02期.

[2]穆雄飞.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创新探讨.统计与管理,2016年04期.

[3]李玮娜.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年08期.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