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求真求善求美诉求

2017-08-26 08:02冯留建武慧俊
人民论坛 2017年23期

冯留建++++武慧俊

【摘要】马克思深切地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并且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的最终关怀。这种深层的理论关怀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之中。生存关怀视域下应分别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求真诉求,马克思主义经济观中的求善诉求,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中的求美诉求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生存关怀 时代诉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哲学所真切追求的是关于人如何生存于世的智慧。生存关怀是哲学的必然要求。生存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的关注,并且这种关注成为整个哲学理论体系的最深层的价值关怀,是哲学价值关怀中的核心价值。马克思深切地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并且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的最终关怀。这种深层的理论关怀支配了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也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之中。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求真诉求

自然是人的感性生存世界。感性的自然世界是人的生存世界。其中,自然的物质和能量满足人的热量消耗、维持人的肉体代谢,整体的环境则是人所摄取的物能来源。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这表明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感性的自然界是人的对象世界,由于人的对象存在,人类和感性的对象世界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人的生存世界通过实践展开。人类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改变外部自然,在一定意义上,自然就是人物质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及生产发展必需的载体。一方面,外部自然界是人物质生产实践的对象客体,人通过能动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靠自然生存。自然与人类社会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生存实践中,人与自然变成新的整体,原初的自然生态系统获得了人类生态学的意义,人通过生产工具、生产实践、消费行为改变了自然的存在样式,打造出了人化自然。

生存实践满足人的生存需要。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这就是说,基于实践基础上人们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自然对人的意义不仅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是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丰富需要。

生存关怀视域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求真诉求启迪我们,人类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马克思主义经济观中的求善诉求

生态生产力思想中的协调同步。生态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经济观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在人类生态中的生存性质。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生产凝结了人、自然、社会三方,浓缩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類在表现出极大的创造能力和建设能力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异化。因此,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对自然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保护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思想中的目标指向。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社会财富的增加必须在保证自然环境持续发展的范围之内,这样自然的解放的世界才是一个生态和谐的世界。生态和谐的世界只有在和谐的生态社会中才能实现。和谐的生态社会是超越资本控制的新的生态关系,这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中的目标指向。随着生态问题的凸显,这一点日益被认识到。每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可能各不相同,在一个有限的生态世界中,只有可持续发展思想才能建立有益于环境的人类生活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思想中的共生准则。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充满无限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通过人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劳动来占有自然,获得自然的物质,使自然提供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发展循环经济思想是生存在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共生原则。而如何能够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和解”的思想,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这些思想对实现社会良性循环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也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因此,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系统,需要充分利用微生物、植物与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产业链,经济与生态、社会之间的价值链,使农业生产、加工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资源、产品及废弃物,做到物尽其用、用尽其材、循环再生。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中的求美诉求

社会主义愿景中的价值归旨。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马克思把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答案。可以看到,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解决两个“和解”的问题,才能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同样对此问题做了详尽的论述,这些思想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人本特性。可见,建设和谐的生态世界并不意味着人不再获取自然资源,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以人的合乎本性的生存为目的改变自然,建设美好生态世界,实现改变自然和保护、建设自然的有机统一。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社会主义愿景中的价值归旨。

现实社会主义中的人本理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将不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进行生产劳动,而且将共同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存关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想中的内在价值诉求。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中。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环境污染、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存关怀和价值理念。

(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观研究”(项目编号:16BDJ043)和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