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三年倍增强村富民齐头并进
——太仓市沙溪镇半泾村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

2017-08-27 02:44华若男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太仓市村级集体经济

■华若男

村集体经济三年倍增强村富民齐头并进
——太仓市沙溪镇半泾村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

■华若男

太仓市沙溪镇半泾村,在充分利用村级存量资产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半泾村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逐步形成了经济、民生、环境三者相互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创新发展见实效

思路决定出路,突破在于创新。半泾村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强村富民”的目标,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确保发展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效地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突出成效主要是:

(一)村级资产持续上升

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多元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半泾村结合村情实际,不断探索实践,围绕“一个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创新“三个模式”(创新产业发展、惠农资金、服务平台模式)、深化“三项建设”(深化基层党建、村民自治、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村级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6年底,村级经济基本以每年30%-50%的速度递增,社区股份合作社共计分红85万元,半泾村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2016年村集体总资产达7222万元,村级总收入达到1514万元,从原先全镇排名中游发展到位居第一。

(二)美丽乡村建设突出

半泾村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始终把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村级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半泾新村”经过近4年的发展建设已基本成型,惠民建设如村民喜事会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户外健身中心、村级医疗卫生室等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以“横河巷三星级康居乡村”、“钱桥巷三星级康居乡村”为示范,推进全村范围的“一星级康居乡村”建设。2016年,依托村级扎实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础,半泾村荣获“江苏省文明村”称号,真正做到村级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保护双赢局面。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产业新模式,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使得村集体经济来源结构越来越趋于多元化,逐渐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拓展。半泾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的办法,即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生产大户培育为重点,以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为亮点,发挥产业融合叠加效应。目前,绿阳、绿源两个合作农场的经营面积已占到全村可耕地面积的75%以上,销售总额超过3000万元,年净利润近250万元,股东累计分红350余万元,带动周边富余劳动力100多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村庄5000多亩的蔬果、粮食生产,形成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16年,天竹园乡村旅游区获评“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为下一步重点打造半泾村乡村旅游产业打下基础。

二、多措并举促增收

半泾村始终把“强村富民”作为本村工作的重点,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注重提高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摸索出了公共服务创收、盘活存量资产、经营集体土地和发展物业经济等发展新路子。其主要做法有:

(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半泾村一方面抓住标准化农田改造的机遇,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扩大生产;另一方面促进农产品经营模式转变,入股成立农产品配送公司——太仓市绿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式种植模式,实现菜地与食堂直接对接。目前配送公司已与全市34所中小学、幼儿园,以及22家企事业单位签订蔬果直供协议,每天为全市4万多人提供新鲜、优质的农产品配送服务;同时,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入股成立苏州市菜玩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网上销售,扩大了农产品销售辐射面。目前菜玩家旗下4家O2O店的日均销售额超3万元。

(二)打造农旅叠加效应

2015年,半泾村购入75%的股份控股村域内拥有17年历史的天竹园农庄,并完善周边配套:一方面于天竹园入口西侧建成“沙溪镇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另一方面在引进民间资本建成天竹园田园生活馆,通过收购闲置民宅,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采取“保留+改造”“新建+加建”“开发+融合”方式,将原有4幢农居改建成具有现代美学特征和独特文化内涵的高端民宿,并成立天竹园旅行社,联合其他村镇的特色资源,汇集太仓优质旅游资源,抱团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和消费群体的旅游线路,实现梯度发展,错位经营。2017年将进一步建设半泾村郊野公园,逐步形成集吃、喝、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

(三)拓展多元发展模式

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是半泾村农业迅猛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在太仓市委、市政府有力扶持引导下,半泾村立足本村实际,奋力探索创新,已形成以下几种发展模式:一是股份合作式。全村目前成立有半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绿阳蔬果合作社、半泾劳务合作社、绿源农场合作社、钱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六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时,于2014-2016年先后入股成立太仓市绿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苏州菜玩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太仓半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控股村域内天竹园生态农庄,并发起成立天竹园旅行社有限公司等载体,有效带动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资源开发式。半泾村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在村级低效利用的土地、厂房上下功夫,新建及改造物业用房、标准厂房。目前在固定资产租赁方面的收入已超过500万元,为村级经济的长效发展留下后劲。2017年,半泾村还将进一步盘活村30组、33组存量土地,新建仓储式厂房,为周边工业企业配套,同时,扩大村级收益。三是产业带动式。半泾村紧抓太仓市劳务合作社试点的机会,于2013年10月成立了太仓市半泾劳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吸纳了全村80多名有劳动能力但难以寻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28名失业村民的再就业,为全村提供道路保洁、河道清理、垃圾清运、绿化养护、小区物业等服务。2016年,合作社还进一步发展成立了太仓半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立足本村小区、企业的业务以外,进一步对接全镇、乃至全市的劳务业务,努力将劳务工作打造成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村级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经验铺就致富路

半泾村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注意规避劣势,发挥优势,找准路子,迈好步子,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注重三个创新,打造特色有亮点

半泾村在发展中注重做到“三个创新”。一是注重资源创新。深度挖掘本土人文资源,盘活用好土地资源,积极联合他处资源,才能在发展中既保留了本村特色又实现了带动其他村共同发展的目标,并且打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孤立、重复建设的局面,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二是注重动力创新。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半泾村紧抓“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机遇期,发展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深入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融合。三是注重机制创新。半泾村作为苏州市农办村务公开的试点单位,潜心探索构建“心连心、零距离”的村级服务机制,重点搭建推广“半泾村”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村级“三务公开”及便民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对本村村民及其他订阅者提供实时查询、沟通的途径,进一步拓宽了民主反馈与监督的渠道。2016年,平台还专项建设了“e阳光”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管理个人栏目,以户为单位为村民进行账户设置,确保公开服务对象更具针对性,让村民了解“家情”,摸清“家底”,财务资产管理更加透明阳光。今年,“e阳光”行动在全省范围内被试点推广。

(二)坚持四个结合,落实措施全推进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找准发展项目,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半泾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路径时,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在强村富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结合本地的支柱产业选项目。村集体只有结合本地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去选项目、去发展,才能在资金补助、技术扶持、市场销路上得到大力支持,就会免除很多问题和风险,很容易见到成效。二是结合本地优势选项目。只有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等特征,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才能对发展做到精准定位,有效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三是结合市场需求选项目。村内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只有走进市场,才能实现价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定要和市场对接,结合市场所需,所选择的项目才能发展壮大,才不会被淘汰。四是结合村民所需选项目。只有认真分析村民的所需所求,结合村情,才能开展针对性的农民创业培训,使培训内容与形式符合农民口味,激发广大村民创业创新的热情,更好地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拓宽经营思路,起到了增收致富的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有遵循

半泾村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的同时,加强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抓手,实现以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二是强化党员管理。试行“党员积分制”,摸索建立“党员学习、作用发挥、模范带头、考评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重要。新时期下,对年轻村干部的要求是既要传好“接力棒”,又要实现新追求。半泾村通过村“两委”换届工作,3名政治强、文化高、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补充到村级领导班子。四是强化村级资产监管。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规则,成立村监督委员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强化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督落实,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度、民主科学决策程序等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建立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提高村级组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对村内兴办重大公益事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积极配合推动“两个平台”建设;健全村务公开和定期审计等制度。□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半泾村)

猜你喜欢
太仓市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太仓市摸清底数管风险 带着问题去执法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吹笛记
大爱有光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袁湖村的“1+X”村级民主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