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影响研究

2017-08-27 10:48漆超前周兴
世界家苑 2017年7期
关键词:道路绿化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漆超前 周兴

摘 要:在我国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交通行业在快速的发展,为全面分析城市道路绿化的合理性,深入剖析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从防眩效果、视线视距、行车缓冲效果、驾驶员心理效果和侵入道路情况5个方面建立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大程度反映指标的原始信息,结合TOPSIS模型建立安全评价模型,通过比较相对接近度值反映评价结果,选取淮安市内6条城市道路的绿化进行实例分析,为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提供参照。

关键词:道路绿化;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引言

现如今,城市的额发展十分迅速,道路绿化作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应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在充分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之上进行视觉景象的美化,如此才能够充分显现出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1道路绿化的基本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是有许多好处的,在调节气温、净化空气、改善气候、降低噪音的同时,也能够吸收一定量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顺着道路的形状进行有规则的道路绿化,能够指引司机搞清楚当地路段的情况,起到引导司机视线的作用。为了避免司机发生眩光情况,给夜间提供安全行车的条件,可以在中央隔离带区域种植树木,以遮挡对面机动车发出的强光。在太阳光较为强烈时,道路两旁的高大树木会阻挡部分光线,从而使司机的开车环境更加舒适,提高道路行车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城市道路绿化能够反映出当地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文化底蕴,比如,白杨树就是西北文化中植物的特有代表。另外,道路绿化也能够起到某种意义上的防灾作用,比如,耐火性的植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充当防火带的角色。

2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1引起眩光

眩光主要指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视野范围内对人眼无法适应的强光,导致驾驶员厌恶、不舒服甚至丧失明视度。产生眩光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株距设计较大,二是绿化高度设计不合理,车辆较高时,无法对其发出的灯光起到遮挡作用,三是植物的成活率较低,植物死亡后失去遮光功效,株距变大,导致驾驶员的视线与对向车辆照射的光线与分隔带中轴线间的夹角不符合最小遮光角的标准。

2.2造成交通混乱

路侧绿化带开口随意设置,导致行人横穿马路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没有在相应位置设置人行道、减速带等警示标志,驾驶员无法及时反应,经常造成交通混乱,诱发交通事故。

2.3影响行车视距和视线

城市道路的几何线形比较复杂,车流量大,交通成分复杂,尤其是在交叉口等冲突点较多的地点,植物品种选择不当,绿化带高度和株距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影响驾驶人员的视野,对其他车道上的交通状况难以把握,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

2.4遮挡交通基础设施

道路绿化未进行及时养护或者选择品种时未考虑植物的生长属性,导致绿化植物过分高大茂密,遮挡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牌,引起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遮挡路灯,引起照明度下降,增加了行车环境的危险系数,诱发交通事故,引发恶劣的交通影响。

2.5侵占道路空间

部分道路绿化经常种植高大的树木,植物侵占道路空间,车辆变道避让时加大了事故风险率,道路空间的减少对驾驶员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在极端天气下,树木倾倒对交通产生巨大影响,留下交通隐患。

2.6影响驾驶员心理

合理的绿化组合可以帮助驾驶员减轻压力,提供更好的视觉质量,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在某些道路绿化设置中,绿化组合的节奏和韵律不合理,这样不但没有缓解疲劳,提高观赏性的作用,反而形成了强烈的刺激,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对驾驶员形成干扰,降低驾驶员对道路信息的敏感性,延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无法及时做出判断。

3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3.1道路绿化安全评价体系建立

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应从人、车、路、环境四个角度进行考虑。人对绿化应从生理和心理考虑,主要体现在舒适性和美观性,车辆对绿化应从行驶环境考虑,体现在夜间防眩光、视线视距、视野等行车安全方面;路对绿化应从养护功能考虑,体现在保持路基稳固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环境对绿化应从降噪、防尘等方面考虑。通过对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结合相关学者对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本文从防眩效果、视线视距、行车缓冲效果、驾驶员心理效果、侵入道路情况五个方面建立道路绿化安全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3.2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中绿化隔离带开口设置、绿化隔离带植物成活率、绿化密集度、交通基础设施遮挡、路侧缓冲、分流缓冲、明暗过渡缓冲、横向通透性、植物搭配合理、植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净宽和净高,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指标值进行定量,绿化隔离带的防眩高度,绿化隔离带植物株距,绿化高度,绿化株径和绿化植物间距的评分根据其实测值进行标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3.3绿化的植被选择

首先,行道树植被的挑选。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时,为防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干扰,选用乔木来达到分隔空间的目的。在选择乔木时往往会考虑其自身的特点,比如,选用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来减少对交通造成的不良影响;选择树冠比较高大,枝叶较为茂密的树木作为行道树以便于遮挡太阳光。其次,进行分车绿化带植被的选用。一般选用由灌木等小型植被组成的绿篱,分隔反向行进的机动车辆,或者以此来分隔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辆,绿篱的种植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为避免行人从中穿过而选用枝叶茂密的灌木达到分隔的目的,为提高夜间行车安全而选用能够遮住眩光有一定高度的植被。另外,路边两侧的绿化植被的选择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它的布置必须达到分隔路侧交通和行人交通的目的,以避免行人交通受到外部的干扰。再者,道路绿化是城市形象直接体现形式之一,在布置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分析置于其中的人们心理状态和相应的视觉作用。

3.4绿化布置的形式

以某种因素确定距离而种植乔木的带状的形式能够分隔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及行人,使其不会相互作用,影响交通安全。植被的颜色能够衬托周边环境的事物,从绿化城市的角度来看,乔灌木是道路绿化中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主要景物。一般的规则式绿化配置方式包括三角形種植、行植、带状种植等。非规则式绿化配置方式主要分为丛植、群植等。绿化布置形式必须在达到分隔目的的基础之上具备点亮道路景观的作用。

4保证交通安全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为引导交通、优化环境,降低事故发生率而进行绿化设计。为了保证司机及时看到路面其它车辆的运行情况和交通信号的状态,不能有任意阻碍视线的障碍物进入视距三角形内。为保证交通安全,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要适中,绿化形式要合理,植被的选择也要合乎实际的环境,这有这样建设的道路绿化才能达到保证交通安全的目的。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考虑道路绿化引发交通事故的多种原因,从防眩效果、视线视距、行车缓冲效果、驾驶员心理效果、侵入道路情况等方面建立了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设置,保证了评价指标比重的合理性,结合TOPSIS模型建立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模型。选取淮安市的六条道路作为评价对象,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为城市道路绿化的安全评价提供一些参照。在该论文中对道路绿化评价打分时存在一定主观性,可能会产生误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研究重点如何利用客观的方法对道路绿化安全评价量化,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海峰.道路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J].中国林业,2007.

[2]吴月霞,吴文杰.高等级公路中绿化与安全的关系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

[3]杨丽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与营造[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

[4]唐桂兰.城市道路绿化对行车视线诱导的植物合理种植间距[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5):180-184.

(作者单位:淮安市金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道路绿化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