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7-08-28 01:36杨闻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虹膜持续性小梁

杨闻文,徐 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眼科,重庆 402160)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杨闻文,徐 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眼科,重庆 402160)

目的 分析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2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前眼压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99例为眼压降于正常水平者,观察组183例为持续性高眼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滤泡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9.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虹膜睫状体炎34例,前房积血16例,浅前房8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58例,比例为31.69%,对照组患者发生虹膜状体炎21例,前房积血5例,浅前房3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9例,比例为14.5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如在应用药物干预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要打破常规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以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视力,持续性高眼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防范。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效果观察

青光眼手术如果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因此术前需要给予药物干预降低眼压,通常情况下眼压不超过20 mmHg为理想的手术状态,但实际临床中部分患者即使应用药物也无法有效控制眼压,而如果不采用手术治疗会导致患者视神经严重受损,最终发生不可逆的视功能下降,严重者会完全失明,因此目前是否在高眼压下进行青光眼手术治疗还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82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2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前眼压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99例为眼压降于正常水平者,对照组中男101例,女98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5.5岁,平均眼压22.4 mmHg;观察组183例为持续性高眼压,其中男105例,女78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7.5岁,平均眼压45.5 mmHg。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眼压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术前充分麻醉,采用爱尔卡因作患眼角膜、结膜表麻,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作球后麻醉,后视术前眼压情况进行间歇性按摩眼球1~5 min;手术中作以穹隆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巩膜面热灼止血手术区,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4 mm×4 mm,二分之一巩膜厚度,切除1.5 mm×1.5 mm小梁组织,切除时先切穿一小切口,放出适量房水后尽量降低眼压,顺利完成小梁切除术;做对应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后用10-0尼龙线作巩膜瓣2针可拆褥式缝线,结膜瓣包埋缝合2针,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0.5 mL。术后均全身、局部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非甾体类消炎药物等,以控制感染;给予短效散瞳剂活动瞳孔;拆除褥式缝线时要充分考虑患者术后滤过泡形态功能、术后眼压、前房形成是否稳定等情况,如滤过泡扁平,拆线后滤过泡旁指压按摩眼球,使其形成弥散隆起的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常规检查患者眼前段情况,包括眼压变化、视力、滤过泡形态、前房深度、前房积血、眼底表现等,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1.3 效果评价标准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1年内患者未使用任何其它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保持眼压水平<21 mmHg者评价为显效;患者在未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眼压维持在30 mmHg以下或使用药物干预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上评价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则评价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平均治疗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滤过泡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183例患者术后达到显效标准者154例,有效22例,余者7例无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7%,对照组199例患者术后达到显效标准者177例,有效21例,余者1例无效,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9.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观察组患者发生虹膜睫状体炎34例,前房积血16例,浅前房8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58例,比例为31.69%,对照组患者发生虹膜状体炎21例,前房积血5例,浅前房3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9例,比例为14.5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青光眼的治疗以降低眼压、保护患者视功能为主,如青光眼高眼压经药物治疗持续3d以上仍然无法缓解,即称之为持续性高眼压,而青光眼患者如无法及时手术,不仅无法控制眼压,而且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失明,因此针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要争取早日手术治疗,以挽救、保护患者视功能,避免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但是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易引起各类并发症,并且眼部充血重、术后炎症反应重,手术区的滤过通道易被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导致滤过性手术失败。为避免上述情况,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术前尽量降低眼压,充分准备球后麻醉,并在麻醉后按摩眼球数分钟。其次,第一次前房穿刺时要精确控制房水流出量,仅轻度降低眼压即可,眼压缓慢下降可使眼球更好的适应眼压由高到低的变化,避免严重并发症;二次前房穿刺准确切除小梁前再缓放房水,避免切除小梁时虹膜膨出以及晶体状-虹膜隔前移,造成恶性青光眼。再次,术中尽量维持前房深度,周边虹膜切除口尽量做宽,以利于术后强力散瞳;最后,缝合使用可调缝线,以牢固缝合巩膜瓣,控制早期房水过多外流引起滤过过强,避免发生浅前房。

综上所述,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如在应用药物干预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打破常规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以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视力。

[1] 张静慧,张丽萍,左朝晖,等.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附19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2,49(30):78-79.

[2] 罗涣涣.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 [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24(4):467-467.

[3] 黄 胜.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J].眼科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0(8):234-235.

[4] 刘 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4(5):934-935.

[5] 张 玲.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2):49-50.

[6] 黄 胜,饶芒前,邱树敏,等.青光眼小梁切除可拆褥式缝线方法的临床研究[J].国际华人医学杂志,2016,3(11):17-19.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79.6

B

ISSN.2095-8242.2017.033.6379.02

徐 霁

猜你喜欢
虹膜持续性小梁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小梁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车辆启动系统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补缺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