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差异

2017-08-28 01:36罗秀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罗秀棋,邹 萍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差异

罗秀棋,邹 萍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等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均较显著,但是腹腔镜总体应用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普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多源于结石阻塞胆囊管引发胆汁滞留于胆囊内造成细菌感染所致,患者多伴有肠胃不适、发热、腹痛等临床症状,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胆囊切除术是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曾被列入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症,因此以往临床多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改进以及完善,其适应症范围逐步扩大,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中得到认可推广[2]。本研究中以8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1例,现将分组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50.2±5.3)岁;结石直径:1.1~2.9 cm,平均(2.0±0.8)cm;合并病症:高血压13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12例,高脂血症5例。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14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0.6±5.5)岁;结石直径:1.1~3.0 cm,平均(2.1±0.9)cm;合并病症:高血压14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2例,高脂血症4例。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入组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中保持平躺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方式,常规铺设消毒方巾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所有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于右上腹腹直肌切开长约10 cm切口,逐步切开皮肤以及皮下各层组织,探入腹腔后先对病灶情况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先进行胆囊周围粘连分离,促使胆囊三角区暴露之后结扎并切除胆囊,查看无任何异常后采用生理盐水对术野冲洗,常规于肝叶下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护理人员要做好切口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护理工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体操作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保持平躺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准备工作同对照组。应用常规三孔法,首先建立人工气腹,将压力控制在12~15 mmHg。于操作孔中置入腹腔镜对腹腔具体情况进行探查,分离脏器后使胆囊显露,明确胆囊管、动脉以及胆总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如果存在胆囊管结石嵌顿或者结石体积过大要注意将胆囊管游离,如果结石体积小可将其直接推入胆囊体,但注意避免结石落入胆总管。然后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将胆囊切除取出,冲洗术腔后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处理工作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要使用量等临床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切口渗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临床相关指标采用t 检验,以(±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等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下床时间(h) 肛门排气时间(h) 镇痛要使用量(mg)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0 99.5±12.3 85.2±9.8 31.2±5.4 61.2±13.8 175.4±22.1 10.7±2.2观察组 41 82.1±11.7 41.7±5.8 20.4±3.8 28.4±10.2 123.7±10.4 4.2±1.7 t 7.061 8.014 6.528 7.684 8.351 6.37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0/40),其中切口出血、胆总管损伤各2例(各占5.0%),肠粘连5例(12.5%),切口脂肪液化1例(2.5%)。观察组4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肠粘连、切口出血各1例(各占2.4%),并发症发生率4.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2=6.825,P<0.05)。

3 讨 论

一般而言,如果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未出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弥散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多先采用营养支持、抗感染、解痉止痛等保守疗法进行疾病干预,待炎症得到控制后再实施手术治疗[4]。但是当常规治疗并未起效或者病情仍处于进展状态时要及时准备手术治疗。传统观念认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组织存在严重的充血水肿会造成胆囊张力高,实施腹腔镜手术难以成功将其夹除,再加之胆囊三角解剖结构复杂,在腹腔镜辅助下也难以辨认,造成腹腔镜手术难度大且容易损伤胆道,故被列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禁忌症[5]。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提高,多数学者认为将其应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优势更为明显[6]。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该术式采用微创形式,对患者创伤小,手术风险明显降低;在腹腔镜辅助下能够清楚观察到开腹手术不能观察到的部位,能够为术中判断和操作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另外切除活检标本时定位更为准确,由于术野清晰明了,操作中可有效避免对胆总管造成损伤,在不扩大切口的情况下也可同时进行松解粘连带引起的肠梗阻或者其它联合手术,应用价值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等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说明腹腔镜术式应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好”等特点,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上述分析相一致。但是操作中要注意选好手术时机,其中胆囊和胆囊三角病理改变程度与发病时间存在相关性,一般在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48h之内进行,此时胆囊壁充血不明显且局部组织疏松,实施手术更易分离;其次操作中切勿大力粗暴牵扯,避免撕裂胆管以及胆囊动脉,影响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均较显著,但是腹腔镜总体应用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 王思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8):1321-1322.

[2] 胡 博.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15(32):96.

[3] 张惠清.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优越性比较[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07):671-672.

[4] 夏术森.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5):184.

[5] 国同歌,刘 双,李 鑫.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疗养医学,2016,14(02):179-180.

[6] 王 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40-424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57.4

B

ISSN.2095-8242.2017.033.6388.02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