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和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2017-08-28 01:3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体感脑电

陈 星

(广州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8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和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陈 星

(广州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目的 对脑电与诱发电位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PVS)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性促醒与康复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与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结果 80例患者治疗后BAEP与SEP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但EGG无变化(P>0.05)。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体感诱发电位能够作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与预后评价工具,值得临床推广。

持续性植物状态;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指的是一种特殊意识障碍,主要特征为患者对自身与周围环境认知完全丧失,但保留了睡眠-觉醒周期[1]。PVS治疗不但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学与伦理学问题,临床上目前对于PVS患者多采用脑电生理检查进行评价,为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2]。为了进一步对脑电与诱发电位在PVS患者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PV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PV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为13~64岁,平均年龄为(36.1±4.6)岁;受伤原因:外伤5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0例,脑血管疾病8例,CO中毒5例,脑炎4例。病程为31~304 d,平均(72.2±13.6)d。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等为患者制定具体针对性治疗方案:促醒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并给予光、电、音乐刺激、高压氧治疗、神经干电刺激、经颅磁刺激及药物治疗。同时,注意调节营养,加强整体护理,及早将气管套管与导尿管撤除,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及吞咽功能等。康复治疗:对意识恢复患者,根据存在的功能障碍,以按摩、针灸、药物及现代康复治疗等改善患者的语言、认知、日常生活活动与运动功能等。持续治疗3个月。

1.2.2 评价方法:按照Hockaaday分级标准对脑电(EGG)进行评价[3],以a节律为基本节律,Ⅰ级为接近正常,记3分,Ⅱ级为θ波为主,记2分,Ⅲ级为δ波为主,记1分,Ⅳ级为脑电基本节律消失,记0分。按照Greenberg评价标准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评价[4]:Ⅰ级为基本正常,记3分,Ⅱ级为Ⅰ~Ⅳ波清晰,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记2分,Ⅲ级为Ⅰ波的波幅与潜伏期正常,但其他各波呈分化不清正相波,记1分,Ⅳ级为仅可见Ⅰ波或波形难辨,记0分。根据Greenberg标准对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评价:Ⅰ级为基本正常,记3分,Ⅱ级为50 ms后波形成分缺乏,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记2分,Ⅲ级为20 ms后波形成分缺乏,仅有N20与P15,记1分,Ⅳ级为仅有P15或各波均消失,记0分。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EGG、BAEP及SEP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 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70例患者治疗后B A E P与S E P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但EGG无变化(P>0.05),结果见表1。

表1 80例患者治疗前后电生理检查结果变化(±s,分)

表1 80例患者治疗前后电生理检查结果变化(±s,分)

组别 EGG BAEP SEP治疗前 1.02 0.88 0.72治疗后 1.17 1.48 1.34 t 0.032 5.982 5.071 P>0.05 <0.05 <0.05

3 讨 论

PVS指的是植物状态持续1个月及以上,不同年龄、病因的PVS患者的意识恢复率不同[5]。大多PVS患者经过治疗未苏醒,所以,做好PVS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脑损伤严重、不能苏醒的患者可避免盲目长期治疗,一方面也对具有治疗价值的患者继续坚持治疗,避免错过理想治疗时机。

临床上以往根据患者的表现分为过渡性、不完全性与完全性植物状态,但是缺少预后评价的客观指标。本研究对80例PVS患者治疗与预后评价采用脑电与诱发电位进行评价,结果显示,80例患者治疗后BAEP与SEP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证明BAEP与SEP可作为PVS患者治疗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总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体感诱发电位能够作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与预后评价工具,值得临床推广。

[1] 马婉,郭骅,动态脑电图、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在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患者预后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37-38

[2] 赵茜,郑云丽,蒋利丹,等.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模式对持续植物状态出院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09-112,119

[3] 赵茜,蒋利丹.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家属出院指导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04-107

[4] 张海涛,罗杰坤.持续电针联合溴隐亭、美多芭促醒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4,42(2):57-58

[5] 曾学清,滕东时,吕洪梅,等.针刺督脉为主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作用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97-99

本文编辑:李新刚

R742

B

ISSN.2095-8242.2017.033.6405.01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体感脑电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引入体感控制技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