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017-08-28 01:36王勇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规范化对象血压

王勇霞

(朝阳区管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4)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王勇霞

(朝阳区管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4)

目的 探讨分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后患者血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某社区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社区高血压常规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观察分析不同方法管理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管理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4.55%和40.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的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和眼底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后效果显著,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血压控制率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血压;并发症;观察分析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三次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断高血压。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超过半数[1-2]。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尤其注意清晨血压的管理,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3]。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后患者血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范围为50~77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3.5±11.33)岁,病程为5~1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范围为51~78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4.2±11.01)岁,病程为3~12年。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同时也符合本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社区高血压常规管理,包括建立档案、宣传教育、饮食指导、定期随访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一是社区全科医生评估分级患者类型,依据患者类型明确治疗方法、定期随访次数和针对性规范管理方法,建立个人规范化档案。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每一位患者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三是制定个性化的生活干预方法并监督,涉及服药、饮食和运动。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获得是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率进行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a=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不同方法管理后血压变化及控制情况

管理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4.55%和40.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不同方法管理后血压变化及控制情

2.2 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的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和眼底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根据以往标准所进行的普查资料表明,高血压在我国成人中的患病率为3~10%,平均7.8%,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以40~50岁以上者较为多见,城市多于农村,北方多于南方[4-5]。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仅仅依靠门诊治疗随访,仅仅靠病人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必须加强重视社区的规范化管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就是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的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和眼底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因此,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后效果显著,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血压控制率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1] 蔡文花,李丽敏,王雪敏,等.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4):296-299.

[2] 郑红梅,杜雪平.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9):3421-3424.

[3] 吴卓君,郑晶晶,黄永娟,等.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178-179.

[4] 强 锐.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5):195-197.

[5] 钱岳晟,张 怡,张 瑾,等.上海市普陀区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的模式和效果探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0(1):26-30.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4.1

B

ISSN.2095-8242.2017.033.6428.02

猜你喜欢
规范化对象血压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