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嗪联合天麻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8-28 01:36黄忠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异丙嗪收治天麻

黄忠绍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异丙嗪联合天麻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忠绍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目的 分析急诊收治的眩晕症患者采用异丙嗪联合天麻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诊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嗪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异丙嗪联合天麻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眩晕症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期间仅有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眩晕症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7%,对照组达到71.7%,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收治的眩晕症患者采用异丙嗪联合天麻素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并保证用药安全。

急诊;眩晕症;异丙嗪;天麻素;效果

眩晕症属于较为常见的,容易反复发作的一种内科疾病,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且多样[1]。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呈现急剧上涨的发展态势,几乎占急诊患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且危害性相对较大,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只有会出现恶心、呕吐、眼花、冒冷汗、头晕等症状表现,且出现多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急性眩晕症发病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眩晕症状进行缓解[2]。本文主要分析急诊收治的眩晕症患者采用异丙嗪联合天麻素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诊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眩晕发病时间1~16小时,平均5.9±1.5小时;男性2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44~73岁,平均56.7±8.4岁;椎基动脉供血不足29例,梅尼埃病16例,前庭神经元炎13例,不明原因眩晕2例;治疗组患者眩晕发病时间1~19小时,平均5.3±1.8小时;男性27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56.5±8.2岁;椎基动脉供血不足28例,梅尼埃病19例,前庭神经元炎12例,不明原因眩晕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肌肉注射异丙嗪,每次25 mg,每天一次,连续用药三天;治疗组:肌肉注射异丙嗪,每次25 m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每次800 mg,每天一次,连续用药三天[3]。

1.3 观察指标

眩晕症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在用药后眩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相关症状表现均已经消失,且头部已经能够进行自由的活动,不会有眩晕症状出现:有效:患者在用药后眩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相关症状表现有所减轻,在头部活动的时候偶尔会出现程度轻微的眩晕,但不需要特殊应用药物进行控制:无效:患者在用药后眩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相关症状表现没有好转,或病情加重[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仅有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用药后(2.68±0.54)d眩晕症状消失,共用药(4.18±0.69)d,治疗组为(0.61±0.27)d和(2.16±0.81)d,差异显著(P<0.05)。

2.3 眩晕症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眩晕症治疗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组为91.7%,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眩晕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3 讨 论

眩晕症属于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急诊收治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症状的出现而来院就医,该病在治疗后的复发性较强,近年来的发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发展态势,女性患者人数要略多于男性,中老年人属于该疾病的高发群体。临床相关研究发现,眩晕症属于主观感觉障碍类疾病的一种,由人体小脑、脑干、前庭神经、迷路发生病变而最终导致发病,临床上所收治的大多数眩晕症患者,其发病原因均会与血管痉挛、组织缺氧缺血、脑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代谢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目前,临床上主要将眩晕症分为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其他因素眩晕等三种类型,周围性眩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且患者的症状表现程度最为严重。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一般治疗属于目前临床对眩晕症进行治疗的三大基本原则。急诊眩晕症患者的发病通常较为突然,存在的忧虑等负面情绪相对较重,在极短时间内对病因进行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对症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血管扩张药、抗胆碱药、止吐药、抗组胺药物、安定剂、镇静剂等[5]。

异丙嗪可以对由于组胺所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大和扩张等病理学过程进行抑制,使血小板聚集和全身血液浓缩现象得到控制,使局部的水肿程度减轻,患者通过注射方式应用异丙嗪之后,中脑髓质、呕吐中枢、前庭感受器在中枢性抗胆碱性的药物作用下,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止吐、止晕的作用功效,从而使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使脑局部组织的供血量水平达到充足状态,使脑循环系统功能得到改善。同时,异丙嗪在用药之后,还会对患者机体的应激性反应产生一定的抑制,使恐惧、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在快速有效控制眩晕症状的基础上,调节不良情绪[6]。

天麻属于临床常用中药的一种,该药物主要具有补肝滋阴、解痉息风的治疗功效,在临床上该药物主要被用于对眩晕症进行治疗。现代药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天麻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天麻素,作用于人体之后,可以产生有效的镇痛、安眠、镇静作用,对患者大脑的皮质功能失衡现象可以产生积极的调节,对神经细胞进行有效保护,起到抗癫痫、抗惊厥、调节焦虑情绪的作用。同时,天麻素还可以使患者的脑血管充分扩张,使脑血流所承受的阻力水平降低,增加脑部的血液流量,使内耳、迷路动脉、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的供血状态得到显著性改善,使眩晕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7]。

本次研究在急诊眩晕症治疗过程中,将异丙嗪与天麻素联合应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利率高达91.7%,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可以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在短时间内对病情进行彻底控制。

[1] 刘红栓,张 峰,王双玲.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42 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4):583-584.

[2] 廖正寿,姚群英,林建园,等.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49(21):68-69.

[3] 吕明阳,杨会琴,王 超.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79-80.

[4] 肖展翅,张 慧,王洲羿,等.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8(10):1175-1177.

[5] 肖展翅,李 钢,刘秋梅,等.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532-1534.

[6] 黄晓勇,张泽平,朱信云,等.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异丙嗪快速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9):4125.

[7] 黄 丽.盐酸异丙嗪6+联合天麻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248-249.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41

B

ISSN.2095-8242.2017.033.6507.02

猜你喜欢
异丙嗪收治天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倍他司汀加异丙秦注射液治疗中老年眩晕症临床分析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